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 魏太武帝灭佛

 阿升Eric 2024-04-17 发布于浙江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原文】
浩素不喜佛法,每言于魏主,以为佛法虚诞,为世费害①,宜悉除之。及魏主讨盖吴,至长安,入佛寺,沙门饮从官酒②;从官入其室,见大有兵器,出以白帝,帝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必与盖吴通谋,欲为乱耳。”命有司按诛阖寺沙门。阅其财产,大得酿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以万计,又为窟室以匿妇女。浩因说帝悉诛天下沙门,毁诸经像,帝从之。寇谦之与浩固争,浩不从。先尽诛长安沙门,焚毁经像,并敕留台下四方,令一用长安法。诏曰:“背后汉荒君,信惑邪伪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中,未尝有此。夸诞大言,不本人情,叔季之世,莫不眩焉。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九服之内,鞠为丘墟。朕承天绪,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其一切荡除,灭其踪迹。自今已后,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②。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浮图形像及胡经④,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⑥!”太子晃素好佛法,屡谏不听;乃缓宣诏书,使远近豫闻之⑥,得各为计,沙门多亡匿获免,或收藏经像,唯塔庙在魏境者无复孑遗⑦。
【注释】
①费害:有浪费大量资财的危害。用财多为“费”。《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 ②沙门:多作“沙弥”,由梵文音译而得,为佛徒之一种。③事胡神:信奉外来宗教。因佛教来自天笠(今南亚一带),故此用“胡神”称之。门诛:又称“灭门”,杀尽全家。④浮图:又作“浮屠”、“佛图”,梵文“佛陀”的旧译。也有误把佛塔的音译“佛陀率堵波”译为“浮屠”,而以佛塔为“浮图”、“浮屠”的,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当指佛塔。 ⑤坑之:活埋。 ⑥豫闻之:事先了解,早作准备。《荀子·大略》:“先患虑患为之豫,豫则祸不生。”⑦孑(jié)遗:残存,剩余。孑,遗二字同义。此泛指佛徒。
【译文】
司徒崔浩反感佛教,经常向太武帝拓跋焘进言,认为佛教的很多东西都十分虚妄,而且在世上耗竭民资,为害巨大,应当全部废除。后来拓跋焘在征讨起兵造反的盖吴时,来到长安,进了,一座佛寺。寺里的和尚招待太武帝的侍从们吃酒。侍从走到和尚住的房中,见到有许多兵器,出来便告诉了太武帝。太武帝生气允地说: “这些东西不应该是和尚们用的,一定是与盖吴串通,为造反准备的。”当即命令有关官员将全寺和尚抓来杀了。后来清查寺中财产,又发现不少酿酒用具及各地方官员和财主们寄存在这里的财物,并发现堂堂佛寺里居然挖了地下室私藏女人。崔浩因此要求太武帝杀光天下和尚,焚毁佛经,拆掉佛像。太武帝果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寇谦之反复劝阻崔浩,崔浩仍然坚持执行。首先杀尽了长安城内的和尚,焚毁了所有的佛经和佛像。又通知各地,统一按照长安的办法执行。在太武帝的诏书中说: “从前后汉那些荒淫无道的昏君,迷信这些虚伪邪恶的东西,搞乱了世道民心。这是远古以来,九州之内,从未有过的荒唐事情。那些夸张荒诞的言论,悖离人情,在国家衰败前夕,往往最能欺骗民众。因此国家政令难以顺利推行,世道人心因此礼崩乐坏,天下土地,转眼一片荒凉。我今禀承天命,力求去除伪善的邪说,保凉留肯定真实的东西,重新恢复远古伏羲、神农时代的社会安定。现在的一切与佛教相关的东西,都要扫除干净,清除一切痕迹。从此以后,有再敢崇拜外国来的神灵,塑造泥像、铜像的人,一律满门抄斩。只有卓越的英才,才能推行卓越的政策。除了我,谁能彻底扫除这经历多年的虚假东西!有关机构应通告全国军政官员,各处的所有佛塔、佛像、佛经,均应一律打破、烧毁,天下和尚,不论老少,一律活埋。”太子拓跋晃历来信奉佛法,多次进言劝谏,但无法打动太武帝,于是只得故意延缓下发诏书的时间,让各地的和尚预先得到消息,得以早作打算。各地和尚们大多逃散躲藏起来,不少人幸免一死,佛经、佛像也多少收藏了一些,而佛塔、佛庙等建筑则在北魏境内被荡涤一空了。
【读解】
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许多农民为逃避沉重的赋役,投奔寺院,做了僧尼。寺院的势力一天天强大,兼并土地,侵吞人口,致使国家收入下降,兵源枯竭。佛教势力之盛,已发展到损害统治者利益的程度。
更有甚者,北魏的长安佛寺竟然财路广开,既酿私酒,又作有钱人的小金库,还挖了地洞私藏女人。清静佛门之中,竟成藏垢纳污之地。结果佛门弟子落得人财两空,被魏太武帝杀了个痛快,“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在北朝并不太长的历史中,就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灭佛。一次就是北魏太武帝时期,另一次则发生在北周武帝时期。两次灭佛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焚经书,砸佛像,毁佛塔。
其实,佛教精神于皇权并无大碍。南朝梁武帝,其执政时期正处在灭佛帝王之间,但他却是一个“佛教迷”。梁武帝不仅为僧尼修筑华丽的大寺院,用金、银、铜铸造佛像,还多次到寺庙舍身为“奴”,使得群臣惶恐万分,急忙筹集亿万钱财,将其赎回,以致人们称之为“菩萨皇帝”。
同为帝王,对佛教或兴或灭,态度迥然不同。寺庙、僧尼既然都处在实实在在的此岸,因此,灭也好,兴也罢,人们总能从夙实的社会政治去寻找到或明或暗的根由。
北朝灭佛,有利益社会生产的发展,但也使佛教文化蒙受惨重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