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胡三省古诗词何处寻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4-17 发布于浙江




胡三省古诗词何处寻




文/应可军

胡三省自幼好学,受父亲影响,功课之余攻读《通鉴》。其父有感于《通鉴》各家注本虽富,但于音义、释文等乖谬甚多,又见胡三省天资聪慧,好学不倦,逐有期托勘误《通鉴》之嘱。胡三省十五岁时,父死,家境艰难,但胡三省牢记先父遗愿,益加勤奋。
  
宝佑四年(1256),胡三省与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等同登进士第,被任命为吉州泰和尉,因父亲早亡,兄弟夭折,为侍奉老母而未赴任。后改任庆元府慈溪尉。由于胡三省刚正不阿、不事谄媚,任职期间得罪了庆元知府厉文翁,被弹劾罢官。不久,又以'文学行谊'被荐,授杨州江都丞。

咸淳三年(1267),应江淮制置使李庭芝之聘,任寿春府学教授,佐淮东幕府。之后,经考举及格,改奉议郎,知江陵县。咸淳六年(1270),因母去世,离任回家治丧。丧服满后,改知安庆府怀宁县。同年,因李庭芝调任京湖制置使,胡三省才从淮壖回杭州。
  
自登第后,胡三省在案牍之余致力于《通鉴》的勘校工作。虽公事冗繁,仍坚持不懈。宦游所至,见有不同版本之《通鉴》,务必搜罗;遇有《通鉴》方家,即登门求教。在杭时,已编就《资治通鉴广注》九十七卷,论著十篇。贾似道的门客廖莹中闻其名,出重金聘请胡三省校勘《通鉴》,以教授弟子。三省撰写《准校通鉴凡例》一文。不久,廖莹中又将胡三省推荐给贾似道。
  
咸淳十年(1247),胡三省出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升朝奉郎(七品官衔)。第二年,改任贾似道幕僚,从军江上。但与贾意见不合,凡有建议,贾概不采纳。是年,贾似道督师芜湖,二月大败于吕港。宋军溃散后,三省返宁海,自此长期匿于乡里,隐居著书,直至终年。

德祐二年(1276),元军陷临安,俘宋恭帝等多人北去。元将董文炳率军南下,追击南逃皇族,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惨不忍睹。宁波亦遭兵祸。胡三省携带家少,迁居新昌。乱过返家,发现化了几十年心血写成的《资治通鉴广注》已荡然无存。三省不可夺志,悲痛与余,仍变卖家产,再购《通鉴》,发愤重新作注。时年已经四十六岁。从此闭门绝客,日夜奋笔。

直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重撰稿即将完成,又寄居鄞县南湖袁桷家中,并在袁家最后完成《通鉴》校勘。至元二十三年(1286),《资治通鉴音注》全部成编,胡三省又着手作《通鉴释文辨误》。正在这时,宁海杨镇龙在二十五都起义,攻下庆元,威震浙东。当时胡三省尚寓居在袁桷家,为了避乱,只好把刚完成而尚未付印的《资治通鉴音注》及其他著作,藏于袁家东轩的石窟中。起义平息后,全部著作仍完整无缺,后遂流传于世。此石窟,后人称为'胡梅磵藏书窟',地在今宁波市内大沙泥街袁家。

元朝统一中国后,政权日益巩固,随即对汉族士人采取拉拢的怀柔政策。并派侍御史程文海访求江南文干,罗致去元朝为官。有些士人易节归顺,如叶李、赵孟頫;有的拒不应召,如三省同榜进士谢枋得。这种形势,对注重民族气节的胡三省又是一种威胁。为了减少意外麻烦,在鄞寄寓日久并有卜居之心的胡三省,又毅然举家归中胡村定居,并从此屏谢人事,又著书为乐。自号'知安老人',堂上立匾,题名《逸老堂》,在居所南筑读书室,名'读书林'。虽风烛残年,仍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治通鉴音注》的修改工作,严寒酷暑不停。子女以其年高相劝阻,三省说:'吾成此书,死而无憾。'至大德六年(1302)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后宁海也遭兵祸,举家迁新昌,流亡中《资治通鉴广注》稿散失。归里后,再购《通鉴》,闭门谢客,发愤重注,积10年功撰成《资治通鉴音注》稿294卷。时宁海杨镇龙起义,县内动荡,遂寓居鄞县城内袁桷家中,藏书稿于袁家东轩石窟,后人称为“胡梅涧藏书窟”。晚年迁归故里,著述以终。与他同时代的亲友们诸如舒岳祥、刘庄孙。刘倓、戴表元。亲戚陈著等等人物,各个写诗填词高手,造诣颇深。他们都留下不少古诗词作品。为了解宋代宁海文化史料提供了不少资料,可奇怪的是,我们却没有找到胡三省的一首古诗词。难道胡三省不善写诗填词。,这完全不可能,按他低的水平,几百首都不再话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近日得到一篇文章《胡三省诗词》如下:

1、满眼风波一钓蓑,平生志气似君多。——胡三省《渔父》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渔父在风波中独立钓蓑的场景,表达了对渔夫平生志气的赞赏。认为渔夫的志气和勇气与自己相似,都是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人。也展现出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2、岭上松声寒更清,溪间石色静还明。——胡三省《游山行》

赏析:岭上松声寒更清中,岭上点明了地理位置,强调了山的高耸和峻峭,松声则表现了山林间的静谧和清新,寒更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享受。

溪间石色静还明中,溪间则表现了水流的清澈和动态美,石色静还明则表达了石头的色彩和质感,同时也暗示了水的清澈见底。

3、莫言塞北无春色,别有江南水满塘。——胡三省《游金陵》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江南春色的赞美。认为即使在塞北这样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为江南的水满塘也是春天的一种象征。
 
4、山川无改色,岁月自成章。——胡三省《纪行诗》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认为山川的色彩不会改变,岁月的车轮会不断滚动,自然景观的恒定和岁月的流转都是一种自然规律。这种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胡三省《送别》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伤感。在桃李春风中与朋友欢聚饮酒,而现在却是在江湖夜雨中独自一人,十年间的思念和离别之苦难以言表。
 
江湖夜雨十年灯则描绘了离别后的十年间,诗人漂泊江湖、孤苦无依的生活状态,以及常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的凄凉情境。

得到之后,非常高兴,肯定是宁海文史资料一大突破。可经过自己精心考订,发现这些诗句是抄袭他人作品,是伪作,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属于胡三省的作品。

有人不甘心,试图从一角度考证说胡三省有另外称谓。诸如胡山甫。舒岳祥的《阆风集》中有24首与胡山甫的唱和诗,从诗的内容看,此人家住峡石门内,精通文史,擅长书画,晚年经常去宁波、奉化一带探亲防友……从这些内容推论:胡山甫者即胡三省也。可没得到大家公认。近日我又在评价《中国古代历代人物(宋朝篇)-胡三省》中这样介绍;

胡三省的出生时间是1230年5月15日,卒年是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号知安老人,别名有元鲁、景参、身之、梅涧和梅磵等。

胡三省出生于南宋宁海(今浙江宁海),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显赫。他的父亲胡钥,爱好史学,素有“山泽遗才”之誉。胡三省在家乡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即擅长书法、诗词、经学等领域,成为名士。
 
早年游历各地,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诗词、书法等领域,精通典籍,有“方寸之地晏如也”的称赞。后曾担任过官员,历任松江府推官、秀州府推官。他在官场上秉持节操,力图改革,提出许多有益于民生的建议,担任秀州府推官期间,减轻徭役,整顿政务,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胡三省晚年出家修行,专心于书法、诗词和学术研究,被誉为“书圣”。
 
1.《胡笔简》
 
这是胡三省的一部著名书法论著,对于书法史上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书中论述了书法的墨意、笔法、用笔技法以及心态等方面,并介绍了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
 
2.《朱子语类》
 
这是胡三省根据《朱子语录》整理的注释版,内容包含《言语篇》、《大学篇》、《中庸篇》、《论语简义篇》等。他将朱熹学说融入其中,对后来的《朱子语录》影响深远。
 
3.诗集
 
胡三省的诗歌成就也相当突出,他的诗歌风格富于感情、凝练精练,其中的《送汪伯生等还安陆》、《阊阖咏》、《葡萄叶下闲书小楼四绝》、《秋兴二首》等诗篇被后人誉为经典之作。
 
胡三省在南宋时期便主张“以民为本,为百姓谋福利”,深得百姓的爱戴。他主张普及教育,反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提倡平等教育机会,切实关注和改善人民生活。
 
胡三省在政治上是一个改革派人物,支持轻徭薄赋、缩小官僚机构等政策,得到不少重视。他的书法、诗歌和学术成就在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对中国文化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三省在政治上主张“天理人情”,提倡“和为贵”、“以俭为要”等理念,充分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胡三省在任官时多次奏请减轻百姓的负担,反对腐败,努力为百姓谋福利,因此深得人民拥护。此外,他还在哲学、文学、书法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匠,对于后世品学兼优之士的成长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胡三省诗词是这样评价的“胡三省的诗歌成就也相当突出,他的诗歌风格富于感情、凝练精练,其中的《送汪伯生等还安陆》、《阊阖咏》、《葡萄叶下闲书小楼四绝》、《秋兴二首》等诗篇被后人誉为经典之作”。

可能我们不够努力,胡三省的诗集应该存在我们应该更加努力追寻,对了解宋代宁海历史大有帮助。
友情链接:
应可军文化专辑(一)510篇
应可军文化专辑(二)535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海燕文化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