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一首诗偈,一生所悟、多年感怀!读懂受益匪浅

 与春天同行 2024-04-17 发布于青海

弘一法师,这个响当当的法号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谁呢?他的名字叫李叔同。他的魅力在哪里?就连一向孤傲的民国女作家张爱玲曾经说:“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读过他的文章,您或许觉得非常惊艳难以忘怀,大家熟悉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就是他的大作,其实如果了解一些他的传奇故事,更会觉得真是奇人、真是全才。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他和他的诗。

李叔同擅长书法、工于诗词、很能绘画、还通音律、擅长戏剧、甚至懂得金石学,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更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这样的大才子、通才,其实您会想到谁?像历史上的谁?我想到了北宋的苏轼。也是一个全才。

可是苏轼又和李叔同和很不同,苏轼其实也是全才、也想过出家,他经常研读佛家经典,经常到佛寺焚香打坐,体味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界、还在《黄州安国寺记》中表露过这样的想法。“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缘分真正的能做一个高僧。而今天我们聊的李叔同,他却不仅是一个入世的才子,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出世的高僧。

我们今天要聊他出家二十多年之后再圆寂前写的一首诗偈。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一首诗偈,一生所悟、多年感怀!读懂受益匪浅

那么这首诗表现着李叔同怎样的境界?我们不妨从他的一些经历来探寻一二。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父亲李世珍曾经官至吏部主事,之后辞官继承父业,经营“桐达”钱庄和盐务,成为津门巨富。李叔同是或货真价实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李叔同他爸爸68岁才老来得子,非常高兴。李叔同也从小就特别聪明,六七岁就读《昭明文选》,十三岁的时候书法和篆刻就开始闻名。后来他父亲去世,他和母亲来到上海,他的文章总是拿第一,名动上海滩,结交了很多名流。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去日本留学,学习美术和西洋音乐。可以说,他的人生就是那种家里有钱能够让他接触很多东西、学很多东西,而他自己又悟性也超高的那种。后来他还涉猎戏剧,推动成立中国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经常亲自登台表演。他也是中国油画鼻祖,像我们知道很多大师,比如漫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都曾经跟他学习过,是他的学生。

这样一个文艺大佬、这样开挂的人生,应该说:世俗意义的成功、财富李叔同都有了,那么他为什么要出家呢?或许这首诗能让我们窥探到一二。

李叔同的人生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以39岁为分水岭。39岁之前,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的,风流才子、锦瑟年华、锦衣玉食。

可是39岁之后,他不再是李叔同,他坚决遁入空门,谁全都没用,成为了弘一法师。李叔同当时把各种收藏分别赠送出去,自己只留了一些粗布衣服和几件日常用品,像毛巾之类。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长伴青灯古佛。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一首诗偈,一生所悟、多年感怀!读懂受益匪浅

从此这个曾经的富家公子、风流才子苦心向佛,他过午不食,仅有的一餐也特别简单:就是一碗米饭、一盘咸菜和一杯白开水。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多年。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走到了终点。在圆寂前呢,他留下了一份手书,寄给弟子。

手书里,写的就是这个诗偈,我们来看一看:说: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首诗偈自问世以来,流传很广。联想到它是一代大师弘一法师人生最后阶段写的,可以说是一生所悟、多年感怀,所以真的会感觉到一份沉甸甸的重量。诗偈很简短,只有三十二个字,却含义很深。应该说,每一个不同阅历的人、甚至是不同心情的人,读它可能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一首诗偈,一生所悟、多年感怀!读懂受益匪浅

首先第一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这句其实中国人都不陌生。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怎么处理的问题。这两句有出处,出自《庄子》,庄子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的友情,不带功利色彩,平常的就像清清的流水。看起来清淡,其实绵长、连绵不绝。而小人之间的友情,一开始就建立在利益上。所以看似和甜酒一样甘甜浓烈,但往往都不长久,利尽则散。

应该说弘一法师正是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也认同这一点,才会写在诗里,事实上,他一生和人交往,都体现着这个“淡”字。他不攀附,不热络,朴实无华,平淡如水,最后反倒赢得了一些人最真挚的情意和尊敬,也寻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平和。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一首诗偈,一生所悟、多年感怀!读懂受益匪浅

第二句“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执象出自老子《道德经》:“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意思是说:哪里有道,天下人便会向往哪里。“道”就像美妙的音乐和美食,能够让过路的人停下脚步。但如果非要说出什么是“道”,那么是不好形容的,它尝起来没味道,也看不见、摸不着。可它的作用却是真实存在、影响长远的!不可低估、不可忽视。

弘一法师在这里写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或许是说世间芸芸众生小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到对生命真相的寻找求索,其实都往往陷入执迷。太深的我执。有时候,越是执迷不悟,越是深陷于表象当中、偏离所求。所以,您看一句咫尺千里,很有意思,有时候人们的想法差一点点,导致的结果却可能是千里之遥的差距。

再来看看最后几句:“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几句一读就是高僧那种手笔,处处透着看透和空、讲到生死,想到归宿。 他这是对弟子说:我的生命之路差不多走到结尾了,如果你问我要去哪里?我只觉所去之处寥廓无边际,竟然不知道要说什么。让我忘了言语。将来你们想起我的时候,只需要看看那春日枝头的繁花、只需要看看那天际澄澈皎洁的明月就足够了。这几句话颇有点儿我将融入自然,我将无我、可处处都是我得这个意味。

说到这里,其实会真的觉得大师的境界真的太高,可能是普通人不好理解、甚至无法理解的高度。比如好好的一个人,放弃名望财富、抛妻别子,进山修行这些就是一般人所不太能理解的选择。可是读到这首诗,其中讲的对人际关系本质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对生死的理解和看法,我觉得的确是可以给普通人一些思索空间的。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一首诗偈,一生所悟、多年感怀!读懂受益匪浅

就拿生死来说吧,每个人都怕死,但是弘一法师却可以有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样的理解。历史上,另一个大文豪陶渊明也说过:“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们都有类似的看法,就是死亡逃不开,那么就看做是把躯体托付给这群山,这白云,这长空,这草木……化为尘埃,从自然里来,又到自然里去。这是一种看透本质,平静从容。

还有关于出家。弘一法师为什么一定要出家,我们或许真的很难完全搞明白、说清楚,但是这里分享两件关于弘一法师的小故事,您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答案。第一件是潘天寿崇拜法师,也想遁入空门,他找到弘一法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法师告诉他说:“莫以为佛门清净,把持不住一样有烦恼。”您看,弘一法师看中的并不是形式,而是本质。出不出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一种辅助人达到心灵境界的外在形式。最本真的,还在于内心。

再比如徐悲鸿曾经多次进山看望弘一法师,有次他在山上突然发现一棵枯死多年的老树居然发出了新芽,于是他跟法师说:“此树发芽,都是因为您啊,您来到这里,感动了这棵枯树、才让他起死回生。”这话,其实体现着徐悲鸿对大师的一份感情和一份敬仰。

弘一法师却平静的说:“不是的,是我每天浇水,它才慢慢活过来的。”您看这就是慈悲,其实,所谓的感动是一种人情绪上的表达,对自然万物来说,哪有什么感天动地,不过是每一天用一点一滴的慈悲之心,对身边的一棵枯树、一个个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深深的慈悲关怀、日复一日去坚持、给他们一份长久的关爱。才让它们的生命能够延续。

最后,聊聊这个:有人说人生有几种境界,第一种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第二种是精神层面;第三种是灵魂生活。弘一法师前半生历尽人间富贵,物质很富足。精神层面也很富足,是一代大师。那么他剩下的,就只是对灵魂生活的追求了。或许是吧,看了他这首诗偈,会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延续和传递,比如活在缘分里,不沉迷关系中。比如一念放下,万般从容,比如心怀慈悲,包容万物,这或许是弘一法师留给有缘人的体悟吧。您还想到了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观点。

好的,今天就聊到这儿了,我是宁曦,我们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