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古宛城》读后感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4-1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2024年第 二十七 期

(总第 91 期)

图片

《画说古宛城》读后感

王明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长见识的必经之途。这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俗语。我自幼就很赏识这句俗语,读了不少的书,但像《画说古宛城》这样的奇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这部专著的厚重和独特之处。如台湾《南阳文献》主编张义平先生“藏头诗”所赞:
风和日煦喜逢春,
林木技桠有精神。
乡土清怀是文物,
长期克己苦相忍。
义重宛境古跡事,
德俗十三县民心。
可望官府以法护,
赞佩东关吕先生。
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王鹏洲先生也有詩赞探宝寻梦风林君
挥毫写书青史存,
南阳拾古忆旧事,
屈指可算第一人。
各族和谐拥华夏,
信仰虽异赤子心,
史海钩沉路漫漫,
悠悠岁月情深深。
《南阳晚报》于202447日,在【南阳人文】栏目以整版刊登了这部著作的概要。

图片

吕风林在创作中 李萍 摄

历史是时间的痕迹。文化是思想的沉淀。一个地方总要有地方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记忆,地方文化才能得以传承。作者吕凤林先生就是典型的南阳地方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他是一位78岁的退休老工人。我们公认的文化人。南阳民俗文化的“大家”。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区政协委员。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资深会员。他生于南阳,长于南阳。对南阳的山山水水,有种超乎常人的炽爱。他陶醉于家乡的泥土芳香,为这方人杰地灵有着光辉历史的城乡而骄傲和自豪。他不愿让史上的一砖一瓦一石一物丧失和堙没,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与文物保护工作。数十年来在《人民日报》、《南阳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200余篇。除与他人合著,独自出版《南阳拾古》、《古宛寻梦》、《南阳小东关清真寺志》、《老南阳古事》《枫林诗联集》等。《画说古宛城》是作者厚积薄发,别开生面的巨著。
南阳城的故事,从西周申伯筑城开始生根,在漫长光阴里长成一株2800多年的参天古树,刻下层层叠叠的城市年轮。千年历史云烟,让参天古树落下一层又一层记忆的叶片,落在老南阳人最深的念想里,也落在新生代对城市前世今生的探寻里。如何清晰地洞见古宛城曾经的容颜?翻开《画说古宛城》,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答案。264幅钢笔画加上43篇文字,诠释了古宛城散落的记忆叶片,让南阳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再现鼎盛时期的辉煌。

图片

旧时南阳东门十字街 吕风林 绘
《画说古宛城》分“画古篇”“拾古篇”“扬古篇”“探古篇”四个篇章。“画古篇”是书中的重点,占全书的80%以上,以264幅钢笔画配简明、精准的文字介绍其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拾古篇”收录了吕风林数年来在民间收集并无偿上交的汉画像石及碑刻。“扬古篇”“探古篇”则收录了部分媒体报道及吕风林创作的关于南阳历史文化的文章。

图片

旧时拱辰台风貌 吕风林 绘
申伯国亭、召伯虎辅佐申伯在南阳建立申国、百里奚大夫冢、历史上的丰山、南阳龙亭……或以史料记载为依据,或以真实影像为灵感,再融入自己的记忆或想象,于是,在《画说古宛城》的写实手法中,我们能够看到南阳古城从最初建城到如今部分尚存文物或古建的样子。那些没有被镜头定格的历史画面,那些未广为人知甚至趋近湮灭的历史故事,都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通过作者的努力,为我们留下了更清晰的印记。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王明军,南阳市方城县人。副研究员,河南省作协、摄协会员,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顾问。《南阳民俗》原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