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银行存款四大选择怎么办?这就是很多人银行存款时面对的现实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4-04-17 发布于北京

很多人都会去银行存款,但去银行存款会面对什么呢?大多数人可能面对的是这样的情况:

朋友说,刚刚去了银行想存50万元定期存款,就想问一下目前的存款利率情况。银行大堂经理告诉我四大意见:

第一大意见是,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太低,所有的银行存款都降息了,定期存款利率也不高,存定期存款收益上不太合适。

第二大意见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说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银行存款高,风险比较低,属于稳健理财。

第三大意见是购买基金,虽然前两年基金投资整体收益不理想,但基金属于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基金收益的未来还是非常可观的。

第四大意见是购买保险,银行大堂经理极力推荐购买保险,说保险跟银行存款一样保本保息,还具有长期复利3%以上的收益率,比银行存款划算。

朋友听到银行大堂经理的介绍以后反而心里感觉更不踏实,感觉是否被欺骗了?因为感觉银行的推销有点太过强硬了。朋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问麒鉴说银行到底应该购买银行理财、保险还是基金呢?

这就是很多人去银行存款时面对的现实,我们先抛开那些被骗的、被坑的、被忽悠的,就如何进行选择就非常困难,但又必须面对的四大难题。到底如何选择呢?

第一大选择:银行存款利率面临三大现实,决定和影响是否继续存款的选择

如果你今年去银行存款过,你一定知道今年以来银行存款面临的三大现实:

一是银行存款利率在持续下行而且还会继续下行。前年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了9 次,去年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了3次,今年已经下调了一次,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进入2时代。

二是高利率大额存单可能会越来越难抢到。前年和去年就已经对大额存单抢购不断冲击,今年可能会更少,甚至有可能会根本没有。近日,多家银行纷纷对3年期、5年期的高利率大额存单已经开始限制和取消了!4月10日,作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已率先将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在银行APP下架,不再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另有消息称,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则明确3年期大额存单已经没有额度,这将成为一种未来明确的趋势。

三是三年期以上的银行存款也将受到限制,甚至有的银行可能会取消。中国有银行副行长张毅明确表示,中国银行要加大对三年期以上大额存单等高成本存款压降力度,对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等高成本存款的占比将进行适当地控制。

在这三大现实之下,我们还会存款吗?再看看其他选择再决定。

第二大选择,银行理财是不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后的替代选择?

银行理财在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成为银行存款的替代,但前提是当时的银行理财是保本保息,因此银行理财快速成为资产理财管理的第一大规模,甚至在百万亿资产理财规模中占据近30万亿的规模。

但是新的资产管理新规实施以后,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银行理财成为一种风险投资,特别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银行理财已经与银行的信用剥离,再加上银行理财产品不能再投资银行信贷资产,银行理财的投资风险凸显,现实是整个2022年末,存续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率超20%,年中有两次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潮,其中最大一次回撤潮中有的理财产品回撤达到33%以上。2023年9月某投资者买了10万某银理财某个R2的产品,一周最多能亏200多元,后面亏损还在加大;另一位投资者从某大行投资16万一款银行理财产品, 9月中旬连续四天每天亏100多元。

2023年银行理财产品虽然超9成实现正收益,但仍有接近10%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幅度最大平均回报-12.14%,混合类理财产品勉强获得平均正收益平均回报只有0.63%远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有机构对23家银行理财公司存续产品的净值进行监测,剔除外币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截至2022年3月31日共8791只产品处于存续状态,其中2021年12月末和2022年3月末均披露累计净值的产品3969只,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29%,平均期间年化收益率为-1.12%(未扣除浮动管理费)。

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是否能成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取决于存款人对转换成银行理财投资后的亏损承受能力,如果没有亏损承受能力或想保本,银行理财产品当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第三大选择,基金投资是不是银行存款的替代投资品?基金能投资吗?

基金确实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成为投资者的新宠,公募基金并一度成为资产管理的第一大规模,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27.38万亿元。

但是,也许就怕但是,基金投资的风险却已经成为一种投资者的恶梦。2023年底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几乎集体崩溃,2023年基金关门的比比皆是,大量基金遇到赎回危机清算注销,2023年数据显示,15只基金全部发行失败,超20多家公募一基未发,全市场已有237只基金进行了清盘。原因是基金大量亏损而且亏损幅度超过了投资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任何投资都是为了赚钱,如果不能赚钱说的再多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对投资者失去任何投资价值。

而从2022年开始,基金亏损已经成为常态,2022年公募基金整体亏损1.45万亿元,2023年全年亏损4346.78亿元,这亏的可都是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啊!但基金业管理者和基金经理却告诉投资者是暂时现象,赔钱很正常,不要焦虑,会赚回来的。

2023年基金业投资继续赔钱,截至到2023年10月23日,A股共有公募基金为13929只,其中有11140只占比达到80%的基金当年的收益率为负。更重要的是,那些长期限基金投资损失更是惨重,2020年共发行了39个三年持有期的基金,其中37只近三年收益率都是亏损的,最大亏损程度达到38%,有21只基金的亏损都达到20%以上。

再根据Wind对公募基金收益的统计数据,最近两年统计的3125只基金中有1590只基金的亏损幅度超过30%,占比超过基金数量的一半,两年间亏损幅度最大的基金跌幅高达66.28%。还有网友表示自己投资的基金亏损程度达到了90%以上。是不是基金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理财陷阱?

特别是那些明星基金经理更是亏损惨重,高位接盘现象严重,亏损以后基金经理离职了事被称为亏钱跑路,而在基金大量亏损的前提下,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却仍然继续增长,基金经理收入仍然非常可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金投资完全不应该成为银行存款的理财投资替代是毫无疑问的。

第四大选择,购买保险是银行存款的替代投资吗?这个问题会比较难以回答

去年以来,保险投资成为银行存款、股市投资替代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主流声音,各种复利宣传让一些投资者云里雾里,而保本保息3.5%、再不购买3%也已经没有了的宣传,更是让投资者感觉到快赶不上末班车的感觉。而在银行大堂,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各种推销保险也已经成为常态。

但现实呢?最近读到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同时对是否投资购买保险已经有了结论:你说旺铺好,为什么你还要转让给别人?你说买彩票好,最多可以中五百万,但为什么只要两块钱?你说保险投资那么好,为什么你们那么拼命地推销?如果拜神有用的话,可能我们连庙门都挤不进去;如果种地能发大财的话,你觉得农民还有地可种吗?

想想好像很有道理,看看现在网络上那些吹嘘货币会贬值、银行存款会贬值的人,最终都是让你去投资购买保险,如果保险那么好的话,他们还需要拼命写文章宣传推广购买投资保险吗?再看看那些小老百姓因为不懂、因为相信了亲戚朋友的推荐而购买了保险,有多少人能够退保把本金要回来?更重要的是,某年人寿近年因“欺骗投保人、误导、虚假宣传”等原因被罚12次,被监管处罚的44名员工中大部分是内勤员工,违法事项是一条业务线上下多岗位配合实施的,是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公司集体行为。

保险不再保险、保险没有宣传的那么好、保险的收益率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因此说保险是银行存款的替代投资并对抗通货膨胀的专家,一定要警惕。

最后再说结论:既然银行理财、基金和保险对那些稳健型投资者并不会形成银行存款替代,那么银行存款仍然是大部分存款人的首要选择,那么在未来即使存款利率持续下调银行存款并不会减少,因此银行应该改善自己的服务方式,不要对存款人进行欺骗式营销,而是通过服务让存款人自己主动选择。这才是银行正确的做法,银行的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和银行柜员不应该成为各种投资品营销的骗子。你说呢?(麒鉴说银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