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享受读书之乐

 杏坛归客 2024-04-18 发布于山东

有人把2023年称之为短视频年。现在的短视频平台诸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几乎成了大家的日常打卡地。因简单又快速,我也常常以打开搜索键,看个短视频替代知识的获取,就是读书也是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加上平台商家的精准推送,碎片阅读的多,系统思考的少;被动接受的多,入心入脑的少。有事没事刷一刷,有空没空看一看。似乎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身处何地,都能看到刷短视频的踪影。

拥有互联网思维,适量的、正确的、有目的地使用网络是社会趋势,是时代进步的红利与标志,但要为我所用,而一旦过滥过度成网瘾,就会适得其反。表现在阅读上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读而不思、读过无痕、读用脱节。这种读法使得读书的意义、妙处似乎变得模糊起来,更谈不上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读书是个老生常谈的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新话题。关于读书的目的、意义、方法、名言.....古今中外的都有许多论述,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到用时方恨少”从不同侧面道出了读书的全部意义,是古人对“为什么读书”的精炼回答。

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咱们普通读者最基础的的是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需要、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是工作、生活、修养的需要。其次是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和自觉,读书就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第三个层次是把读书当作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这也是最高境界,读书什么都不为,就是因为喜欢,乐在其中。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通过读书拉直心中的问号,解开心中的谜团,广泛地获取知识,享受读书所带来的愉悦。

读书的另一种快乐,就是读作者的书,好像在和高人对话,聆听教诲,乐在其中,妙不可言。比如读唐诗宋词,不仅是学它的文辞之美,更在于感受古人的那种风骨、那种气度。譬如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又比如,关于读书的境界,近代知名学者王国维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话引用的就是宋词里的名句,读来琅琅上口又养浩然之气。读书达到一定境界,顿悟或是心中谜团骤然解开,有豁然贯通,醍醐灌顶之感,是一种看山还是山的回归,比喻的是读书,感悟的是人生,是境界更是妙处。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对这句话感同身受,每当孤独、痛苦、疲惫不堪的时候,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静下心来读读书,或只言片语,或一目十行,或掩卷而思,这个世界就慢了下来,浮躁的心就能立刻安静下来,内心就变得敞亮清澈。这也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一个人的最好状态莫过于又忙又闲,不忙不闲。当忙里偷闲的读读书,不为别的,只为取悦自己而读书,只为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悲伤时,就可以放空自己,从心所欲,感觉不到压力,也体会不到焦虑;当我们把读书成为一种取悦自己的方式,读书就称得上与自己心灵的一种对话,是一种愉悦的享受、精神的滋养、力量的源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