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谷雨:春渐远,夏将至,万事可期

 儒风大家 2024-04-19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 蓁蓁

2024年谷雨,开始于4月19日21:59:33,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农谚说:“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进入谷雨时节,雨水增多,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恰得雨水滋润。
 
此时,气温逐渐升高,桃花落尽,牡丹吐蕊,春已渐远。
 
但初夏将至,续写璀璨,人间万事可期。
 
  • 雨生百谷,春渐远 
古人说,雨生百谷,故曰谷雨。
 
这既是谷雨名字的由来,也是谷雨节气的写照。
 
在这一天,人们盼雨,不仅因为百谷需要,也预示着之后能否风调雨顺。
 
然而,因为雨水增多,晴雨交织,人们的心情也会随着天气而变幻。
 
王安石曾在江南暮春之时,如此写道: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
 
在作物得到滋养,春花接近尾声之时,人们不免怀念这盎然又短暂的春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生命力的代名词,人们在这时播种希望,期待有朝一日硕果满园。
 
然而,生命的旅途不会永远是春风与朝阳,也会遇见不绝的春雨,骤然响起的春雷。
 
心态阳光的人,春雨和惊雷也是画卷,是滋味;心事重重的人,会在阴雨绵绵时垂头哀叹。
 
晏殊有诗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春渐远,花易落,但生活仍在继续。
 
不必伤怀逝去的岁月,而是欣赏眼前的风景,过好每一天,每一刻。
 
岁月的惊艳之处,就在于用它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最好的时光永远是当下。
 
中年之后的我们,更要活在当下,莫流连昨日,负了春光。

 
  • 花开荼蘼,夏将至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段。
 
刘禹锡曾如此称赞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大约牡丹知道春天脚步渐远,所以拼命绽放,终得到国色天香的美誉,为暮春添上一席色彩。
 
牡丹过后,便是荼蘼花开,苏轼曾评说,“荼蘼不争香,寂寞开最晚。”
 
开得晚,并非意味开得迟,而是在一个刚刚好的日子醒来。
 
就像走过半生的人们,不必去迎合任何人的目光,而是听从自己的心意,做喜欢的事情。
 
不仅如此,花开荼蘼也并非百花凋零,而是开启了更璀璨的季节。
 
须知,谷雨过后,再无寒意。
 
气温一天高过一天,人们不必再捂着自己,而是换上薄衫,放开手脚,尽情享受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光。
 
公园里,田野上,是孩童肆意疯跑的身影;老年人相约,去饮一壶谷雨茶,赏一期谷雨花,把对春的期盼带入新的季节。
 
郑燮曾写《七言诗》:“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谷雨,是赐予农人的节气,也是属于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
 
在一阵阵暖而不热的清风里,人们不知不觉就走进了夏天。

 
  • 草木人间,万事可期 
谷雨后,草木因受了雨水的滋润愈发茂盛,树干更加粗壮,叶片也簇拥起来。
 
关于这草木人间,汪曾祺先生最是钟情。
 
他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草木是大自然的馈赠,亦是治愈人间疾苦最好的良药。
 
在岁月里沉浮的人们,谁没有积攒些恼人的烦心事,想换口气时,就来自然里走走,看看。
 
冬天早就带着凌烈逃离,春天也送来了新的希望,如今,莺飞草长,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阴霾会过去,难题会解决,给时间一点时间,人生自会开花结果。
 
汪曾祺虽总给人可爱温暖的感觉,但他的人生依旧如每一位平凡的人,该吃的苦,该受的难,一样不少。
 
但他从来不拿过去为难自己,而是明白人生苦短,所以拼命爱着这个世界。
 
今天的我们,不必像他般担心空袭,不必四海为家,虽然生活依旧不易,但懂得知足便会幸福。
 
今年的谷雨,已是农历三月十一,十五天后,便到了芳菲向暖的四月。
 
暮春、初夏,她们虽各有不同,但组合成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此花谢了彼花开,不落下任何一个日子,就像我们的人生之旅,虽时有坎坷,但终归是一路向前。
 
想起《时间之书》中说:“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春渐远,夏将至,时间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儒风君说:
 
宋人秦观说:“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大自然的篇章,一卷接着一卷;人生的旅途,一程接着一程。
 
或许,我们不再年轻,不再天真烂漫,但我们经过沉淀,更有见识与力量。
 
就如四季,春有春的甘甜,夏有夏的浪漫,不必惋惜,不必惆怅。
 
试着放平心态,迈开步伐,去拥抱每一个正当时的季节,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人生。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