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议论文写不好?请跟我一起来思考吧!

 毕生谈 2024-04-17 发布于北京

学生议论文写不好,根本原因是思维能力弱,或者说,不会思考。那么,请跟随老师一起思考吧!
最近,月考作文考到“科技兴国”的材料,我让学生以“科技兴国”为话题进行升格改写。升格以前,我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了指导。
任何一篇文章,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解决的办法也是三条:追问本质,溯源因果,分类讨论。
回到这篇文章的写作中来,要谈“科技兴国”,首先要明确“科技”是什么意思?“兴国”有哪些标准?绝不能笼统地说,我们有了飞机大炮,火箭轮船,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所以,科技能兴国。这种含混的论证是没有任何效力的。为何呢?首先,飞机大炮,火箭轮船,这些都是科技产品,不是科技本身,科技产品能兴国与科技能兴国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不是一回事,很多同学搞不清,其实就是思维不清的体现。其次,没有搞清“兴国”的标准,就含混地说中国兴盛了,中国强大了,这也是“独断论”,没有说服效力。所以,这篇文章首先要说明什么是科技,兴国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再说明,科技是如何帮助我们完成那些兴国的指标的。
以上只是简单说说写作的基本思路,为了不过多地干扰学生的写作思维,我并未对命题作细致深入地分析。接下来,我们看看学生的写作都存在哪些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詹鑫燃同学的作文片段:

詹鑫燃同学明确地提出了温饱问题是“兴国”的指标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在举例论证的部分,有一句话他说“历史的粮食问题频频出现,但都得到了解决”,这句话不就等于在说“粮食问题从来都成为一个问题”吗?这是他思维不清的地方。我们能看出,他想借历代科技对农业的推动,说明科技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上的作用,进而证明科技兴国的中心论点。但是,在表述的时候却没有思考清楚。这句话可以这样修改:
在古代,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温饱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比如,郑国渠的开凿提高了秦国粮食的产量,这是水利科技发展促进农业进步;再比如,汉代二牛抬杠式耕作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真正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那是近现代才实现的。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我们才第一次体验到了吃喝不愁的滋味。总之,就是吃饱饭这样简单的愿望,没有科技的支持,在古代,也是一个遥远的梦,所以说,科技兴国不是一句空话。一切发展的原动力,都来自于科技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詹同学的另一个片段:

这一段中,詹同学提出经济发展是兴国的标志之一。接着,他便着手证明科技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但是,他举了改革开放时期开放沿海城市的例子,他忽略了开放沿海城市是否是科技范畴之事的问题。这也是思维不清的表现。
再比如这段话:

这段话开头说安全是发经济的最本保障。但这一领域却很少出现语、文献形式的安全保障更多船利、先进武器的发明才保障了国家全。”这话显得莫名其妙。其实,他写这段话是因为,我曾问他们,文化能不能兴国,艺术能不能兴国,只有解释这些问题,才能更有力地证明科技可以兴国。所以,他这段话想表达的意思是:
文学艺术对于一个国家稳定发展固然也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是,直接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的,还是科技。文学艺术是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科技是直接促进物质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所以,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科技的发展。“科教文卫”,科技是第一位的,正说明它的重要地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作文的问题哪里是语言、素材、技巧的问题,分明是思维的问题。但是,思维怎么培养呢?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但是有一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看别人怎么思考问题,然后跟着学。
所以,议论文写不好?请跟我一起来思考吧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王涛语文团队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精通《史记》,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三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等图书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