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抗日英雄郑大方

 冬歌文苑 2024-04-18 发布于北京

抗日英雄郑大方

2024年3月28日,沥沥细雨后的广德新杭镇天空放晴,蓝天白云下,路东杭村大捷纪念馆,屋面场地干干净净,室内展品,整齐有序摆放着80周年前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缴获的日军“九二步兵炮(复制,实物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和其他战利品,会议室的座位席卡已经放好,广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将要在这里开展“纪念杭村大捷暨郑大方等烈士牺牲80周年座谈会”,特邀了郑大方烈士二弟今年已97岁高龄的郑国芳老大爷亲临参加。

会前,广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行30余人,拜谒了杭村战斗牺牲的郑大方烈士和牛头山反顽战斗牺牲的严成志烈士,并敬献了花圈。在参观纪念馆之后的座谈会上,郑大方烈士的二弟,97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郑国芳向广德新研会的全体会员,详细介绍了他们家兄弟姊妹7人,相继从上海一个资本家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光辉历程。

郑老虽然耄耋寿年,但精神矍铄,逻辑严谨,条理清楚,娓娓道来,80年前激烈战斗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1944年3月29日 上午9点,广德门口塘流洞桥据点的日军南浦旅团小林中队百余人和伪军一个大队300余人,带着由几匹战马牵引的一门崭新的“九二步兵炮”,经千口、寒冬岭、水东卡,窜至广德杭村一带扫荡。新四军侦查员发现后,立即报告驻在浙江长兴温塘的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四十八团团长刘别生和政委吴嘉民。刘团长立即将此情况电话报告给旅长王必成。十六旅决定利用有利地形打个伏击战,命令四十八团立即出击,于是刘团长当机立断展开部署,命令在杭村附近山里的一营营长曾旦生和教导员江淦衡迅速率部占领杭村东南的木鱼山高地,预备从侧翼打击敌人。命令三营营长徐超和教导员郑大芳迅速率部猛插占领杭村西南的慈姑山高地,届时从正面攻击,同时截断敌人的退路。命令二营营长黄祖煌和教导员杨焕章带领部队去杭村东北的广宜大路西侧设伏,防止敌人北逃,并负责堵截溧阳、宜兴两个方向的可援之敌。

大战在即,当地群众在抗日政府的组织下,紧急动员起来了,纷纷地烧水做饭,组建起一百多人的担架队,积极做好战后救护服务准备工作。很快从参战的指战员到群众,从战时到战后,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着敌人钻进伏击圈了。

驻扎在长兴仰峰岕的王必成旅长和驻扎在四十八团温塘的刘别生团长、吴嘉民政委都匆忙的赶到广德杭村,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下午一时许,在三营的指战员们刚刚跑步赶到慈姑山高地时,数百日伪军正沿着慈姑山下的大路,稀稀拉拉的往南走。走在前面的那些不知道羞耻的伪军,枪上还挂着抢来的鸡鸭财物。几个日军头目骑着高头大马,旁若无人的耀武扬威。此时,三营营长徐超率领九连静静的埋伏在慈姑山的树林里。教导员郑大芳率七连埋伏在山沟里。一营指导员们也占领了木鱼山高地。当大部分敌人走进我军的埋伏圈,只听徐超营长一声令下“打!”顿时,步枪、机枪一起开火,打得日伪军哇哇乱叫。同时,教导员郑大芳率七连沿山沟正面向敌人展开冲杀。日军军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慌慌张张跳下马来,组织反抗,企图抢占山头,但被我军击退。

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之时,四十八团副团长饶惠潭带领机炮连的小炮排的战士和两门迫击炮、六发炮弹从长兴温塘也赶来参战了。日伪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四处逃窜。这时,在三营阵地督战的旅长王必成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突然,他把望远镜递给小炮排排长戴文辉,说“你来看看。”戴文辉接过望远镜一看,激动地大叫“大炮,大炮!”王旅长兴奋斩钉截铁地说:“我叫你来,就是要用小炮打他们的大炮。只准你打三发炮弹,有把握吗?”原来缴获的小炮没有瞄准器,打炮弹完全凭经验和目测定位。戴文辉听到王旅长的问话,充满信心的点点头,立即娴熟地操作迫击炮,一面瞄准一面回答说:“有把握!”随着王旅长的一声令下,戴文辉第一发炮弹立即落在敌人“九二步兵炮”的附近爆炸,紧接着又打出第二发炮弹,就直接落在敌人拉炮的几匹大洋马中间。王旅长连喊“打得好!打得好!”原来鬼子的大炮是用两匹洋马拉的,还有几匹马驮着炮弹。这发炮弹虽然没有打中敌人的大炮,却把旁边的几匹战马击中了,有的被打死,有的受惊后狂蹦乱跳。敌人受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也如受惊的马一样慌了手脚,乱作一团,似没头的苍蝇,四处奔跑。

王旅长密切观察敌情,看到是组织进攻的时候了,说时迟,那时快!当即命令部队全力冲锋。瞬间,嘹亮的冲锋号声、猛烈的枪炮声和战士的喊杀声震天动地。我军乘势从两边的山上冲杀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敌人。三营营长徐超率领九连从慈姑山高地往下压,教导员郑大芳率领七连像一把尖刀,沿山沟刺向敌人。团长刘别生也指挥一营从木鱼山高地冲杀下来,配合三营夹击敌人。敌人被冲的七零八落,几乎全部压到路西村东的麦田里。那门“九二步兵炮”早已陷在田埂小路的沟边,动弹不得。教导员郑大芳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冲在最前面,他挥着驳壳枪高呼“为人民立功,冲啊!”,连续击毙数名敌人后,冲入敌阵,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惊恐万状的日伪军被打得人仰马翻,死伤狼藉,有的脱靴逃跑,有的弃枪乱窜。连他们的命根子“九二步兵炮”也顾不上了,慌慌张张的向门口塘方向逃命去了,但是郑大方却身中数枪,牺牲在战场。

战斗歼灭日伪军一百余人,其中日寇七十多人,俘虏三人,缴获了敌人的战马和大量的枪支弹药,特别是那门直射威力大的日式九二步兵炮和三发炮弹也落在我们手中,成了当时江南敌后轰动一时的战利品。

清理战场后,周保玉(广德下寺人,1926年8月出生,1943年参加新四军,时任十六旅特务营二连二班侦察员,1945年入党,1949年至1961年后在24军70师历任排长、营长;1966年3月转业回地方工作,1978年12月在广德县任民政局副局长,1981年8月离休,2006年7月逝世)与战友在横岗当地老百姓家借用了最好的棺材掩埋了郑大方和牺牲了的战友。不想这一埋就是整整45周年。

我们来看看郑大方家庭的基本情况:

这是郑老在介绍他家的情况

父亲,郑家栋,圣约翰大学肄业,从事会计工作,解放后在上海第二商业局医药采购供应站财务部任财务经理;

母亲,曾英,曾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半塔小学教员,解放后,担任居委会主任,曾荣获上海市、区烈军属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烈军属模范称号,两次出席全国烈军属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曾当选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政协常委;

大弟,郑仲芳,初中时同郑大方一起参加救亡活动,1939年17岁在中共地下党员王元化介绍下加入地下党,长期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先后秘密组织工人学生奔赴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解放后,任上海市黄浦区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国际事业部部长;

大妹,郑慈,1941年8月在上海地下党介绍下赴苏北根据地参加新四军,被分配到十六旅野战医院,16岁入党,解放后参加第一届中国妇女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先后荣获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奖章,是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曾担任上海市委工业委员会副书记、纪委书记;

二弟,郑国芳,1941年8月在上海地下党介绍下赴苏北根据地参加新四军,曾任陈丕显机要员、陶勇的侦察兵、胡立教的技术情报侦察员。曾担任南京军区某机要局局长,前后五次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二妹,郑仲英,1945年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淮南公学读书,1945年13岁在淮南参加新四军“新安旅行团”,成为新四军文艺战士,解放后成为上海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经主演歌剧《江姐》、《白毛女》;

三妹,郑国英,1945年曾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半塔小学读书,1949年7月,年仅15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曾任卢湾区五金交电公司副处级干部;

四妹,郑雪英,1945年曾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半塔小学读书,1949年7月,年仅13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曾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处级干部。

郑国芳(以下尊称郑老)在走到介绍他家的照片展框时自豪慢慢地对在场的人员说:“上世纪三十年末期四十年代初,在上海滩我父母家庭条件都不错,象我父母这样把7个子女送到革命队伍参加新四军是唯一,没有第二。”

1944年3月29日,郑大方在安徽广德杭村大捷牺牲后,他的两个弟弟和四个妹妹,先后参加了新四军,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哥哥,四处打听,也没有得到可靠的信息,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郑老全家先后回到上海工作。

哥哥的牺牲始终是郑老的牵挂。无论是在部队当兵,还是回到上海,寻找哥哥牺牲的地点从未停过,当年“杭村大捷”的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总有人在地方工作,郑老抱着一线希望于1979年春,辗转来到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武装部了解新四军十六旅1944年战斗生活的情况,军事科的一名科长告诉郑老:“听说安徽广德民政局局有一位领导,参加过杭村大捷战斗,去那里问问,可能找到线索。”郑老知情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广德民政局。说明来意后,民政局副局长周保玉同志亲自接待了郑老。

周局长一见郑老,45年前与郑大方一起并肩战斗的情景豁然出现在眼前,即刻想起了郑大方烈士,他说:“你长得太像你哥哥了,杭村大捷战斗结束后,清理完战场,横岗村一位纯朴的农民捐献了一口棺材,我与战友把你哥哥的遗体,就地在一棵大树下的石头边埋葬了,之后,日本投降,解放战争开始,新四军北撤,直到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

郑老一听,激动的辛酸泪水夺眶而出,45年了,他到过山东、苏北,淮北、江西、 苏南、浙北、福建、安徽的江淮大地,始终没有哥哥牺牲地点的确切信息,今天终于在苏浙皖交界的杭村大捷地广德,有了最终结果。

第二天,周局长带领郑老一行,赶赴新杭公社(当年还未设镇)横岗大队,周局长凭着记忆,找到了当年埋葬郑大方烈士的地点,虽然时隔45年,当年的战场山坳已被森林覆盖,但埋葬英雄的地方,大树依然挺立在山间,大石边的坟墓完好无损,这是横岗村人民对英雄的敬慕几十年保护所致。身为民政局的领导,周局长立即向公社和县委县政府报告了,郑老家人准备把郑大方的坟茔迁回上海,但广德人民,特别是新杭的人民舍不得英雄,郑大方是为了抗日,在我们这片土地牺牲的,就让英雄长眠在牺牲之地,也好让后代铭记先烈,延续红色血脉,以英雄的精神,建设美丽富强的新中国。郑老的父亲郑家栋闻讯后与儿女们商量决定就让郑大方长眠安徽广德新杭。1979年后,在广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县民政局和新杭公社努力下,以及横岗大队的配合下,郑大方烈士墓在横岗村中落成。

自1980年以来,郑老家人每年都到新杭祭奠烈士。

长眠的烈士,鲜血没有白流,郑老及家人感到十分安慰的是,在新杭这片热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氛围,日渐浓厚:在横岗村的烈士墓地,维修一新,并增建了祭奠场地;在新杭中学广场,修建了郑大方烈士纪念碑;在路东村,村支两委特别规划设计建设了20亩的初心广场,郑大方勇夺日本“九二步兵炮”的铜像炯炯有神地矗立在广场中;在杭村大捷战斗地专项建设了“红色杭村史迹馆”;还有烈士名字的街道“大方路”......这一项项真情实意的举措,感动了烈士的家人,在广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举行的“纪念杭村大捷暨郑大方烈士牺牲80周年座谈会”上,郑老动情地说:“我哥哥在新杭牺牲后,得到地方人民的妥善安置和保护,为了报答关爱烈士的新杭人民,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建设祖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全家从2010年决定筹措资金,在新杭中心小学设立'郑大方烈士奖学助学基金’,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勿忘国耻,彻底粉碎帝国主义忘我之心。”

新杭中心小学的校长高长征同志说:“当年,设立'郑大方烈士奖学助学基金’是全省唯一用烈士名字命名的,14年来,已捐出20余万元,在学校20个班级当中,每年评选1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于资助,同时还表彰1名优秀班主任,至今,该项基金已惠及近500名学子,郑老每年在清明节前来校颁奖。”为此,《中国国防报》在2023年8月3日头版头条以题“你守护烈士墓 我设奖育春苗”报道了郑老的举动。

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哀思,托起梦想,永续红色基因。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王业沁,广德市税务局退休干部,爱好写作,喜用文字记录过去的岁月,充实现在的生活,善于调研,曾在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调研文集《科学税收征管之路》, 多年来已在各类报刊,以及网络平台发表诸多作品,现为宣城作协会员、广德作协顾问。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