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发现苏轼真迹,已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聽雨軒sjh 2024-04-17 发布于江苏

如果能够进行不同类别的对比的话,苏东坡书第一,文第二,画第三。他一生当中花在书法上的时间也最长,有史料记载他青年时期开始每天练字的时间就超过了八个小时,并且他对于书法的感知,是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全部包容进去,达到了一种“大道合乎自然”的境界,这就是苏东坡所说的:“我书造意本无法”。

图片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

黄庭坚也这样评价苏东坡的字:“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晚年的苏东坡书法更是达到了一种入神坐照的高妙之境,这种境界也堪称千古无两。

在苏东坡五十八岁的时候,他一次读到了李白的两首诗,于是提笔将这两首诗抄录了下来,并且将自己对于此诗的理解,和此诗表达的高妙境界与书法完美融合了一起,此作也堪称苏东坡一生当中书法的最高峰。

图片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

此作便是大名鼎鼎的《李白仙诗卷》。

关于这件作品,施宜生有过一段名言,他说:

“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图片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

李白的这两首诗当代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在明代成书《全唐诗》和《李太白全集》当中都没有收录这两首诗,施宜生的意思是说当你读到了李白的这两首诗,那么全天下所有的诗你就读不进去了,而当你见到了苏东坡这幅字之后,当你真正走进这件作品的境界当中去,其他人写的书法就无法入你的眼了。

这件《李白仙诗卷》从书法的艺术角度来看,比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还要更高一筹,作为苏东坡晚年的代表作,此作也完全可以说是与天地造化同工。

图片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

李白诗中的情绪变化,与苏东坡此作字形的变化完美交融在一起,诗句当中情绪沉静的时候,苏东坡的笔调放缓,诗当中情绪宣泄的时候,苏东坡的字法与章法也随机发生了变化,这种将情绪与书法融合在一次,同时又不失书法规矩的作品,在晋唐以来的书法作品当中,也极少能够见到。

苏东坡的书法是学王僧虔的,同时也受到了徐浩、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其笔法之精,气格之高,也丝毫不逊于前人,再加之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极为深厚的学问基础,使得成为了宋代书坛的佼佼者。

图片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

很多人印象中的苏东坡的字是“石压蛤蟆”,其实从整体水平而言,其境界也非“黄、米、蔡”诸人能及。

这件《李白仙诗卷》更是苏东坡生平书法最高境界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图片
苏轼行书  李白仙诗卷 日本藏
纸本大小34.5x107.81厘米

图片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