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贴协议”政策文件要求 商务部2022年度、2023年度《关于做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与承办企业签订协议,明确责任义务”。 二、补贴协议必要性 (一)明确双方权益与义务,减少纠纷和风险 签署合作协议可以明确甲方和乙方在项目补贴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补贴资金的标准、金额、用途、支付方式、项目管理及监督等关键内容。通过明确约定,可以确保双方在项目合作中的行为符合协议规定,减少因理解差异或沟通不畅导致的纠纷和冲突。协议还可以为双方提供合作过程中的法律保障和纠纷解决机制,减少风险。 (二)保障补贴资金的合规使用,减轻责任 补贴资金的合规使用是项目补贴合作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可以规范乙方对补贴资金的使用行为,确保资金用于支持项目的建设、运营和发展,防止资金挪用或滥用的情况发生。同时,甲方可以依据协议对乙方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利用,一旦出现骗补行为,可以减轻责任。 (三)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县域商业体系项目补贴合作协议的签署,有助于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协议中的约定,可以明确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标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顺利进行。同时,协议还可以为双方提供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依据和机制,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 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补贴合作协议通过约束项目长期运营要求,可以保障项目持续发挥作用,有利于提升县域商业体系的发展水平,优化商业布局,提升商业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强县域商业的竞争力。 三、补贴协议注意事项 除了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外,以下条款需清晰明确: (一)确定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标准,有效投资金额,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防止实际建设内容与立项时约定不一致。 (二)确定项目长期运营要求、实现功能、具体运营时间、资产运营和管护责任以及资产归属等,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或烂尾工程。 (三)明确补贴资金拨付方式,是先建后补或边建边补,拨付比例和次数等,既要防止资金拨付达不到考核要求,又要注意资金使用效率,对于投资较大的项目,建议可以采用边建边补。 (四)明确违约责任,如项目不能按期完成建设的责任;项目建设后,未能持续运营的责任;私自处理资产规定等,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主管部门责任。 李建华于2024年4月18日创作本文章,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谨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