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高黎贡山出现大量“六不像”,赶走天马吓跑200斤野猪,族群竟然还设有“幼儿园”?

 塞外喵喵 2024-04-19 发布于陕西

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与泸水县之间,坐落着一片神奇的土地——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山峦、森林、以及参天的古木,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气质,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风景画卷。

高黎贡山以其生物多样性而闻名遐迩,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是众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包括熊猴、羚牛、林麝、豹、小熊猫、鬣羚、血雉、高山兀鹫和红瘰等。

在这片自然保护区内,曾经观察到十几头被称为“六不像”的羚牛家族集体觅食的壮观场面。这个群体由一头雄性羚牛领导,其余成员是它的配偶和后代。其中,体型最小的幼崽尚不足一岁,其懵懂可爱的模样令人难以忘怀。

羚牛之所以被称为“六不像”,是因为它们的面部像鹿,背部似熊,四肢粗壮如牛,头上的角像角马,尾巴类似羊,而后腿则类似于非洲斑鬣狗。这种独特的外貌使得它们极易被辨认。

在一次觅食活动中,一只幼崽渴望吃到树顶的嫩芽,但由于身高不足,需要长辈的协助。然而,大羚牛们正忙于进食,无暇顾及幼崽的需求。

幼崽不愿放弃,便独自冲进树林中寻找较低的树木。在这一过程中,它不自觉地远离了群体,也一步步接近了潜在的危险。

幸运的是,母羚牛注意到了幼崽的行踪,迅速追了上去。幼崽见到母亲,立刻亲昵地贴近,仿佛在撒娇。母羚牛理解了幼崽的意图,尽力抬高头部和前腿,寻找并咬下最嫩的树芽,放在地上供幼崽食用。

吃饱后,幼崽继续在森林中探索,而母羚牛则紧紧跟随,保护着它的安全。在旅途中,它们遇到了天马和野猪。面对挑衅的天马,母羚牛发出吼叫,成功将其驱离。而面对霸道重达500斤的野猪,母羚牛再次出面赶走它们,保护幼崽免受伤害。

在一次集体迁移中,羚牛群发现了一处硝塘,它们兴奋地聚集在一起舔食盐分,仿佛是一场盛大的“舔盐盛会”。对于体型庞大的羚牛来说,硝塘中的矿物质是它们必需的营养来源。

饱食之后,羚牛群开始享受悠闲时光。它们或躺或站,有的在树干上蹭痒,展现出它们惬意的生活状态。

羚牛的社会结构多样,它们以家庭群为核心,形成不同的群体结构。在大群体中,成年雄性羚牛负责保护群体,而雌性则负责照看所有幼崽,这种“幼儿园”式的照料显示了羚牛社群的高度稳定性和相互信任。

在发情期,雄性羚牛会变得更加凶猛,为了传承基因,它们会进行激烈的搏斗。这些重达400公斤的动物通过助跑、撞击、对顶和挤压等方式进行战斗,直到一方败退。

羚牛群体的领导者,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具有很高的权威,能够号召群体行动,并承担警戒职责。在面临危险时,头牛会迅速组织群体撤离,并在必要时指挥群体进行防御。

通常情况下,羚牛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然而,战败的独牛可能会寻找出气筒,此时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可能成为它发泄的对象。

专家建议: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应选择躲避,避免主动挑衅。此外,羚牛对金属敲击声和狗吠声感到恐惧,这些声音可以有效地吓退它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