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总在被忽视的地方出卖

 少加点班 2024-04-17 发布于广东
金钱意识是我们教育体系里缺失的一块。
你付出劳动,获得报酬,所以劳动“值钱”。
你卖出商品,得到金钱,所以实物“值钱”。
从小到大,我从社会中学到的“金钱意识”也就这些了。
直到出社会后,我才意识到,对价值与金钱的关系,若认识不到位,人生是会栽跟头的。

金钱意识是“识别价值”的能力

我毕业那年,全球金融危机。
室友虽早早签下了世界50强Offer,但在下学期,该公司为形势所迫,决定缩招,于是给所有签约人一个“残酷选择”:解约赔偿或是留岗减薪。
室友看到5000块解约赔偿金——那可是2009年,相当于我们大半年生活费——外加对自己的绝对自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赔偿。
直到奔波各大校招会时,室友才意识到,心仪名企早错过了,本来进世界百强完全没问题,但被这么一耽搁,最终只进了一家非垄断国企。

目睹室友遭遇,让我还没听过“机会成本”就已领悟“机会成本”的含义。

所谓机会成本,是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潜在价值最高的那个

室友“不劳而获”5000块,他以为“白赚”了。
事实上,这笔补偿跟室友职业生涯的持续低迷——也就是那段「机会成本」相比,不值一提。

世上值钱的东西远比我们想的还多。
「机会成本」是其中之一。
呐,这就是“金钱意识”。
你的金钱意识越强,就能看到越多未变现的「价值」,就会知道什么该珍视,什么该松手。
室友就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价值不菲但却连持有者本人都不认为“值钱”的事物
如果你不好好保护,那任何“金钱意识”强的人路过就能“顺”了它。
其中,最擅长此道的,是各大互联网平台。

免费的才是最贵,不是说说而已

一个做传统生意的朋友很难理解互联网平台为什么估值那么高。
我琢磨了下,这样跟他科普:
你开了家商超,现在市里做交通管制,城里所有人「一定会」从你家店前的街道路过,你说你家商超值不值钱?
朋友秒懂。

很多人觉得这是最好的时代,至少娱乐资源近乎无限,哪怕你一毛不拔,也可以在网上找到无穷的乐趣。
殊不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人家没收你钱,就挣不到你身上的价值?
你刷一个小时某X,没花一分钱,但其实你付出了成本——你用这一个小时摄取其他信息或干其他事所得到的“潜在收益(或成长)”。

成本的底色,正是待成熟的「机会成本」
而现在你这一小时的“注意力价值”实际上是交给平台了——类似强制你每天一定要逛某家超市。
这又是“金钱意识”的体现。

注意到其中隐蔽的交易链没?
每天一小时的「准机会成本」,转化成了「特定注意力价值」,经由平台汇拢,进一步转化成“广告价格”

别看不上这每天一小时的「准机会成本」。
你把这一小时去做具有正向收益的事情。
比如,跟老友联络下感情,阅读些能给你带来新视角、或暴露思维盲区的优质内容,或者提升下审美能力,反思改进某些技能……

这个收益,作个类比,就好比抽一百次彩票(当然是那种公平的彩票而不是现实那…)。
每天抽一百次,日积月累,它就能引爆非常强的能量。
所以“机会成本”的“机会”两字,正是概率的意思。

我朋友中有个白手起家赚到钱的,他在第三个创业项目失败后,准备出国打工。离去前,约了人吃饭,餐桌上聊出了灵感。他认定机不可失,背水一战,成了。
他常感慨那个改变人生的聚餐,“早一点或者晚一点介入那个项目,都做不成。”
呐,这就是那一个小时的价值。
如果他这一个小时拿去娱乐消遣,或者如果他没有之前无数个“一个小时”的积累,他能把握住最后这个项目么?

敬畏概率,重视不显眼的价值
注意力价值,其实才是硬通货
它比金钱的兑现范畴更大:
可换成“成功率”,可换成“健康”,可换成“幸福”,也可换成“厚积薄发”。
如果连持有者本人都不重视,那就会有人从你身上将它俘获。

各大内容平台,实质经营的正是这个买卖。

凝视赋予事物价值
它们要的是你的凝视,而你毫不犹豫的递出去了。

内容平台都在做,却谁也不说的事

这里面隐含着深层利益冲突,平台与用户之间。
有些道理,平台永远不想用户知道:
平台的总收益与用户的理性程度成反比

用有点难听但易于加深记忆的话来说:
用户越无脑,商业价值越高

乍一看,是不是有点反直觉?
毕竟“无脑”总会让人联想到“低收入”,怎么用户越无脑,平台反而越值钱呢?

事实胜于雄辩。
资本市场的定价就给出答案了。
为什么某乎、小破站尽管用户数月活数非常亮眼,但比起某音、某讯,估值天差地别?

什么原因导致的?
商业模式只是表象,细枝末节的东西就不展开了,我只谈最核心的东西。
前面谈到了,凝视赋予事物价值。
互联网平台,经营的生意,底色就是买卖“用户的注意力价值”。

它具体怎么赚钱?
概括一下,无非三种:
一是通过“虚拟商品(服务)”、二是通过“消费佣金”,三是通过“广告曝光”。

我们知道,平台收益=活跃用户数*转化率
而转化率与用户的感性程度成正比。
因此,无论哪种变现,当用户整体处于“感性”最大化时,平台收益最高

这一点特别讽刺:
当你仍主导“自己的注意力”时,维持“理性”显然能让它价值最大化,但当你把时间交给平台,它“顺带卖出”时,价格最高的却是“处于感性状态的你”。
毕竟,人在感性时,最易“冲动消费”,也最易被品牌广告“潜移默化”。
所以用户的感性总时长越长,资本市场的估值也就越高。

所以,只要有可能,平台希望用户保持感性状态的时间越久越好

而人的感性/理性受什么主导?
人类行为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动,一种是被动。
看似差之毫厘,实际它们各由大脑不同的区域主责。
前者激活大脑的“理性思维”,目的性强,能调动大脑深度资源,擅于权衡利弊,对大脑形成持久影响,但缺点是——费脑,易累;用诗来描述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后者是大脑的默认状态,没有目的,轻松漫游,由“感受”主导决策,用诗来描述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所以,显然,用户处于“被动模式”时,就容易冲动消费,也越容易被品牌洗脑。
完美打中流量生意的甜心区(sweet point)。

近几年为什么资本追捧视频平台?
除了它门槛低,受众广,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视频更有利于用户维持“被动-感性”状态,因而为平台创造的商业价值更大

唤醒用户“主动-理性”的内容,永不获荐

所以我一直奇怪一件事,互联网上明明沉淀了大量金矿,但为什么,如果你在被动模式下刷手机,几乎就不会扫到。
除非用户一上来就事先“调训”自己账号的推荐算法——但别忘了,我们刷手机时,多处于典型的「被动行为」。
而刻意将推荐算法“调训”的全面均衡,这又是典型的「主动行为」。会这么做的人,在人群中比例低的可以忽略不计。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可以从后台直观看到数据,那些具有持久价值,历久弥新的专题,如今压根就没有长尾流量
尤其是连公众号都开始用手所谓的推荐算法之后,长尾流量更是一落千里。
以前总想不通其中的荒谬,金子与泥尘、名画与厕纸,被等同对待。
这么一分析,就通了。

原因很简单,真正高水平的内容,一定会倒逼着读者思考——你一思考,就中断了被动模式,进入了主动模式

理性很美,但理性的用户却是平台所忌惮的。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平台欢迎“优质内容.真”,尽管它们嘴上都在鼓励“优质内容”
别看他们说什么,看他们做什么。

我带着问题请教了做算法推荐的朋友,此处省略几千字论述,他给到的结论与我的分析惊人一致:如果你想获得算法推荐,那么千万别让用户思考

记得某张姓微信大佬曾说,好的产品,是让用户用完即走。
现在做内容或许要信奉相反的准则:
想要争取流量(推荐),要让用户阅完即醉,最好别再清醒。

朋友苦口婆心劝我,“你的「少加点班」完美的钉在永不推荐的墙上了,别犟了,快餐垃圾才有活路。”

我疲惫的看着后台「阅读分析-推荐」满屏的零,竟无语凝噎。

结语

价值是种很“薛定谔式”的存在。
它既廉价又高价,而它的价值在于持有者是否凝视它。

我不反对娱乐。
恰恰相反,我是一直觉得国人所能选择的娱乐太少、质量太糟。

我也不想强加自己的娱乐观给任何人,正如我认为所有的平台都没有剥夺用户选择的权利一样:
以“免费的娱乐”为由,通过“致瘾算法”,通过对内容生产者的“趋势引导”,将用户留在池子里,将其珍贵的「机会成本」转化成了廉价的广告价格。
对于普通人,那其实是人生翻盘的唯一最后筹码
就这样,被顺了。

这种掠夺,产生的宏观恶果,像是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信息茧房(Filter Bubble),终将制造海量的二极管人群。
离谱事件越来越多,反智干柴越堆越高……我们最好祈祷“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喊得更响亮点。


「少加点班」专题合集传送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