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随手写的字,为何要绞尽脑汁以各种方式研究?

 书法心法 2024-04-19 发布于河北

《2020 04 05》

古人的随手的东西值得研究吗?

我记得一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们习惯把我的成就归功于天赋,却没有看到我背后所付出的汗水。

其实我在初学时,见过图解文章,也见过讲解视频,可能我学东西确实笨,图解文章从没看懂过,讲解视频也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寻思古人随手写的字,怎么用现代几何知识解析呢,这也不挨着,不是瞎胡闹吗。

后来没办法,去读古论,想从古人学书经验中找到一些相通的东西,一开始带着释文看也读不懂,好在人有好奇强迫症,越不懂越想弄懂,日思夜想,连带临帖体会,终于发现一些东西。后来临帖越多越细,又觉以前读古读的还是太表面,又开始去思考求证,最后得出了一点结论,对古人理解的深浅是跟自己临帖细致程度相关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对古人不同的理解。

其实现在讲的什么空间结构,线条线质,都是古论里的东西,只不过很多人读古有隔阂,所以需要一种比较新的方式来解释而已。这算不上对古人的深入研究,只是换了个讲解方式,将一些难理解的变化先规律化,使通俗易懂。

古人在随手写之前,也对书法下了很大苦功,书论中都是得出的结论,很少有人写过程的困惑和苦恼。所以我一直觉得黄庭坚苏轼这类随笔式书论比正经理论家的书论更有用,因为他们写出了过程,写的也不像书论。

歪路走多了,乱七八糟的也学多了,最后想想好多东西都是无用功,同样一本帖,有值得细学的地方,也有值得忽略的地方,有些地方不临像不行,有些地方不临通不行,有些地方则随意对付对付靠傻功就行,有些地方则学不学两可。

最后总结出一点,练字很容,练书法很难。

问:古人随手写的字,值得这么深入研究?答:人家几十年苦功,你连他们功夫在哪都不知道,就想用一句随手把努力掩盖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