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山归来 ║ 赵拟

 llljjgg 2024-04-17 发布于江苏
图片坐看云起 ║ 45cm×69cm ║ 纸本水墨 ║ 2017年

◆ 黄山记
——浅谈赵拟黄山系列山水画

文|冯晓军(著名艺术评论家、画家)

李白游黄山,吟咏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名句。在诗的结尾,李白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元代郑玉眼中的黄山:“幽谷高人抱真独,荒岩野草剩芳芬。几回独向风前立,夜半吹箫天上闻。”而徐霞客感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渐江纪游黄山:“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图片松山图 ║ 45cm×69cm ║ 纸本设色 ║ 2017年

赵拟笔下的黄山,丘壑孤峭,烟云悠远,只是几个悠悠的单元,便将黄山玄妙的胜景示于目前。赵拟的黄山,总让我遥想渐江诗中的黄山,既清奇,又悠长;既干干净净,又浑浑茫茫。黄山沉静中的意味深长,沁人心怀。

图片高高亭 ║ 45cm×69cm ║ 纸本水墨 ║ 2023年

早先,赵拟以西北人的情感,投入西部山水创作,以笔墨寄托浓浓的乡愁。那种勾线着色、层层递进的技法;那种波浪似的横列笔线;那种木然荒寒,甘冽温厚的图式,塑造起西部高原的朴然之风。

图片
晚晴 ║ 45cm×69cm ║ 纸本水墨 ║ 2023年

随着对经典的研究以及写生,他似乎在黄山题材上找到了更合乎心性的方向,表现自然及笔墨的勃勃生机。这是一种自觉的方向,精神气质与西部山水遥相呼应,体现了他对中国画传统与本质特征的深入理解。

图片
松山含云气 ║ 45cm×69cm ║ 纸本水墨 ║ 2023年

赵拟勤于实践长于思考。生活和阅历转化为心、性的体认,其中的核心是艺术的真正自觉,进而把握艺术的根源。即中国绘画对于主客交融、主客合一的早熟而伟大的文化觉悟。这种自觉弥足珍贵。我和他多次聊过山水的观照,他偶尔提出关于山水涉及的修道、成仙、养生等话题,都是我之前几乎没有关注的。

图片
炼丹峰 ║ 45cm×69cm ║ 纸本水墨 ║ 2023年

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自叙》中的一段话:“士林之中,虽不可出,而见造之宾,意不能拒,妨人所作,不得专一。乃叹曰:山林之中无道也。而古之修道者,必入山林者,诚欲以违远喧哗,使心不乱也。”这个说法指出了山居文化最初的意义。早期入山的求仙修道者,都是为了在宁静的环境中专一思虑。

图片
绝壁松风 ║ 45cm×69cm ║ 纸本水墨 ║ 2023年

宗炳将这一神识应物引入山水画的理论中,开始重视艺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中国传统的山水图像,非简单的视觉产物,更是一个由心观象的意境表达,其中蕴涵着东方式自然审美到秩序合一的哲学体验。从“观”和“游”,审视绘画论中的形神感应路径。我们今天 “艺术地生活”,便是要在天地的涵泳之中充分感受和抓住无限的生机和生趣。

图片
观云亭 ║ 45cm×69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他画山,群峰寂寂。他画云,悠远淡涵。他画松,风神磊落。他画秋风,山色摇曳。赵拟久久地俯仰黄山,观群峰,听松涛,沐流云,将所见所闻细细地琢磨,汇作黄山之吟。赵拟的黄山——孤。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曰:“怀良辰以孤往。”中国诗人擅咏孤,因中国文化向往拔群超迈之境。画家更是在山水自然的荒寒中投射自我,孤松、孤山、独峰、流云,既抚慰心灵,亦映照人格。赵拟的黄山,以黑白对比为基调,除了遵循一般艺术规律的对比,还专注于形体、墨色的强烈对比。

图片
黄山奇观 ║ 45cm×69cm ║ 纸本水墨 ║ 2023年

浓墨是主要的,明显的;留白是隐性的,无处不在的,或可以说是以白写黑。几帧树影,几座兀峰,尤其浓黑的远山孤悬空中,仿佛傲慢不屑、天老地荒。与其说这是经验世界中的梦境,不如说是心灵体验中的幻境。黑与白的组合,提炼出一种抽象的节奏。在创作上,赵拟有一种沉着,秉承这种沉着,他任自己沉浸其中。画中的安静孤寂之气,亦横于观者目中。

图片
图片
烟云供养对屏 ║ 35cm×138cm×2 ║ 纸本水墨 ║ 2017年
赵拟的黄山——远。恽寿平《南田画跋》中有:“高简非浅也,郁密非深也。”又:“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古人云: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从形式上讲,赵拟追求画面简约化、平面化、构成性。美术史学者王镛认为:“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是现代艺术的两大特征,而且是东西方现代艺术的普适特征,也是衡量艺术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准。”

横屏欣赏 效果更佳

图片云横天地外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19年

赵拟简化作品内在的结构,删除繁琐的细节,追求丰富的单纯。他似乎摒弃了传统的“三远”构图方法,甚至将“三远”置于一个平面中,逐渐向“现代性”贴近。他常常舍去山根山脚,摘取山景的中间段或顶部。近景中景,白云托起数座山峰,将远景斜向排叠与垂直排叠或水平排叠结合起来。

横屏欣赏 效果更佳

图片云山烟树图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19年

或云雾渲染、或勾勒山体,浓墨涂抹、淡墨渲染。其中空白的部分引向了无限延伸的空间深处,有一种空寂而深远的意味,而这种意味,去芜存菁,专注而精致,远是一种境界美感,从中体味时光的淡定与从容。它将物相的美,转化为精神的内在。赵拟还在探索的路上,其艺术仍然属于“传统”的范畴,其作也从属于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逻辑与诗性意志。艺术的创作如千百年前初入山林中修行人的“澄怀观道”,强化对画面深邃的“意”、抽象的“形”的关注。

横屏欣赏 效果更佳

图片
观止亭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19年

在生命不断的轮回之中,我们不断探求着所谓的精神家园,向往生命皈依的精神乡关,并一次次体味着其中的暖意。赵汀阳先生在《历史·山水·渔樵》里写到:“山水是观察历史的形而上尺度。”面对世界的“图像化”,我们似乎已远离真山水的体验。山水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是与人心息息相关的精神命题。进入山水画的现代人,如何暂时摆脱“现代意识”,以“卧游”的体验进入到山水画的世界观之中?

横屏欣赏 效果更佳

图片烟云起兮 ║ 80cm×180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我们今天感受自然,群峰和云海跟我们之间的关系才是中国式的观看。同时,我们也应该能够走出传统的表现方式,形成对于山水的当代理解和精神,这个精神虽然充满了新的意境和延伸,但和我们仍然不弃不离。王维在《终南山》中有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是一种可居可游的相安之感,又是一种无我的纯然之境,赵拟的画让我时时想到这诗句。毕竟,中国文化的根,是人与自然的相亲相近。

2023年6月20日

横屏欣赏 效果更佳

图片锦云行太虚 ║ 86cm×180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艺术简历 / Art resume

赵拟|Zhao Ni

党共中员;清华大学博士;西安美术学院教师;
2022年被西安市委宣传部授予“西安市百名青年文艺人才”称号;
2023年当选为西安市新城区文联副主席;
2024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授予“陕西省百名青年文艺家”称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