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作荐赏】连年有“榆” 文·麻志远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4-04-18 发布于内蒙古

连年有“榆”

文   麻志远



      榆树是落叶乔木,喜光、耐贫瘠,适应性很强。在北方是常见的树种,尤其在河渠边或山间沟壑边,因为榆树也是喜欢湿润环境的。榆树的果实,翅果近圆形,俗称榆树钱儿。榆树钱生吃很甜,越嚼越香,是顽童们在春季尝鲜的美味之一。榆钱米饭,也是一道别有风味的农家饭。榆树的自然分布与人工种植,均与乡梓记忆紧密相连,各地多有“大榆树”“孤榆树”等地名的存在。榆木也被俗称为“榆木疙瘩”,小伙伴们学习不开窍或者是干了什么蠢事,多为家长或老师训斥为“榆木脑袋”,等同于“笨蛋”。这些都是对榆树的深层记忆吧。


(作者供图)

       在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的呼特勒嘎查,村落东侧一条溪流的岸边,存活着大约有几百棵河榆。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不错,适合榆树的生长。如果有机会去转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榆树的生存特征、枝干形态。也可思考一下,树林群落对存活地点的生态系统,发挥什么样的反哺作用,如何影响当地的“微气候”等等。这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话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奇妙。


(作者供图)

      这片榆树,大约有几十年的树龄。沿河错落分布,树冠厚重,高大峻凛,盘根错节,虬枝峥嵘,在冬春阳光的照射下,干枝发出明亮的金黄色。经年累月,树皮皴裂严重,似勇士伤痕累累又愈合再开裂再愈合,风霜雨雪锻打出的疤痕,都是英雄的勋章;似将军身披的甲胄,锐不可当、坚不可摧。以手抚之,触觉摩挲,从指掌间传递出生命的那份酸辛,让人内心不断剧烈翻转,不忍直视。因常年受河水冲击和盛行风向的助推,树干普遍向河流下游方向倾斜,有的树干倾角甚至小于四十五度。更有几棵树干像是拧着麻花劲的钢缆,索性与河岸平行,横向跨河探向对岸,以生命之力,甘当一座独木桥,视觉冲击,震撼人心,叹为观止。虽然春寒料峭,但在背风向阳的河湾,河冰逐日开化,映衬着树林,远远望去,竟有“枯树倒影”的景致。看榆树林林总总,感受植物对自然生态的融合,体会生命本身昂扬向上的坚忍和那份执着。


(作者供图)

      距离这片河榆10多公里的地方,还有一片古榆树群,同样吸引很多游客去游览观赏。但那片古榆树群坐落于一片平坦的草场,似乎周边少有地表径流经过。与这片河榆相比,缺少了一点山水间的灵动和溪水跳跃间叮咚的奏响。这片河榆是艰辛的,更是幸运的。


(作者供图)

       经常在公路上,或远或近地观察着这片河榆,在冬春季节,踩着河面的冰碴,近距离踏查植物群落的栖息地,也算是一种“入户走访”式的共情吧。几十年的存在,虽不久远,自然悠哉,未来更在。待盛夏枝繁叶茂,再去探幽乘凉,也是一景。欢迎旅游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有机会走进巴林右旗,走进这片纯粹的山水田园,这片幸福的草原。


(作者供图)

END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免  责  声  明

     本平台刊发上述文章是以更好传播文明信息、弘扬地域文化、鼓励原创精神为初衷,没有盈取金钱之目的,凡所刊发文章内有违史实、现实、事实之处或抄袭侵权等现象敬请指正,我们及时更正或者删除。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果你手中也有关家乡题材的优秀文章、摄影等艺术作品,欢迎与我们一起交流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