分享

孩子开始上小学后,“这件事”家长先不要听老师的,以后会很辛苦

 邓弘毅 2024-04-17 发布于云南

当父母的都知道养孩子是一件不辞辛苦的事,尤其是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之前,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几乎要把所有的时间留给孩子。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幼儿园轻松二三年后,又要面临上小学之后的事。

孩子开始上小学后,“这件事”家长先不要听老师的,以后会很辛苦

身边有一位宝妈吐槽说,刚开始认为孩子上小学后能够苦尽甘来,终于能有短暂的自由时间了,可没曾想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班主任就要求我和孩子爸每天检查监督孩子作业,检查完在作业后面签字。

爸爸工作忙没时间,平时都是我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名,后来因为作业难度较大又怕老师说孩子,不想让他受委屈,逐渐老师给留的作业全都成我的了。仅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自己就被整得疲惫不堪。

和朋友闲聊天,朋友说她家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检查,有一次孩子错题太多被叫家长,老师当面还在责怪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奶奶很生气地告诉老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监督和检查孩子作业,送孩子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的,不要把过错都归咎于父母!”

现实生活中,可能还有很多家长对于同样的事情处于迷茫状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家长要不要听老师的监督孩子写作业?应该如何辅导他?

家长要不要听老师的监督孩子写作业?

很多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本意是想让孩子专心在作业上,早点写完可以干其他的事。甚至有些家长因为心疼孩子直接帮孩子做作业,然而事实证明你的这种好意,不仅会有操不完的心,在孩子眼里过于干预还有可能是一种“监视行为”。

德国教育专家特劳特维恩认为:父母不应该过度监督或帮孩子写作业,这种行为既会误导老师认为孩子学会了,还容易剥夺孩子自主和独立能力,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还有的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从老师那得知孩子上课认真学习,在家里看着写作业时状态很好,可没人看着自我管控能力就非常差总是开小差。

这种现象可以用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提出的“霍桑效应”解释,意思是指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被家长或老师和关注时,会刻意改变言行举止的效应,实际上孩子的自律、独立能力很差。

综上所述,不建议家长帮孩子及过度监督孩子写作业,可以“适度”地辅导他。

应该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

1、经常激励孩子:学习再好的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此时父母要多关心、激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做好观察指引工作。

2、父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他们学会过程中以身作则远远要比惩罚说教的方式更管用。如孩子在学习时父母也在看书、工作、做家务等,写完作业后再加以检查。

3、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与其两眼盯着孩子写作业时的一举一动,浪费自己时间也影响孩子,不如放心大胆地让他独立完成,最后可以给孩子提出意见以及解题思路,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不过家长不管是监督还是陪写,都不如孩子本身的自律立竿见影。一个自律的孩子,不用大人看着写自己也能完成得很好,合理安排好自己学习、自律的时间。

不过孩子的自律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首先就是要给孩子定规矩,但是怎样让孩子守规矩,是家长需要做好的功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宝宝越长大越“不听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烦恼,就是在应该对孩子有所管教的时候而没有,“熊孩子”自此而生。

这里推荐一本好书,书名为《给孩子立规矩》,是由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以及儿科医生布雷泽尔顿教授总结的一套书中的一册,也是我国知名育儿专家崔玉涛老师作序力荐的一本书。

内容图片

这本书好在可读性极高,真实场景大量呈现,语言平常,情景丰富又具有代表性,没有半点理论概念,是一本很容易就能看进去的书。

书中向父母生动展现了孩子在不同阶段会遇到的挑战,以及具体应该在哪方面对孩子表示支持与鼓励促进孩子的成长、如何运用共情进行管教、如何让孩子最后形成自律。

内容图片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知道管教的力量不在于父母本身多强大,而在于管教的方法孩子是否能接受以及能接受多少,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孩子形成自律,《给孩子立规矩》一书的立意便是如此。

不要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就可以,我家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归根结底,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