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中维:吴明求师释惑婚帖“射金钟”——武邑乡村故事(八十四)

 梅君小苑 2024-04-19 发布于河北

吴明求师释惑婚帖“射金钟”

——武邑乡村故事(八十四)

民国时期有个叫吴明的,家住武邑县城南不远的一个村庄。他曾经上过县城高等小学,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有什么舞文弄墨的事儿,人们都请他来做。因为那时村里人都是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吴明时常给村里书写青年男女订婚的帖子,有一次在写婚帖时,却费了一番周折。

过去,男女方订婚,都要交换帖子互存,性质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书。男方为求帖,女方为回帖,将婚配男女之年龄、属相、生辰八字等内容写上。求帖一般要写上“敬求台允”或“敬求金诺”字样,回帖写上“谨遵台命”或“仰答玉音”的字样,来回帖的内容是互相对应的,说明男方求婚得到应允。这一年村里有一家闺女订婚,快到中午时请吴明去给写回帖,他写这样的帖子写得多了,根本用不着犯难,所以欣然前去。中午女方家里酒宴招待后,纸墨笔砚准备停当,就要看吴明写回帖了。谁知,当时打开男方的红木匣子,展开写来的帖子一看,上面是“射金钟”三个字,而不是“敬求台允”“敬求金诺”之类。吴明一时有点发蒙,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内容,怎么回帖?他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家恭恭敬敬地把你请来了,也都在这里等着写呢,如果这帖回不成,或者写错了,脸面多难堪啊!他心里着急,额上渗出了细细的汗水。怎么办呢?吴明脑瓜倒也灵活,马上有了主意。他一拍脑瓜,向主家说:“咳,我忘记了,这会儿家中有点急事儿,还需要去处理一下,回来再写帖子。”

吴明走出人家的大门,并没有往自己家走,而是快步向县城奔去。他要去请教他的老师李德广先生。李广德学识渊博,是武邑县有名的知识分子,他在县里高等小学堂任堂长,教育出了好多学生,吴明就是其中的一位。到县城只有三里地远,吴明很快就赶到了。这时,李广德先生刚吃完午饭,正坐在床上休息,见学生吴明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就问:“你现在来,有什么事啊?”吴明也顾不得寒暄,忙把写帖子难住的事诉说了一遍。老先生听了以后说:“这个帖子挺好写的,回个'金钟’就行。”吴明说了一声:“就写这两个字儿啊!”赶忙谢过老师,转身就要离去。李广德先生喊了一声:“慢走,你知道这是啥意思吗?”吴明愣了一下,马上站住了,只想着急赶快回去写帖子,还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呢。

先生就叫吴明坐下来,给他解释了这其中的缘由典故:过去有个名门家族的小姐,要选个文武双全的如意郎君作婿。她的父亲叫人在门外高台处悬挂一金钟,作为招亲题目,谁能解破,谁就是乘龙快婿。前来的人不少,没有一个人知道迷局怎么破。这天来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站在金钟50米远处,搭弓出箭,一下子把金钟射下来了,然后提着金钟去面见小姐父亲,结果小姐就和这位少年郎喜结良缘。原来这金钟就是女子自比,谁能射落就会花落谁家。

听了老师的讲解,吴明恍然大悟。他再次谢过先生,赶忙回到村里,人家女方一家人还等着呢。吴明忙铺开红纸帖,按照格式书写上了所有内容,尤其把中间的“金钟”二字写得端端正正。他深舒了一口气,算是完成了这次受请的差事。

——根据民间传说编撰

作者简介:谷中维,河北省武邑人,退休于县委党校,现任武邑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著有诗词《苍雨集》《拾漏集》《四里集》和文集《散花俯拾》《故乡纪事》等,2022年被评为河北省首届“燕赵十佳诗人”。先后参与了《武邑县志(1994—2008)》《武邑民俗文化集锦》《武邑县一村一故事》等编撰工作。


谷中维:乔尚锁破灭的仕途美梦——武邑乡村故事(八十三)

谷中维:树尖上的天路——武邑乡村故事(八十二)

谷中维:刘福惩妻——武邑乡村故事(八十一)

谷中维:抗日干部郭达福脱险记——武邑乡村故事(八十)

谷中维:张牛八阵村里“活雷锋”——武邑乡村故事(七十九)

谷中维:两村共一坟的赵家人——武邑乡村故事(七十八)

谷中维:聪明幽默的赵同兴——武邑乡村故事(七十七)

谷中维:段祺瑞题写的赠匾——武邑乡村故事(七十六)

谷中维:田吕池村的花轿往事——武邑乡村故事(七十五)

谷中维:井泉寺为民纾困解愁——武邑乡村故事(七十四)

谷中维:东新庄有“三宝”——武邑乡村故事(七十三)

谷中维:鲍新村晒硝盐的往事——武邑乡村故事(七十二)

谷中维:鲍新庄的搬迁史——武邑乡村故事(七十一)

谷中维:“两头牛”拱翻吕家寨子——武邑乡村故事(七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