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四地闲夫 2024-04-18 发布于山东
2024-02-27 15:05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前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时期最具威胁的曹魏与最富盛名的蜀汉相比,孤悬一隅的东吴王朝倒像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然而,它却也以其独特的魄力在乱世中屹立了近七十年之久,这其中孙权的用人之道功不可没。

不知各位听过这样一个反问吗?司马懿运筹帷幄,诸葛亮出神入化,为何仍难敌吴国当政者在用人识贤才上久久建树的难能可贵之处?

识人用人,任贤使能,这是一位君主必须具备的百里挑一的本领。而若我们追本溯源,细细品味东吴之所以能在风雨飘摇之中屹立百年的关键所在,也必然逃不开孙权在这方面的卓识远虑。那么,我们不妨一起来见证这位英主腹有良苗、善发掘人才的故事。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称霸江东,识贤任能

当年建安五年,身陷乱世的孙权初登帝位,面对的却是一盘散沙般的局面——一方面,割据山川的地方军阀们视天下大势而动,来去匆匆;另一方面,隐居于草野深处、不啻草木一蓑风餐露宿的清流俊才们,也正观望这乱世新主的作风作为,考量是否前来投效。

在这样一个物是人非、万变瞬息的世道里,若不能慧眼识贤任能,只怕这刚起步的新政权更不容易立稳脚跟。但孙权这位新主却在这关键的历史关口,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英明远虑与用人才略。他那双善识人物的慧眼,让许多不出名小人物也在这乱世中冉冉升起,用实力证明自己是这乱世中最合适的建树之材。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比如说,当他面临着生死攸关、挽狂澜于既倒的赤壁大战时,他挑选了军事经验老到的张昭为辅佐之臣,同时又重用了足智多谋的年轻统帅周瑜,一举构建出一个新老交替、文武相副的铁三角指挥系统......最终,这打破常规的大胆用人如他期待的那样,成就了赤壁大捷的传奇。赤壁之战,堪称孙权用人识贤第一把火,彻底树立了他的威信地位和政权的基调。

眼光独到乃孙权卓识远虑的一大表现,而这从他最终选择丞相人选上也可见一斑。众人一再举荐师导之臣张昭出任此职,他却笃定退回,理由只在一句“性刚所言不从”。后来孙邵去世,百官再次推举张昭,他更是铿锵有力地发言:“吾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孙权的独断最终没有错。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那么多杰出之臣,孙权又是如何一眼选中、大胆起用的呢?无非在于他判人断事、决断从宽的独特理念。既然不求十全十美,定然凡事留有余地。比如鲁肃,在孙权眼中固然有“借地于蜀”一大疏漏,但他更看中鲁肃“志业宏远”这一优点,遂将短处一扫而空,信任委任;又比如吕蒙,其过人之处一言以蔽之,正是“胆略兼人”。

于是这些被孙权信任一臂之力的人才,也在悉心经营与历练中越发成熟,最后回报以东吴江山的长治久安。正是凭借这样慧眼识贤任能的本领,东吴政权在建安五年之初面临的动荡局面,到了建安十三年,已经让当初局外人所惊叹“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并最终成为与魏蜀分庭抗礼,历经六十余年的江东霸主。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循循善诱,温润如玉

“斯文之主”“道学仁风”,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孙权作风。那么温润知变的他,又是如何培育人才、激劝群臣的呢?这其中也不乏让人耳目一新的细节。

相传,是他亲自用三字经启蒙了年少时的周瑜周胤兄弟,出谋划策兵马备战之余也常与诸葛瑾步挚探讨天人之学......而另一方面,他也能严守师道:在荆州太守吕蒙生重病时,竟亲至病榻前照顾调养数日;对于鲁肃引以为荣的传家玉佩,也笑谈间欣然解下赠予......真不愧是出了名的“温润君子”!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而这种恩威并施、严己宽人的作风,更让很多青年才俊表示钦佩,甘心投效。据后世考证,仅建安五年一年之间,他新招揽的名士就达艺文之士俞谷、武将甘宁等十余人。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孙权作为江东霸主,要让文武百官拜服服从从,加之高高在上的身份,终究还是免不了严厉的一面。但即便如此,他也尽量以宽厚待人,循循善诱的作风著称。

比如吕蒙对士兵严格要求,军纪森严。每每用刑过重,孙权总是耐心劝导;后来孙登几次直言规劝,他也不惜当面让步......正是这种以德感化的娴熟手腕,让众将也甘心效忠,誓死报效。再看看诸葛恪、步练等年少才俊,更是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甘为文治武功新的局面。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传统伦理是一方面,现实利益也是孙权拢络人心、稳固民心的有力武器。比如给与将士丰厚的钱粮物资、任官受禄的升迁体系都十分完备;对于大功臣更是厚礼待之,诸如封邑食禄、联姻延陪都是家常便饭。

这样两手抓、软硬兼施的人性化手段,让许多人才成长为忠心耿耿的心腹大臣、开疆辅君的猛将。可以说,正是孙权这颗柔韧中见刚硬、温润中藏机敏的心,成就了主子用人无双、治国有方的盛名。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谦逊学习,积蓄经验

一个真正自信与胸有成竹的领导者,是不会将自己凌驾于人之上,必然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这也正是孙权作风中难能可贵之处。他常凭高远的眼界与胸襟,在许多重大决策关头征询不同阵营力量的意见,甚至主动检视自己的失误,虚心汲取教训。这种谦逊自省的精神风貌,常常让群臣刮目相看。

建安十三年,面对生死攸关的赤壁大战,他毅然组织军议,广泛听取张昭、秦松主降与鲁肃、周瑜主战的双方意见;建安二十四年,在丞相人选问题上,面对众议的压力也坚持自己的判断......那么多关键决策关头,他都能够静心倾听,冷静思虑,最后作出英明抉择。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正是这种首辅之间出入自如的胸怀与魄力,让他在许多历史转折点上不负重望,成为民族英雄。一位智者常常检讨错误不是软弱,而是智慧与勇气的双重体现。这点,孙权从自己始终如一的谦逊学习精神中也可见一斑。

吕壹事件中,他毅然引咎责罚自己选人用人上的失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事件平息后主动请教群臣今后的治国之道,并对当时不敢直言的文武百官提出严厉批评......这种气魄与胸襟,着实可圈可点。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正因有这样谦虚谨慎、善学习的宽广胸怀,孙权在位期间政令调整、制度创新也层出不穷,让整个东吴朝堂沉着应变、稳健前行,这是他的成功之本。

总而言之,面对一个崭新政权的建立者,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超前的眼光与胆识,更是难得一见的谦和开明与不断完善自我的宽厚内涵。这些,构成了一个杰出领导者与政治家的本色。

孙权的用人之术:仅凭3条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和魏蜀三足鼎立

结语

历史长河中,又有几人能与之比肩呢?想来只有先贤如夏禹治水有方、周文成王开明近仁的过人之处,方能提及。可见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他所考量的远不止是权谋权术,而是有着超越个人私心的责任与担当。这就是孙权成功的本质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