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码阶层:从“生产资料”到“分工”

 扫地僧一一 2024-04-19 发布于江苏
阶层,体现在框架结构系统中,即为处于不同结构位置的群体的总称。不同位置的群体,被命名为某种阶层,比如现在所谓的中产阶层,所谓的食利阶层,等等。
不同的阶层命名,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不同阶层群体,在经济、政治、身份等方面的效用程度评估。
如果评估侧重经济地位,比如中产,就意味着该部分群体,主要体现为经济能力上的相似性,并且是参与价值生产的。而所谓食利阶层,更多的是反映该部分群体对生产资料,或者是对货币的占有情况相似,并且是不参与实际的价值创造的。
也就是说,在阶层的命名中,往往也能窥见不同阶层的生存状态。
而生存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进入到一种常态化机制的?只有了然了这种常态化机制,或许,才能叫“做好了生存准备”。
毕竟,清清楚楚的无能为力,总比糊里糊涂的被裹挟,要好一些。

01
生成阶层,是生产资料到分工的必然结果。而阶层的不同描述,不过是一种编码机制的选择。
那么,就先解决阶层的“形成”问题。这个过程很漫长,但其实也很简单,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形成,逐渐延伸出对生产资料的分配模型,比如出租,比如佃农等。不同的模型,决定了生产资料占有者与生产资料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比如蓄养奴隶到雇佣工,就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根本变化。因此,占有生产资料者,往往处于一个系统中的顶部位置。因为,生产资料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根源,比如土地。
因此,除了生产资料占有者外,从最早的生产资料劳动到最后的消费终端为止,这个过程中的群体,就进入到因分工而形成的不同命名的群体。或者,可以说,阶层的形成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步的。
二是分工的形成,让处于不同分工链条上的群体,获得了不同额度的财富分配。
而额度的大小,则取决于链条上不同群体的能量。这种能量,往往与分配权有关。而分配权,则往往与群体所能触及的生产要素、技术手段,以及与最高分配权的触达距离等有关。
说到底就是,哪个部位的群体,能否在提高生产力,加大财富效应,又或者提供更多分配支持等方面,有更大的效用,那么,这些群体就会在分工链条上,获取更优的位置,从而成为更高等级的阶层命名。
这一点其实也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辩证关系相吻合的。就像如今的新质生产力,其实就是要建构一个全新的分工模型,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更优等级的分工链条。因此,谁率先站进这个模式,谁就大概率能获得一种分配优势。
或者说,所谓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一次分工洗牌,也就意味着阶层要进入重新命名。

02
阶层,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化机制的产物。因此,要固定阶层,就必然需要常态化机制。
常态化机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由初始化分工模型而达成的一种所谓的原始积累。原始积累越大,越具备分配优势,以及越可能获取到高等级的智力模式。
而这种原始积累,其实是生成不同群体习性的根源所在。
比如奴隶一代,可能是通过暴力征服,或者货币购买等形式达成,还会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是,奴隶二代,就很可能因为从小就接受这种奴隶生活,因此,反而觉得是一种“正常”,一种“自然而然”。这就是习性。
也就是说,常态化,一定是“生存模型设计”与此种模型的“教育时间跨度”相关的。
第二部分,也就是如何固化第一部分所达成的分工模型的问题。
当然,习性的养成,是最根深蒂固,也是最安全的手段。除此之外,就是通过有意设计的制度来达成。这一点其实也是充满悖论的,只是这个悖论大多数时候是向下的。
也就是说,谁在初始化模型中“占优”,谁就越有可能参与到有意设计之中。因此,这种有意设计,很难不是没有偏好的。于是,此悖论就一如资本,最终一定会出现雪球效应。
而习性的养成,又必然使得“处劣”群体,越来越缺乏对有意设计的反驳能力。
或者说,常态化机制,本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消解“反驳能力”的系统“装置”。

03
阶层,从来不只是一种命名。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这种必然,是由有限的生产资料决定的。
其竞争的加剧,一方面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相对分配量的急剧减少;另一方面是人心贪婪的加深,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面目的争夺、抢占。
生产力的提升,或者,新的生产资料的发掘,以及以各种名目发动的战争,本质都不过是在努力改变这种宿命般的存量竞争,或者是地狱般的人心贪婪。
于是,只要我们仍然在以阶层命名来区分群体,那么,就必然要面对有限存量的威胁,以及由这种威胁所带来的,或暴力争夺,或分工迭代,以及由其常态化机制所带来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