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吞钩的智慧

 古今笑弹 2024-04-18 发布于辽宁

唐人张继的诗《题严陵钓台》有两句说得好:“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诗句的警示意味强烈,分明就是一条警世名言。

鱼儿为了一口吃食,被香饵诱惑,搭上了身家性命,作为低等级动物的鱼来说,这种事再寻常不过了。毕竟鱼类是没有思想的,它们只是活着罢了,眼里只有可口的食物,根本不可能意识到美味背后的危险。然作为高等级动物的人,不应该无动于衷,应该在鱼的遭遇中得到些警醒或教训。

比如,应该有能判断芳饵的锐利眼光。芳饵,香浓诱人,令人垂涎。既然是饵料,自然是精心伪装、精准投喂来的,那么人就不该见到利益就上,要提防被别有用心之人下套暗算。生活中许多所谓的“名利”就是被精心伪装的“芳饵”,盛名和重利之下往往是深渊,一失足就可能成千古恨。所以,要历练眼光,见到芳饵,先想到利钩,不贪婪,不张口,就不怕被钩住腮帮子,更不会被抛饵之人随意拿捏。

再如,要有克制贪欲,抵御诱惑的决心。识破诱惑其实并不难,最难的是能忍得住,面对诱惑不动心,不做蠢事。《醒世恒言》里有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忍得住”之难。唐朝进士出身的录事薛某因病发高烧,烧得渐入睡梦,梦中的自己因为实在忍不住高热,就跃入水中,化作一条金鲤鱼。薛某看见一个渔翁在垂钓,他明知有钓钩,但还是忍受不了鱼饵的香味,张嘴咬钩,被渔翁钓了上来。作者冯梦龙点评故事,说了一句醒世恒言:“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确如此,世上似薛录事之人太多了,他们明知道有危险,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以身犯险,结果自不必说。

其实张继的这首《题严陵钓台》,是为颂扬严陵不求功名利禄、淡泊自守的品行德操而作。严陵和刘秀是同窗好友,帮刘秀打下了江山社稷。刘秀授予他谏议大夫之职,他却不接受,退隐富春山,过起了隐居生活。对于严陵来说,谏议大夫该是多大一块“香饵”啊,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躲得远远的,这才是最明智之举。主动远离香饵,自是鱼儿不被钓起的保证,但是面对荣华富贵这样的“香饵”,又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诱惑呢?《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就是最好的明证。世人都晓神仙好,功名、金银却忘不了、放不下;忘不了、放不下又怎样?人生区区百年,无论你手抓得多紧,最终什么都抓不住。

死亡是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不能因为人都有一死,就及时行乐,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一生到底要怎么活才更有意义。人这一生要想不被权力财富所累,必须在品德修养上修炼,必须活得更简单一些,更淡泊一些才行。所以,要吸取贪食鱼的教训,时时不忘初心,做什么都有底线,活出有思想的人类的样子才行!

载《杂文月刊》2024.4期

  

迂夫子 职业教书 业余码字

本公众号文字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