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未必有用,开卷未必有益

 夏虫的历史课堂 2024-04-18 发布于江苏

读书未必有用,开卷未必有益。

过去人们总说'多读书,读好书’,但以我浅薄的经验来看,若追求阅读的数量与速度,则很可能'读不好’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养成浏览性的阅读习惯,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

所以我个人建议,不妨读好一点,读少一点,读慢一点,最好是认认真真读几本好书,以此作为根基,作为标尺,作为学问储备,也作为精神支柱。不要去追求阅读的数量,这表面上看在后退,实际上是求进取。

至于什么是“好书”,这就比较难分辨了。所谓的经典图书,现在也慢慢的被放宽了标准,我以前谈过,经典似乎成了临时性的,只要为一时代的读者广泛认可,即不妨冠以此称。

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同是“经典”,但真正那些经过历史历代读者评选出来的经典,和现今网络时代所涌现出来的经典,在内容和深度上不具有可比性。

在时光的洪流中,两千年前的“经典”犹如古老的星辰,虽然也会经历阴晴圆缺,历经风霜雨打,但它们的辉煌与魅力始终不减。这些经典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它们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更因为它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与人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它们的价值是永恒的,因为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能理解和欣赏的。

然而,二十年前的“经典”却可能面临不同的命运。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变迁迅速,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可能因为不再符合时代的潮流,或者无法与新一代观众产生共鸣,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并不是说它们失去了价值,而是说它们可能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当然我也不是主张大家都去阅读那些成百上千年前的经典,也不否定除了那些经典之外的好书,我的建议是新旧并置,长短结合,而那些经过考验的好书,都值得你我认真阅读读书时也不要那么的功利心,可以去寻找你心目中的好书,但却不能只愿意读好书,正如易中天所说:

“书分两种。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读谋生的书,那不叫读书,可以叫学习。真正的读书其实是养心、谋心。无用之用为大用。明白了读书无用,就是真读书了。”

而如果说你去读一本书,读一本经典,却发现书里面的内容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请不要惊讶,这很正常,由于作者的局限性,其作品中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并不是我们完全否定他的理由,无论古人还是古书,都是有好有坏,咱们的时间很紧,犯不着整天替古人担忧,说他如何“脏乱差”。他不好,你走开就是,先挑它好的地方读,先去挑好书读,尚友古人,朝夕相处,你的学问及精神境界就会得到提升。读书阶段,咱们的主要任务是汲取书中的精华,拿来滋养自己,这是第一位的。至于找错误,找毛病,批评古人,那是做研究时才需要的。

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亲自去读、去领悟、去体会。尽管听别人讲述书中的内容可能会让我们了解一些大致的情节和主题,但真正的理解和领悟却需要我们自己去亲身实践。

就像陆游的诗句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我们才能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和意义,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得意、张狂、挫折、碰壁等各种体验,但这些体验却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但书本身只是媒介,它有何种价值,取决于读者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看他。一句话:人随书转,人易成为书的囚徒;书随人转,人才会成为书中价值的主人。

然而,现在市面上的读书指南类书籍,好像都走错了路子,因为他们基本都是舍本逐末告诉读者如何去“用”一本书。而真正以人为本的读书指南,却难得一见。

还好,《南方周末》特约一百多位学有所成的华裔人文学者,包括余英时、杨奎松、张鸣、吴思、刘瑜等等……请这些大家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与心得。这些学界大咖的读书“谋心”的文章,汇集成一本书——《我书架上的神明》。

请一定注意,本书书名极具误导效果。对于一位希望读有所成的读者,真正的读书神明,不在书架上,而在读者的心中。《我书架上的神明》一书中所描绘的众多学者,他们并非盲目追随书本的文字,而是唤醒了心中深藏的读书神明。他们深知,书籍不仅仅是一页页纸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食粮。这些学者在选书时,就如同探险家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宝藏,他们挑选的每一本书都是与自己的心灵产生共鸣的宝贝。
在他们眼中,读书并非是被书本牵引,而是驾驭着书本,让知识为自己所用。他们不仅仅是在阅读,更是在与书中的智慧对话,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学者,他们的心灵如同磁铁,吸引着那些与自己频率相同的书籍,让书中的智慧与自己的思想碰撞出火花。

学者们的“书架上”,有一串光华夺目的名单。托尔维尔、米塞斯、哈耶克、鲁迅、胡适……《论美国的民主》、《万历十五年》……然而,读者若只将目光落于此处,那么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为追随他人的书目,只是重复他人的读书之路。而书单遍地是,在网上随便一搜都是,它们并不能提供太多帮助。而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才会让书的价值最大化。正如刘瑜在书中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

而《我书架上的神明》书中的学者,不仅是学有所成的学者,更是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的读者。138位学者,138个角度,138条选择之路,可让读者视野大开,少走许多弯路。他们如何在懵懂读书中,寻找和确认自己口味,如何通过读书复苏沉睡的思考能力,更值得读者去发现,去思考。

这本《我书架上的神明》推荐给大家,其汇集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一百多位顶尖读书大咖,既是空前,也是绝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