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人的世界视野,是刻在DNA里的

 湖湘地理 2024-04-17 发布于湖南
中俄茶马古道万里迢迢,茶商们要翻越无数座深山老林。

三面环山,一面是浩瀚洞庭,在古代交通的语境里,湖南,是一方自给自足的闭塞之地。

只是,再闭塞的角落,总有河流能够通达大海,无论多高的山,总可以翻越。湖南,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闭塞并不可怕,只要你始终望向大海和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湘江东岸,石渚湖边。郑姓的窑主,端详着自家龙窑烧制的碗,对碗上“郑家小口天下有名”的广告词颇为得意。旁边的卞老板口气更大,他家的广告是“卞家小口天下第一”。

他们说的“天下”,远比九州宽广,是真正的天下。

窑工们将碗打包装船,目送着船只扬帆起航,船过洞庭、沿长江下扬州,然后沿海到达广州,从广州出发,漂洋过海,去往印度、阿拉伯、波斯……那是他们从未抵达过的远方。

长沙窑的瓷器,远不如同时期的越窑、邢窑瓷器精致,却创烧了很多造型、装饰充满浓郁异国风情的瓷器。长沙窑,是大唐第一个放下天朝上国姿态、主动迎合国际市场的窑厂,也因此成为“中国外销第一窑”。

这,就是湖南对待世界的方式。

于是,湖南的茶出现在英国绅士的午后,也出现在西伯利亚牧民的帐篷里;浏阳夏布引领朝鲜、日本的服装时尚;漂泊南洋的华侨,用浏阳的鞭炮、花炮纾解乡愁;湘西的“洪油”,作为战略物资,在世界最混乱的岁月,依旧通过驼峰航线运往世界各地;世界上每四个陶瓷杯子,就有一个来自于湖南醴陵……

湖南,深处内陆,却始终怀抱一颗海洋的心,不安于命运,勇于打拼、开拓,重山阻隔,远离海洋,也要向世界出发。

什么是中国?是瓷器,是茶叶,也是丝绸,走向世界的物产,构成了世界对中国最直观的印象。

那么,什么是湖南呢?

湖南是勇敢、不惧风暴的黑石号,也是船上充满自信与真诚的铜官窑瓷器;是万里之外西伯利亚牧民帐篷里煮沸的砖茶,也是英国贵妇悠闲的下午茶;是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桐油,也是在世界绽放的浏阳烟花……

长沙窑青釉“寒食元无火”瓷壶 图/长沙博物馆

安史之乱,乱了大唐。为避战火的中原人,一路南迁。一批来自中原的窑工,穿过洞庭湖,沿着湘江继续南下,他们没有选择在岳州窑落脚,而是选择了离长沙城不远的石渚长沙铜官窑。

中原窑工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长沙窑作为岳州窑附属小窑的地位。

石渚热闹起来。据考证,鼎盛时期的铜官窑,曾同时存在大大小小至少66座龙窑,如果它们同时生产,一次可以烧制210多万件器皿。在石渚窑遗存窑具和产品中发现窑工姓氏,有赵、张、周、庞、何、卞、郑、李、陈、戴、孔、黄、王、龙、冯、刘、廖、樊、罗、徐、田、杨、郭、高、许、元、杜、康等至少28个不同姓氏。

这些各地漂泊窑工们聚集在一起,彼此的技艺在此融合,铜官窑,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座瓷枕 图/长沙博物馆

铜官窑开始出现岳州窑所不常见的东西,如瓷枕和玩具。风格也开始突变,生产出红釉、绿釉、黄釉、黑釉、白釉等多种釉色瓷,并创造性运用褐绿彩、黑彩、黄彩、蓝彩等。在瓷器呈现“南青北白”的中唐,长沙铜官窑成为唐帝国腹地一个色彩斑斓的“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彩瓷窑,开创了彩瓷时代。

不同于同时期的越窑、邢窑,还有距离不远的岳州窑。长沙铜官窑就像那群漂泊的匠人一样,始终处于夹缝之中。

彩瓷的创烧,并不足以让铜官窑后来居上,占领市场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铜官窑的匠人们无疑是具备市场敏感的,他们迅速顺应市场需求,粟特人的风格、阿拉伯文字和图案都出现在瓷器上,甚至实现了订单式生产,以及按照外国客商的造型要求来生产。而当时,其他窑的外销是被动型的。而且,铜官窑瓷器价格相比于越窑、邢窑,要便宜得多。“有钱水亦热,无钱火亦寒。五文”、“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计伍文”,而同时期越窑产品动辄上千文。铜官窑,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夹缝之中野蛮生长的铜官窑,放下了大唐瓷器的骄傲,外国商人、订单接踵而至,他们感受到的除了便宜的价格,或许,还有大唐的尊重。

一批批铜官窑瓷器,在石渚湖上船,扬帆起航,过洞庭入长江,到达扬州;或者溯湘江而上,过灵渠,经过珠江水系到达广西合浦或者广州。

长沙博物馆“黑石号”远航的模拟场景

扬州、广州的港口,早已聚集翘首以盼的外国客商,船刚靠岸,物美价廉的铜官窑瓷器便被抢购一空。采购之后,等待冬季季风的来临,他们将踏上漫长而艰辛的归国之路。阿拉伯的商船从广州出发,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东海航线则多从泉州或宁波起航,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这是一段生死未卜的旅程,除了海上的风暴,还有海盗的袭扰,并不是每一艘商船都能顺利抵达目的地。宝历二年(公元826),一艘满载铜官窑瓷器的商船,就在暗礁丛生的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撞上了黑礁石沉没。那艘商船,就是我们熟悉的“黑石号”。

不过,更多的商船幸运地到达了目的地,长沙铜官窑的瓷器,出现在欧洲、非洲、西亚……当异乡的人们端起具有本地风情的瓷器时,是否也想起一个叫作长沙的地方呢?

长沙铜官窑的荣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唐末五代时期,长沙铜官窑逐渐衰落,起而代之的是湘江中游的衡阳窑、东江窑和湘江窑,均属湖南的青瓷窑口,始终难以重现铜官窑在世界市场上的辉煌。

但是,湖南瓷器与世界的故事还未结束。重塑铜官窑荣光的,是曾经毫不起眼的醴陵窑。湖南陶瓷,为此已经等待了一千多年。20世纪初,醴陵釉下五彩瓷横空出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东方瑰宝,将东方瓷器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如今,更是书写着“世界上每四个陶瓷杯子,就有一个来自于醴陵”的湖南陶瓷神话。

马儿驮着茶叶走在茶马古道石板上 图/金林

漂流的瓷器,拯救不了没落的唐王朝。强大的唐王朝,终于倒下了。
五代在北方更迭,十国在南方割据。割据湖南的是河南木匠马殷,他在湖南建立马楚。长沙,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都”。
木匠皇帝马殷是务实的,毕竟在乱世里,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他启用实干家高郁,把湖南商业、茶业和农业作为重点产业。
五代十国的割据却给湖南提供了难得的商业发展机会,当时江淮和西蜀各占东西,都和中原政权为敌,整个南方,能与北方通商的只剩下夹在中间的湖南。汴梁—长沙—广州一下成了南北贸易的黄金通道,长沙则成了连接南北的结点。
针对北方巨大的茶叶消费市场,马楚国大力发展茶业,鼓励农民种茶制茶,“听民售茶北客”,同时,以“官营”的形式在全国很多州县设置“回图务”(商业货栈),招募商人组织对中原地区和邻国进行大规模茶叶贸易。湖南茶叶,出口至中原及漠北。南方的茶叶市场也被打开,“由潇湘达于五岭,虽远至交趾之人,亦常食之”。衡阳的茶叶,穿越南岭,远销越南、东南亚。
这是湖南茶叶第一次大规模“出海”,属于它的黄金时代,要来临了。

运茶人休息时将马栓在石头马栓上 图/金林

羸弱的宋朝守不住边疆,却用茶叶换取短暂和平,茶叶的地位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朝廷垄断了茶叶的生产销售。宋代王朝开梅山,与其说是为了征服“峒蛮”,不如说是为了茶叶。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纳入宋王朝的版图,设置安化、新化两县。
从此,安化黑茶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踏上万里茶道的旅程。安化茶叶,由朝廷押运边疆榷场,换回马匹和财富。到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正式被定为官茶,取代了运输不便、产量不足的川茶和汉茶。明末清初时,西北易马和奖赏番族的茶叶基本上都是湖茶,也就是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万里茶道的真正贯通,要等到晋商的到来。
当安化人正在为价格低微的官茶而奔忙时,晋中的那群人正成群结队唱着凄凉的《走西口》走向长城边,在开放的边贸互市与蒙古人、正在崛起的女真人进行交易,并与女真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完成原始财富积累的同时,也积累了政治资本。当女真崛起,入主中原,他们成为“皇商”,以清廷的名义垄断了北京经张家口到库伦一线的贸易事务。
1727年签订的《中俄恰克图界约》,使恰克图成为俄商来华之路上的一个新的据点。在恰克图开市之初,当时已经垄断了中国西部地区商贸的山西晋商早就纷纷前来开办分号,最繁荣时多达120家。
晋商来到湖南,一条新的、蜿蜒万里的茶道也就自然展开。晋商将安化黑茶和羊楼司青砖,源源不断地运往恰克图。
湖南茶叶运往西北和西亚的路线,历史上曾经有四条,主要的那条是北上汉江,到距离襄阳北80公里的老河口。转行汉江的支流丹江,在陕南的丹凤县龙驹寨上岸,用骡马运往安康,一直西行到距离西安以北200多公里的泾阳压砖,再从泾阳启程往兰州运往西北数省。
晋商的加入,除经襄阳西去、在兰州集散的西线茶路,还开辟了经襄阳北上太原集散的东线茶路。东线茶路,在太原集散,东出张家口,或西出杀虎口,去往乌兰巴托,一直到恰克图。
晋商在两湖地区投资茶叶种植加工,茶叶种植、加工、运输、储存所需的工具、包装材料等都就地取材,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在当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但勤劳而精明的晋商,终究还是败给了时代。随着水路通商口岸的开放,俄商自主入华采买茶叶,并且自行压制茶砖。晋商落后的手工生产和畜牧运输,面对俄商的现代工业和轮船运输,逐渐失势,中蒙间最大的茶叶贸易商号大盛魁黯然关张。1912年,晋商在恰克图及俄境的对俄茶叶贸易完全中止,万里茶道,彻底衰落。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 图/安化县委宣传部

比安化黑茶、羊楼司青砖走得更远的,是湖红。18世纪,欧洲饮茶风盛行,喝茶风俗在法国演变成了加奶的茶,英国则产生出新的喝茶传统——英式下午茶。战斗民族喜欢黑茶、青砖,欧洲人却独爱红茶。咸丰年间,一批粤商携重金来到湘潭、安化等地,倡制红茶,这是“湖红”的开端。湖红在本地加工,成箱运往汉口、广州,供应英商洋行出口。到光绪年间,全省已经有20多个县生产红茶,茶商设庄750家。湖南占全国出口红茶总量的27.7%,居各省首位。咸丰年间,伦敦市场已经有专门的“湖红”销售。
进入世界市场的湖红,面对的已不只是福建,还有整个世界。光绪十三年(1887年)以后,印度、锡兰红茶崛起,湖红也逐渐衰落。太平洋战争爆发,陆、海运断绝,湖红出口也随之中止了。

湖南茶叶的出口,最终都以中止结束,却让湖南开始真正仔细打量世界和更为广阔的市场。

需要面对世界市场的,随世界脉搏起伏、跳动的,除了茶叶,还有桐油。偏远的怀化小城洪江,通过水路与世界相连,时刻感受着世界的脉动。

当甲午战争的消息传到了洪江,小城的命脉桐油价格大跌。油商纷纷低价抛售桐油,庆元丰布号老板李岐山却大量收购桐油,这与其说是一场豪赌,不如说李岐山把握住了世界的脉搏。战争结束后,桐油价格大涨。李岐山凭借存油获利20多万两白银,他也因此从布业转向桐油业,很快跻身洪江四大油号之列。

桐油,是中国传统的油料,造船、建房、灯、油墨、油布、油篓、油纸伞都必不可少。湖南湘西,是桐油的重要产区,湖南也是重要的桐油输出省。湖南桐油,在明清时期早已名声在外,远销江浙,不过,湖南的桐油在近代以前,止于国内销售。

国门被迫打开,中国传统商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桐油,却因此迎来了它真正的航海时代、黄金时代。

据说1866年,一个美国船主从中国带回了少量桐油,经过工业试用,发现桐油是制作油漆的上好原料,以桐油为原料制造油漆,6.5小时就可干燥,远优于亚麻仁油、苏子油和大豆油。对于无限扩张军备的西方各国来说,制造军舰、商轮、飞机与汽车,桐油是最好的油漆原材料。功能的再发现,让桐油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湖南桐油,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常德,湖南最大的桐油集散地,除了湖南,贵州、四川的桐油都在此集散,同时聚集过来的,还有美、英、法、德、日等国洋行。外国洋行,垄断着湖南、西南的桐油市场。沿沅水而来的桐油,在常德换乘轮船,沿长江而下,最终驶入广阔的海洋。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让湖南桐油进入到全盛时期,民国十八年,湖南输出的桐油达到51万担。抗战爆发后,上海、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在这最艰难的时刻,湖南桐油依旧通过艰险的“驼峰航线”、穿越喜马拉雅山脉,运往印度,再从印度运往世界各地。

桐油早已退出人们的生活,桐花还在绽放。当湘西深山被白色桐花点缀时,你是否会想起,它们也曾远渡重洋,与这个世界同频共振过。

夏布传承人谭智祥正在院子里给麻线上浆 图/金林

浏阳花炮,远比桐花绚烂,也更“持久”。

鸦片战争后,浏阳花炮跟随着出国谋生者的脚步,开启鞭炮、烟花出口。发展到今天,浏阳花炮已经是出口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湖南特产,浏阳烟花,在全世界绽放。

浏阳花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说,当时浏阳灾害连年,瘟疫流行。浏阳人李畋以小竹筒装硝,导引爆炸,以硝烟驱散山间瘴气,减少了瘟疫流行,爆竹因此流行开来,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

但是,浏阳花炮出口,却是近代的事情。第一个经营湖南鞭炮出口炮庄的,是江西人,姓丁,名字、事迹不详。光绪年间,他在浏阳开设培厚德号,设有专门的出口品牌“丁元记”。醴陵、江西萍乡、宜春、万载等地的鞭炮都有庄客贩集浏阳再转售外埠,所以外界统称为浏阳鞭炮。在长沙开埠以前,浏阳鞭炮的出口要经过民船、骡马驮运到广东佛山,在佛山加工、打包后再转销香港和外洋;长沙开埠后,才改道船运汉口再经海路到达佛山,然后销售到外洋。南洋、日本、美国、英国……浏阳花炮跟着华人的足迹,走向全世界。如今,鞭炮和烟花已不再是中国人专利,外国人也习惯了用绚烂和热闹来迎接或告别。但浏阳花炮会继续漂洋过海,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慰藉每一个游子的乡愁。

浏阳出海的特产,除了烟花,还有夏布。在浏阳鞭炮畅销世界的时代里,浏阳在京、沪、粤、汉等地的鞭炮庄也“均兼营夏布”。只是,夏布的际遇相比于鞭炮要差得多,夏布质地柔软、经久耐用,曾一度是日本、朝鲜人制作精美袍服的完美布料,所以,朝鲜、日本也是夏布的主销市场。

夏布在光影的作用下有“薄如蝉翼”的特点。

但是,夏布制作工序繁琐,人力成本高昂,“绝精者尺四五百,女红年余始能成一匹”,“又闻有更精者,一衫重止二两,累五六年犹不及匹,则未尝望见之焉”。面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夏布首当其冲。日本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很快转进口夏布为进口苎麻。洋布进入中国市场,成了压垮夏布的最后稻草。革命者谭嗣同特意写了一篇《浏阳麻利述》,“自昔吾浏阳以麻布战天下之商务,未尝遇敌”,把夏布的衰落原因归结为商人逐利,“舍麻言茶利矣”,还详细记录了夏布的生产过程,字里行间,充满失落与不甘。

或许能告慰谭嗣同的是,浏阳夏布繁琐的技艺留存了下来,正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韩国舒川每年会举办苎麻夏布文化节,日本依旧喜欢用夏布制作和服。

夏布省级非遗传承人谭智祥正在晒麻 图/金林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唐兵兵

图片|金林 长沙博物馆 安化县委宣传部

微信编辑|顾畅畅(实习生)

往∣期∣回∣顾

湖南最权威银杏观赏指南

长江长江,我是湖南

湘江西,正在被会玩的人占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