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欣赏]张幼军:语言之花一束品赏(39)

 黄石新东西 2024-04-18 发布于湖北

语言之花一束品赏(39

张幼军

1.

毛毛虫穿着新换的绿衣裳

它要去见心爱的小叶子

不远处的河里鼠妈妈带着宝宝

不知道要把船划到哪里

树枝上两只小鸟甜蜜地靠在一起

还有一只朝他们翻白眼

小狗扛着锹决定去种苹果树

这样才有吃不完的苹果

蚂蚁兄弟带着黄色的帐篷往山上爬

马爷爷戴着眼镜在找不想上网课的小马

这么多小可爱被画在地面上

仿佛刚从地里钻出来

我必须赶在太阳下山前离开这里

我害怕天黑了看不清楚

不小心会踩痛它们

(选自2024年4月7日《新东西》汪岚的童诗《涂鸦》)

都说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师。但是,有谁见过他当初的涂鸦之作呢?这里就有一幅。画的尽是一些可爱的小昆虫、小动物。您不信?请看好喽!
这眼前啊,是“毛毛虫穿着新换的绿衣裳”,您问他这样儿打扮一新是为什么呀?
“它要去见心爱的小叶子”呀。春天不是来了吗,整个灌木林着装一新,迎接这位小客人的到访,您想啊,毛毛虫哪能不注意一下自己的穿着呢。
这不远处,看见冇?“河里鼠妈妈带着宝宝“驾船而行。
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呀?
”不知道要把船划到哪里“。咱不管他,继续看画。
“树枝上两只小鸟甜蜜地靠在一起“,看他们那热乎劲儿,多让人羡慕呀!
可是打单的”一只朝他们翻白眼“,他嫉妒人家了吗?不应该呀。
是不应该。
看这,小宠物小狗狗扛着一把大锹,这是要干什么呀?
他决定了去种苹果树呀。小小年纪,蛮有远见,认为,“这样才有吃不完的苹果“。
哟哟哟,“蚂蚁兄弟带着黄色的帐篷往山上爬“,累不累,这是要去那里安营扎寨吗?
是的是的!
小调皮小马今日又逃课了。马爷爷戴着眼镜到处找哩!
小马的爸爸妈妈呢,干嘛老让马爷爷操心?
千里之外打工呀,小马是留守儿童。
“这么多小可爱被画在地面上“十分逼真,”仿佛刚从地里钻出来“。
 大自然老太爷爷从小就聪明,出手的涂鸦就能做到这么好。
童诗,是以儿童心理和感情为题材的为幼儿园小朋友创作的诗。必须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表现出他们朴素单纯的思想感情。这首童诗正是这样,符合儿童的思维、语言特征和心理活动以及其情感世界。读来颇有童趣。

2.

冻雨压断了山上的树枝

老爷爷把它们砍成小段

老奶奶把它们整理成小捆

再扎上红色的布带

用毛笔写着:带财回家

来山寺祈福的人

开心地扫了爷爷的二维码

拎着柴火,开心地回家

财真的可以从天上掉下来

(选自2024年4月7日《新东西》汪岚的童诗《带财回家》)

因为“财“和”柴“谐音,老爷爷、老奶奶和所有信佛的人无不认为”柴“就是”财“,或者信佛的人为了讨吉利,往往把”柴“说成“财“。这是成年人的心理,或者是俚俗。那么,这种成年人的心理,或者成年人遵循的俚俗,到了儿童那里会产生什么效应呢?儿童不识“财“和”柴“,更不晓得“财“和”柴“谐音,儿童从成年人那里得知他们“开心地扫了爷爷的二维码”,拎回家的就是“财“。这就有了儿童的心理,他们会天真地认为:”财真的可以从天上掉下来“。全诗因为这最后一句诗,便使这首诗起了质的变化——确实是一首童诗。

3.

从前,小鸟是一只蛋

鸟妈妈把它抱在怀里

用歌声孵出了小小的翅膀

妈妈带着它在屋檐上跳跃

一点一点地飞,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

妈妈告诉它远处起伏的是群山

不是每只鸟都可以飞跃巅峰

太阳出来要起飞月亮升起记得归巢

鸟妈妈会带它到草丛中觅食

告诉它大地喜欢小鸟轻轻的小脚丫

它们一起略过溪流和田野

穿过阳光雨水和雪花

鸟妈妈说天空欢迎所有的翅膀

鸟妈妈从来没有说过

要成为一只一飞冲天的鸟

要成为一只一鸣惊人的鸟

(选自2024年4月7日《新东西》汪岚的童诗《快乐的小鸟》)

这位鸟妈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当“小鸟是一只蛋“的时候,“鸟妈妈把它抱在怀里”就开始进行胎教啦。鸟妈妈“用歌声孵出了小小的翅膀”。
在小鸟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带着它在屋檐上跳跃/一点一点地飞,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
注意啦,鸟妈妈是教小鸟”一点一点地飞“,而不是,给小鸟不断加压,让小鸟做超出幼儿园小朋友所应该、所能够接受的功课:什么认汉字呀、什么算数呀、什么背英语单词呀、什么背《论语》呀、什么背唐诗呀……而是给小鸟快乐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小鸟稍大一点了,”妈妈告诉它远处起伏的是群山“。在这同时,妈妈还告诉小鸟”不是每只鸟都可以飞跃巅峰“的。为什么呢?这时鸟妈妈当然还不会给小鸟讲一些每只鸟都存在天赋、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之类的大道理。
虽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我们大中华这个古老民族的古老的作息模式,但作为鸟类,妈妈还必须告诉小鸟说:”太阳出来要起飞月亮升起记得归巢“。
当小鸟再长大了一些,妈妈就开始锻炼小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谋生的本领啦。”鸟妈妈会带它到草丛中觅食“”一起略过溪流和田野/穿过阳光雨水和雪花“。
鸟妈妈更没有忽略教育孩子要亲近大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要改造和征服大自然、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是处处得罪大自然与大自然为敌。鸟妈妈说:其实,大自然从来都是很优待和善待我们鸟类的,大自然会给我们富足的吃食和饮水,”大地喜欢小鸟轻轻的小脚丫“”天空欢迎所有的翅膀“。
鸟妈妈似乎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励志教育?是的,对于那些大而无当的,超出自己孩子智能体能的志向,妈妈只字不提。“鸟妈妈从来没有说过/要成为一只一飞冲天的鸟/要成为一只一鸣惊人的鸟”。
鸟妈妈为自己的孩子似乎做了很多很多吗?其实,确切地说,鸟妈妈只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件事儿,那就是,把快乐还给孩子,让每只小鸟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鸟妈妈真是一位称职的好妈妈啊!
所以,在鸟的世界里,从来就不存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
在鸟的世界里,从来就不存在“补习班”“培训班”这班那班都是些骗钱的班;
在鸟的世界里,从来就不存在“内卷”,无有攀比之风。
所以,每一只小鸟都是快乐地成长的。
读到这首童诗,我就想哈,咱们人类的世界,咱们中国的教育,咱们中国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也应该是像鸟妈妈那样的啊!

4.

妹妹告诉我黑子不见了  

黑子是父亲养大的一条狗  

白天乡路上黑子跑前跑后  

陪伴父亲的踯躅  

夜晚睡在床铺底下  

陪伴父亲的孤独  

在父亲的膝下  

我不如黑子 

黑子不见了  

黑子第一次见到我  

警惕地轻吠几声  

之后每次回家黑子见到我  

像见到了亲人  

抱着我的脚不停嗅  

露出肚皮在地上打滚 

黑子不见了  

父亲走后没想到黑子也走了  

我鼻子发酸双眼模糊  

你这不会说话的亲人  

我到哪里去寻你呢  

你一定找父亲去了  

见到父亲  

你高兴得摇着尾巴跑前跑后  

父亲见到你  

一定会老泪纵横 

黑子不见了  

从此每次回家  

村口没了父亲的身影  

也听不到黑子温暖的轻吠

(选自2024年4月10日《新东西》柯友跃的诗《黑子不见了》)

读这首诗,几乎要颠覆了我对狗厌恶的情感。这是一只怎样的有情有义懂孝奉主子的畜生啊!
黑子是父亲养大的一条狗。妹妹告诉“我“,父亲去世后黑子不见了 。父亲的黑子会去哪儿呢?作者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是推测:父亲去世了,黑子一定找父亲去了,言下之意黑子为主人殉葬了。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推测呢?黑子最孝顺:“白天乡路上黑子跑前跑后/陪伴父亲的踯躅 /夜晚睡在床铺底下 /  陪伴父亲的孤独 ” “在父亲的膝下 /我不如黑子 ”。“我”可是父亲的亲儿子呀,好好陪伴父亲的应该是父亲的亲儿子“我”呀!可是,“我”不如黑子做得好。
父亲走后,做为儿子的“我”的自责,在诗行里还是品味得出来的。
读这首诗尤其令人动情的是,“我”继续推想:“你高兴得摇着尾巴跑前跑后/父亲见到你/一定会老泪纵横”。“我”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推想,有'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也是很自然地照应了前面的诗句;“我”推想,父亲一个人躺在坟茔里一定很寂寞孤独,见了黑子来到一定喜极而泣了。作这样一些推测和推想,就把父亲和黑子以及“我“的情感都作了深刻的表达。
诗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了,可是,最后加上” 黑子不见了 /从此每次回家/村口没了父亲的身影/也听不到黑子温暖的轻吠“,给人悲情不断,余音萦绕之感,将情的表达推至极致,从而达到艺术的至臻完美。

5.

红叶知道  

当秋风萧瑟  

当大地苍凉  

自己总归飘落树干  

总归零落成泥 

结果哪怕早已注定  

红叶仍要在无边的春光里  

燃烧一次灿烂一回  

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  

拼尽全力  

红一次火一把  

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选自2024年4月10日《新东西》柯友跃的诗《春天的红叶》)

读这首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想呀想呀,对了,应该是毛主席的为人们所喜爱的词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主席在这首词作中塑造了一位毫无争名争利之心的坚强无畏的坚韧不拔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形象。令人肃然起敬。那么,作者在《春天的红叶》里写红叶,明明知道,自己不久将会陷入危境,灾难即将降临,牺牲已不可避免,也不会退缩,仍要勇往直前,让自己“燃烧一次灿烂一回 ”“拼尽全力 /红一次火一把/不负春光不负韶华”。同样塑造了一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具有坚定执着精神的斗士形象。红叶,像毛主席笔下的红梅,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6.

依靠自己

自己会有一片天

依靠别人

别人能给的

也只一片屋檐

(选自2024年4月10日《新东西》蔡召钦的诗《依靠》)

《依靠》这首短诗,是不是从平常的一些现成语中提炼出来的?正是!
“依靠自己/自己会有一片天”——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是也。
 “依靠别人/别人能给的/也只一片屋檐”——寄人篱下,日子不好过;站在人家的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哇。是也。
另,这首诗虽然仅有五句,却使出了些个手段来。
用了顶针术。“依靠自己,自己会有一片天“、“依靠别人,别人能给的也只一片屋檐”,这就是顶针。顶针,即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一句顶一句,像一串串珍珠似的首尾相连,层层承递,语势贯通,音律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用了对举术。“依靠自己”和“依靠别人”所产生的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对举。对举,即成对出现,具有两两对应、整齐匀称的特征,通过使用相同的句式,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文章的说服力。对举既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又能使句式整齐、文句优美,彰显作者的才华。
 用了借代术。“一片天”代一切好的结果;“一片屋檐”代不好的结果。
 颇具格言意味。格言,即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的睿智,充满哲理,启迪人心,往往给人醍醐灌顶,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的金句良言。我想,《依靠》正是这样的金句良言。

7.

越来越老的父亲

站在我们面前

弯腰

曲背

已遮不住扑面而来的风雨

多少年了

父亲已习惯这样的姿势

(选自2024年4月10日《新东西》蔡召钦的诗《父亲》)

读蔡召钦的诗《父亲》,让我马上联想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罗中立画笔底下的一幅油画《父亲》。油画《父亲》。塑造了一位普通农民的形象。画家罗中立运用油画富于表现力的浓厚的油彩和精微而细腻的线条和色块加以表现。这位农民的皮肤呈古铜色,额头流着汗水,嘴唇干裂,脸上布满皱纹,手端着一个象征着讨生活的旧茶碗。这幅油画,曾将多少国人心灵震撼。
而蔡召钦的诗《父亲》,没有去描摹“我们”的父亲古铜色的皮肤、额头的汗水、干裂的嘴唇和布满皱纹的脸。好像只是很抽象地交代了一句:父亲越来越老喽!也没有描述父亲如何讨生活,而只是来了个父亲的造型:“站在我们面前/弯腰/曲背”。这位父亲的形象,却同样把人的心灵震撼了。为何?“已遮不住扑面而来的风雨/多少年了/父亲已习惯这样的姿势”这些诗句做出了阐释。这些诗句,能让读着力透纸背,想象出,多少年来,父亲一直是站直腰背,像一堵坚固的墙那样,为“我们”遮风挡雨。可是,现在他老了,很明显的力不从心了,“已遮不住扑面而来的风雨”了;然而,父亲仍极力站成一堵坚固的墙的姿势——“父亲已习惯这样的姿势“了——希望还能为“我们”将风雨扛住。但是,无论父亲如何努力,都是“弯腰/曲背”,他已经无法站直矣。
“我们”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父亲。这是一位怎样的有担当的、可敬的父亲啊!
一首诗抑或几句诗,能让人们透过十分简省、十分凝练的文字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联想,当然就是诗味极浓的、耐人回味的好诗了。

8.

坐在院子里,落叶满阶  

香樟树,从秋天出逃而来  

与春天的花朵一起坠落  

春风温柔,香樟树却以失控的状态  

卸下光阴里的负重  

如一个人,内心装得太满  

必须借泪水,必须借文字  

一点一点掏空自己  

阳光才会漏进来 

(选自2024年4月13日《新东西》潘兰香的诗《落叶》)

常识告诉人们,到了秋天,树叶会纷纷落下。可是,香樟树要特别一些,偏不在秋天落叶。好,那就让我们来看作者如何写它。
坐在院子里,望见满阶香樟树的落叶,作者忽然就来了灵感。
好你个香樟树!人家是秋风横扫落叶,很难幸免;而你却能“从秋天出逃而来”,可巧,赶上春花怒放。然而,你也不必高兴得太早啰。自认为,自己活出命来,可是呢,没想到哇,春花花期很短暂,却“与春天的花朵一起坠落”了。虽然,春风极为温柔,不是秋风那样的冷酷无情,蛮横无理,万分霸道;可是呢,你香樟树啊,被“温水煮青蛙”了呀,你的落叶啊,就在这温柔的春风里飘落飘落飘落矣!当你发现时,已经迟啦,无法挽救了。于是,你“香樟树却以失控的状态”,发了疯似的——要落,你就落吧,我不再留你,落个干净好啦!
好有趣,作者将她的那支诗笔深入到了已经是狂徒的香樟树的内心深处,把它的喜怒哀乐都写出来了。
更有趣的是,作者似又成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卢勤),给已经发了疯的这位香樟树小老弟来了个心理疏导,进行了好言劝慰——
香樟树老弟吔,不要这般恼,不要这般疯,不要这般急嘛。我看,这样也好的。不是吗,满树的旧叶、老叶、面黄肌瘦之叶,一概换掉他,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虽然它们一片片皆是光阴栽培,似很珍贵,但温柔的春风一下子就帮你“卸下光阴里的负重”,又有什么不好?这就好比一个人,“内心装得太满/必须借泪水,必须借文字/一点一点掏空自己/阳光才会漏进来”。你现在正是这样啊。看你,一脸委屈伤心的泪水,你虽不会借助文字,那就借这泪水吧,让树叶一点一点,落个精光,一点一点掏空自己,让春光漏进来,明朝就是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自己啦!
理是这么个理儿,读着读着,我又觉得,这位知心大姐作者,虽是在劝香樟树,却又是在劝自己。

9.

凤尾竹风中摇曳  

那只鸟在竹梢炫技  

我不关心它的名字  

我从鸟语里听到了快活 

这春风啊,一阵一阵的  

我无法在摇摆的生活里  

比那只鸟站得安稳  

这春天啊,一天比一天暖  

我无法把心里的寒冷  

晒在阳光下  

让自己像那风中的鸟儿一样  

快活  

(选自2024年4月13日《新东西》潘兰香的诗《风中的那只鸟》)

果然,被我猜中了也!“我”心绪不宁,心里的疙瘩沉沉,很是不快活。
春风暖洋洋的轻轻地吹拂,可是,“我”的心仍是冷意阵阵,感觉不到有多少温暖舒适。“我无法把心里的寒冷/晒在阳光下”。
这时,“我”的目光已经从眼前满台阶落下的香樟树落叶,移到了远处一枝凤尾竹上。
“凤尾竹风中摇曳”。凤尾竹的竹梢站着一只鸟。鸟在竹梢的不断摇摆中居然站得住,它是在炫技啊!风,是温暖而温柔的春风;鸟得了春风的眷顾,叽叽喳喳快乐地鸣叫,似说着感激的话,又似在亮一嗓子把歌唱。“我从鸟语里听到了快活”。
“这春风啊,一阵一阵的”,连鸟儿都能感觉到温暖、舒适、惬意;而“我无法在摇摆的生活里/比那只鸟站得安稳”“让自己像那风中的鸟儿一样/快活”。
反衬,在古典诗词的作品中是写作者们惯常用到的技巧,而在这首《风中的那只鸟》的现代诗中,亦是不着痕迹地用得妥妥的。清人王夫之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风中的那只鸟》则是以快乐的鸟儿反衬”我“内心的不快活。
另外,这首诗运用比照,也是不着痕迹,很见技巧的。凤尾竹风中摇曳,比照“我“摇摆的生活;鸟儿竟然能在不断摇摆的竹梢炫技,比照”我“无法在摇摆的生活里站得稳;在一天比一天暖的春天里,鸟儿感觉到了温暖舒适,鸣叫着表达自己是多么快活,而”我“心里的寒冷无法驱赶,哪有快活可言。

10.

甲辰龙年元宵节

在一场霰雪冻雨中到来

那些朦胧中的灯谜

被冰雪照亮

寒风,猜了一个又一个

热闹而又温暖了日子

露出难以遮掩的笑容

满街的灯火

溢涌着夜的眼晴

葡萄酒的绯红

悄无声息

醉了一桌春色

      2024.2.24.

(选自2024年4月14日《新东西》赵邦洪的诗《元宵之夜》)

元宵节,又叫灯节。灯节赏灯猜灯谜,是自古以来的老传统,所以,这是一个热闹而又温暖的日子。要问甲辰龙年元宵节有什么不同?有的。这一天,寒风瑟瑟,天寒地冻,它“在一场霰雪冻雨中到来”,所以呀,“那些朦胧中的灯谜”会“被冰雪照亮”。
甲辰龙年的元宵节这天,寒风是最得意的啦。它原本就最忌恨元宵节这么个热闹的而又温暖了的日子。所以呀,甲辰龙年的元宵节,寒风“露出难以遮掩的笑容”。(其面容本来就可憎,它笑起来的时候更其狰狞可怕)作者此处下一“猜”字,似有多解。在这里,作猜忌、忌恨讲是讲得通的。还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元宵节不是要猜灯谜吗?并不受欢迎的寒风也厚着脸皮来凑热闹啦!灯谜,它猜了一个又一个,都是些什么日子呀?是温暖、热闹等等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日子;可今日偏偏是霰雪冻雨天寒地冻。“我猜灯谜虽很不在行,可是运气很不错呀!”寒风这么得意地想着。于是,露出难以遮掩的笑容。似也讲得通。写的还是紧扣了灯节的特征的。(元宵节猜谜嘛,反正是猜,你猜我也猜,让读者读到这首诗时也来猜猜,所以作者这里着一“猜”字的本意究竟是什么,似不重要矣)
“满街的灯火/溢涌着夜的眼晴”句,写得精彩。夜,漆黑一片,然而,夜是有眼睛的;起码,灯节的夜是有眼睛的。夜里要赏灯,满街的灯火就是元宵节之夜的眼睛啊!还是在紧扣元宵节(灯节)的特征写。
甲辰龙年不是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就入春了吗?怎的仍是寒意袭人,冷得叫人受不了?“葡萄酒的绯红/悄无声息/醉了一桌春色”。哦,大家都借酒驱寒;哦,春,哪里是什么温婉可人的春姑娘?分明是一个贪喝好酒的酒娘,真是丢人现眼,在灯节,她居然醉过去了。难怪,龙年的元宵节怪冷的!
甲辰龙年元宵节怎么能好?春,一登场就醉醺醺倒歪歪的不管事了;让寒风肆虐,任由它露着狰狞的脸孔得意非常地把控了元宵节。
这甲辰龙年元宵节也算得上历史上的一个很特别的、特难忘的灯节了。

11.

我们不畏惧上苍

却尤为害怕阎王爷

怕他随时打开那本生死薄

在熟悉的名字上

提前打勾

那年夏天

春生哥被强势的黄荆山

关了终身监禁

被黑白无常套上锁链

押赴黄泉

春生嫂的天塌了

大冶湖的堤溃了

很快湖水流干了

她转而咬牙切齿

开始指着黄荆山怒骂

骂黄荆山冷漠无情

妄自屹立人间

枉为一方水土的依靠

黄叶不落落青叶

黑了心肠

接着骂阎王爷

骂他瞎了眼

不收妖魔鬼怪

却抓走了她的白面相公

黑白不分

瘦弱的春生嫂

骂了三天三夜

直骂得白云掩面

大哭了一场

骂得地陷石裂

感恩于春生嫂的勇敢

感谢她为一群蝼蚁

树立了榜样

此后的许多年

井下平安无事

从此

煤黑子不再一味妥协

敢于斗胆直言

有时还会痛快地宣泄

——经典地怒骂

(选自2024年4月16日《新东西》冯强生的诗《经典地怒骂》)

这首诗写了一个传奇故事,歌赞了一种抗争精神。
在听到这个故事以前,您不要以为黄荆山地底下的煤是那么好挖的;不要以为井下平安无事。不是,不是,不是这样的。“煤黑子”的生命在阎王爷手心里捏着哩。阎王爷往往跟黄荆山勾结在一起,阎王爷“他随时打开那本生死薄”在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提前打勾”。啥意思?让他来见我呗——见阎王!谁不惧怕呀?那年夏天,黄荆山与阎王爷联手生生夺走了年轻小伙春生的生命。家里的顶梁柱折了,春生嫂的天塌了。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办法?春生嫂痛哭流涕,哭呀哭,哭有什么用!像大冶湖溃堤了,泪水也流干了。她一下子蜕变成了一名巾帼斗士,不怕天王老子,无惧阎王爷了。她咬牙切齿,“开始指着黄荆山怒骂”,“骂黄荆山冷漠无情/妄自屹立人间/枉为一方水土的依靠”,她指骂黄荆山“黄叶不落落青叶”夺走了年轻老公的性命,是黑了心肠。黄荆山,何年何月何日人们不是对他敬若神灵,供奉不怠?何曾遭此怒骂?这让他颜面尽扫,骂得黄荆山无言应对,愧不敢见人。
春生嫂骂了黄荆山“接着骂阎王爷/骂他瞎了眼”骂他”黑白不分“。阎王爷,凭着他生杀予夺的优势作威作福,何年何月何日人们不是对他敬而远之,畏惧非常?何曾遭此怒骂?今日骂得阎王爷哪敢还口?骂得阎王爷也认怂了!
“瘦弱的春生嫂/骂了三天三夜“。春生嫂的怒骂感应了天地:”直骂得白云掩面/大哭了一场/骂得地陷石裂“。这才叫阎王爷和黄荆山自此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井下这才平安无事矣!
春生嫂的勇敢怒骂为年轻的后生们树立了榜样。咱井下挖煤工人赤身一条,一无所有,唯有怒骂!
春生嫂的经典怒骂,感天动地,虽神奇,但确也接地气。接地气者,因为,为“煤黑子“们出了气,解了气,壮了他们志气,还给了他们胆气!
春生嫂的故事虽为传奇,却昭示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勇于斗争。有了这种精神,天王老子地王爷也让三分!
据说,天下的女人天生有两件神秘武器——眼泪和怒骂。您看,在对敌斗争中,春生嫂把这两样的神秘武器都用上了。可是呢?真正干起仗来,眼泪顶不了个屁用,转而用第二件武器怒骂,果然,她胜利了。这个传奇故事告诉天下的女人们:好好使用你们的神秘武器哦!当然,怒骂,经典地怒骂,这个武器井下的挖煤工人也是不妨一用的哦。
所以,这个女人的故事是那么接地气,让人很爱听。

张幼军,湖北大冶市人,1948年1月出生。大冶一中退休教师。曾任黄石市首届学术学科带头人、黄石市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委,省中语会会员、黄石市中语会副理事长、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

点亮分享+留言+收藏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