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注》里的渭河(上)----卷十七《水经.渭水注》考略20240419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4-04-19 发布于山西

卷十七

A1

○渭水上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首亭南鸟鼠山。

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三源合注,东北流迳首阳县西,与别源合,水出南鸟鼠山渭水谷,《尚书.禹贡》所谓渭出鸟鼠者也。《地说》曰:鸟鼠山,同穴之枝干也。渭水出其中,东北过同穴枝间,既言其过,明非一山也。又东北流而会于殊源也。

首阳县,秦置。属陇西郡,西汉因之。治所在今渭源县城东北渭水北岸。县北有高城岭,当地群众现称之为关山,为渭河与洮河支流东峪河的分水岭,县西南即《禹贡》所载之鸟鼠山,渭河所出[1]黄学超认为渭水两源分别指今禹河、清源河,封溪水指今锹峪河,则首阳县治当在今渭源县城以东不远之渭河北岸。民国《渭源县志.古迹》:“渭源故城在县东北,与今城相连,址存。”疑此城址即首阳故城,则其地与今城甚近,当在今书院村附近。[2]

首阳山,在渭源县城东34公里莲峰乡首阳村,北秦岭北麓。因列渭川群山之首,先见阳光,故名。海拔1800~2000米,主峰2421米,高差200~400米,山势平缓,上覆黄土。属温带半湿润气候[3]

鸟鼠山, 在甘肃省渭源县城西南。西秦岭北支余脉。即《禹贡》所称“鸟鼠同穴”之山。海拔 1500 米左右,主峰高 2609 米。上覆黄土。阴坡有天然次生林,阳坡有草原。传大禹治水曾在此凿山疏导渭水(今渭河),后人在山上建禹王庙纪念。庙旁有三眼泉水,名品字泉。为渭河源地。山深林密,景色迷人。当地重阳节登鸟鼠山的风俗延续至今[4]    

渭首亭与渭源城,注疏本中熊会贞认为:“渭源城即渭首亭”,复旦李晓杰老师团队也赞同熊氏所论[5]。但按上述注文“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所谓渭水之上源应为鸟鼠山与南谷山间(龙王沟)的禹河。而高城岭名称之由来,显然是因为其岭上有城(渭源城)而故名。按此注文所述高城岭之上的渭源城与首阳山之渭首亭未必如熊会贞所述是同一城邑。

黄学超为按康熙《渭源县志.古迹》:“马超城,在县北三里。”方位与渭谷亭合,疑即渭谷亭之遗迹,其地当在今渭源县北郊后河堤村北。[6]

高城岭,在今甘肃渭源县西。《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姜维围狄道,陈泰往救,“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水经·河水注》:“陇水出鸟鼠山西北高城岭。”《明一统志》卷36临洮府:“分水岭,在渭源县西十五里,其水自此岭分流,东者入渭,西者入洮。”分水岭即高城岭[7]

南谷(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二十五里。《水经·渭水注》: “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8] 

鸟鼠同穴,按《尔雅·释鸟》:“鸟鼠同穴,其鸟为鵌(tu),其鼠为鼵(tu)。”郭璞注:“鵌似鵽(duò毛腿沙鸡)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

别源,按注文“(别源)水出南鸟鼠山渭水谷”推析应即今清源河。

三源合注,当地学者雒玉麟认为:鸟鼠山与南谷山间(龙王沟)的禹河从鸟鼠山起源到县城东的书院村汇入来自南谷、五竹两山之间的清源河,再东流至河口汇入老君山与南横山(上段为桌儿坪)之间的锹峪河,就成了“三源合注”的渭河[9]。但复旦李晓杰老师团队认为今禹河源,有遗鞭、禹仰、吐云三泉,合称品字泉,应即“三源合注”之所指[10][8]。按注文“三源合注,东北流迳首阳县西,与别源合”显然“三源合注”是在与“别源”(今清源河)汇合之前的情形。故此本文从李晓杰等所论。    

殊源,按注文“又东北流而会于殊源也”则描述的应是别源(清源河)与龙王沟(禹河)汇合的情形,故此殊源应指今禹河。

当然按现代地理科学意义上确定河流源头多遵循 “唯长唯远” 的原则,上述注文中的“别源”清源河才是渭河正源,即渭河发源于今壑壑山(本文颇疑此壑壑山很可能便是注文所谓之“南鸟鼠山”。)【备注:上述注文中“三源合注”所涉南源清源河源头壑壑山地处崇山峻岭,高程3508 m,汇流长度 28 km,流域面积 114 平方千米,水量2400万立方米;而西源龙王沟(禹河)和北源唐家河均发源于北部黄土丘陵区,高程不高,都是2400m左右;河沟长度不长,都是9km;流域面积小,均为 18平方千米;水量小,皆为36万立方米。)因此龙王沟和唐家河均应是其支流。所以新的甘肃省的河流和水利资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2003年版甘肃省卷)和天水市、定西市渭源县的材料主张渭河发源于壑壑山[11]。】

渭水东南流迳首阳县南,右得封溪水,次南得广相溪水,次东得共谷水,左则天马溪水,次南则伯阳谷水,并参差翼注,乱流东南出矣。    

封溪水,黄学超认为封溪水指今锹峪河。[12]薛方昱,郑炳林等学者认为封溪水今小园子沟[13]。然比对之下锹峪河体量比小园子沟要大的多,故按方位次序规模等综合考量本文认为封溪水当以李晓杰、黄学超等所论锹峪河为是

广相溪水,今名莲峰河(备注:李晓杰等亦作此解),源出渭源县南的五咀崖,东流蒲川河注入,又东流于三河口入渭河,全长27公里。[14]

共谷水,今名科羊河(备注:李晓杰等亦作此解),源出陇西县西南蹶头山,东北流,于陇西县西二十里铺红崖山口入渭河,流程26公里。[15]

天马溪水,薛方昱,郑炳林等学者认为即今秦祁河,但李晓杰等学者认为即今崔家河;比对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图》可知将天马溪水比定为崔家河,从次序上考量,相较而言不大符合郦注所述,未若将天马溪水比定为秦祁河妥切。秦祁河又名癿羊河,因下游水质含碱,故又俗称咸河,源出甘肃临沸县北胡麻岭南麓,东南流经渭源县秦祁、北寨乡,至陇西县首阳乡的虬羊口入渭河,流程约42公里[16]

伯阳谷水,旧名折川峡河,今名鱼家峡沟,源出陇西县西北春家掌西北山梁,南流至陇西县西二十里铺北入渭河,水质微咸,已成为季节性河流。[17]    

A2

△东北过襄武县北。

广阳水出西山,二源合注,共成一川,东北流注于渭。渭水又东南,迳襄武县东北,荆头川水入焉。水出襄武西南鸟鼠山荆谷,东北迳襄武县故城北,王莽更名相桓。汉护羌校尉温序行部,为隗嚣部将苟宇所拘,衔须自刎处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渭,渭水常若东南,不东北也。

广阳水,即今陇西县西之西河。《水经·渭水注》:“广阳水出西山,二源合注共成一川, 东北流注于渭。

襄武县故城,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陇西县东南五里。东汉末移陇西治此。《三国志·书·姜维传》:蜀汉延熙十七年 (254),姜维 “复出陇西,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即此。唐为渭州治,宝应后废。

荆头川水,在今陇西县南之南河。《水经·渭水注》:荆头川水 “出襄武西南鸟鼠山荆谷,东北径襄武县故城北,……东北流注于渭”。

又东,枲水注之,水出西南雀富谷,东北迳襄武县南,东北流入于渭。《魏志》称:咸熙二年,襄武上言,大人见,身长三丈馀,迹长三尺二寸,白发,著黄单衣、黄巾,拄杖,呼民王始语云;今当太平。十二月,天禄永终,历数在晋。遂迁魏而事晋。

枲水,薛方昱等地方学者认为即今锁峪河,源出陇西县城西南山,东北流至县城东南的苟家川人南河,流程17公里。今为季节河。[18]

雀富谷,陕西通志卷四土地四山川下巩昌府陇西县附:“雀富谷在城南十五里,有泉水出焉”。按方位距离等比对百度地图颇雀富谷大致相当今芦家沟锁峪河大桥一带之山谷。

△又东过獂道县南。    

右则岑溪水,次则同水,俱左注之。左则过水右注之,渭水又东南,迳獂道县故城西。昔秦孝公西斩戎之獂王於此。应劭曰:獂,戎邑也。汉灵帝中平五年别为南安郡。赤亭水出东山赤谷,西流迳城北,南入渭水。渭水又迳城南,得粟水,水出西南安都谷,东北流注于渭。

獂道县故城,按上述郦注:“渭水又东南,迳源道县故城西。……赤亭水出东山赤谷,西流迳城北,南入渭水”黄学超据地理推之,认为赤亭水即今大妙娥沟,则獂道县故城当在其汇入渭河之处东岸[19]。按《方舆纪要》巩昌府:“道城,府东南二十五里”巩昌府城即今陇西县城,其东南二十五里处亦与郦注所言獂道故城所在合,地方学者认为故城当在今文峰镇王家新庄[20]

岑溪水,今名廖西河,源出陇西县南桦林山北麓,东北流至文峰镇北入渭河,流程18公里,已为季节河。[21]

同水,薛方昱等地方学者将同水比定为陇西县暖泉沟[22],但李晓杰等学者认为同水是曲家沟[23],按上述郦注方位次序二河均位于獂道县故城上游渭水之右岸,均合郦注所述,然比对之下曲家沟规模更大,故姑从李晓杰等所论

过水,今名大咸河,源于陇西县北马河乡大营梁南麓,南流于陇西文峰镇北入渭河,流程约40公里。上游为甜水,下游为咸水,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已变为季节河。在马河曾发现大象象牙化石,现存陇西县文化馆。[24]

赤亭水,今名大小妙娥沟。因五代,北宋时羌人妙娥部族所居而得名(见《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条)。赤亭水源出今通渭县榜罗乡西南妙娥山赤沟,西流至陇西县代家坪,合小妙娥沟,又西南流至陇西三台乡渭河。流程约18公里,现为季节河。李贤《后汉书注》:“赤亭城在襄武县东南,有赤亭水[25]    

栗水,薛方昱等学者将栗水比定为今名鹅鸭沟,但李晓杰等学者认为栗水即今桦林沟,比对之下鹅鸭沟更符合郦注“(水出西南安都谷,东北流注于渭”的流向描述,而桦林沟尽管规模较大,但流向是先东南后东北注入渭水的,与郦注所述还是有些出入。故本文从薛方昱所论,栗水今鹅鸭沟,源出陇西县南大坪山,东北流至安家门人渭水,流程约7公里。已为季节河。[26]

安都谷,栗水今鹅鸭沟源出陇西县南大坪山,安都谷大致在大坪山一带。

A3

渭水又东,新兴川水出西南鸟鼠山,二源合舍。东北流与彰川合,水出西南溪下,东北至彰县南,本属故道候尉治,后汉县之,永元元年,和帝封耿秉为侯国也。万年川水出南山,东北流注之。又东北注新兴川。又东北迳新兴县北,《晋书地道记》,南安之属县也。其水又东北与南川水合,水出西南山下东北合北水,又东北注于渭水。

新兴川水,一名广吴河。在今岷县漳县、武山三县境。上游今名闾井河,中游名黑虎河,下游名榜沙河。源出岷县东界,东北流经武山县西,合漳水    

新兴川水,薛方昱认为新兴川水以东汉末所置的新兴县而得名。其水按《水经注.渭水》的记载,源于鸟鼠山,即今位于甘肃省彰县西北与渭源县交界的豁豁山,今名铁沟河,东南流,于彰县殆虎桥与漳河会,东流于武山县鸳鸯镇注入渭河。[27]

彰川,即

彰县故城,薛方昱等学者认为即今漳县城关。《元和郡县志》卷39彰县下记:“东北至州六十里,漳水南去县一里,盐井在县南二里”[28]

万年川水,新兴水支流,今名盐井沟,源出今漳县城西南高山,东北流,于彰县城西南的盐井汇入今漳河。流程约13公里。[29]

新兴县治,考古工作者认为新兴故城位于鸳鸯镇颉家门村东500米,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寛3米、残高2~2.5米,夯层界0.06~0.08米。南墙开门。采集有卷云纹瓦当和布纹板瓦。据考为汉代新兴县故城。(参见清光绪《宁远县志》)(P173-C6)[30]

南川水,新兴川支流,今名榜沙河。源出今甘肃岷县闾井乡南黄梁山,流经漳县东南、武山县西,至丁家门汇入新兴川水,即今漳河,流程约80余公里。[31]

渭水又东迳武城县西,武城川水入焉。津源所导,出鹿部西山,两源合注,东北流迳鹿部南,亦谓之鹿部水。又东北,昌丘水出西南丘下,东北注武城水,乱流东北注渭水。渭水又东入武阳川。

武城县,北魏置,寻废。故治在今武山县西南武城山下。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武山县城关镇西南陈家营墓群[32]有关联。    

武城川水,即今山丹河。《大清一统志》巩昌府下记:“武城川水,在宁远县西,有山丹河,在县西十里”[33]

鹿部,古代羌族部落名.居地即今武山县滩歌乡。[34]

昌丘水,今白马河[35]

武阳川,薛方昱认为武阳川因西秦武阳郡而得名,即今武山县山丹镇以东至甘谷县朱圉峡以西的渭水河谷平原。[36]

又有关城川水出南,安城谷水出北,两川参差注渭水。

关城川水,即今武山县城东1公里的庙峪沟,源出今武山县城南微东的老君山,流域系石质山地,森林茂密,沟长约10公里,今为武山县老君山林场。薛方昱认为之所以这样一条小溪被称作关城川水,并记入《水经注》,主要是因为流经南安城之故。[37]

薛方昱认为上述《水经注》的标点,应当校正为:“渭水又东入武阳川,又有关城川水出南安城,谷水出北,两川参差注渭水”[38]但若此则破坏了此处文本之对仗工整,不大符合郦注惯常的行文体例。故此本文认为《水经注疏》、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李晓杰等《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等关于此句的标点是正确的,不宜擅改。

安城谷水,李晓杰等认为即今马河据郦注可知,关城川、安城谷二水当在今武山县城关与洛门镇之间渭河两岸,此间水以庙峪沟、马河为大,且呈“参差”之势。[39]

渭水又东,与落门西山东流,三府谷水注之,三川统一,东北流,注于渭水,有落门聚。昔冯异攻落门,未拔而薨。建武十年,来歙又攻之,擒隗嚣子纯,陇右平。    

与落门西山东流,三府谷水注之,三川统一”,按“三川统一”可知此处涉及三条水道:落门水、西山水、三府谷水

三府谷水,据薛方昱等学者考证三府谷水古称落门水,今称大南河。源出今甘肃岷县东部马坞乡独岭山。河有三源,即今的马坞河、杨河和西河,故名三谷水。府,疑为衍文。该河北流至今洛门镇入渭河。流程约52公里,年均流量2.28立方米/秒。[40]当然按地名渊源考量古落门水应即于今洛门镇注入渭水的南河。故李晓杰等将此处校正为“渭水又东,与落门水合”是相对正确的[41]按此具体而言颇疑马坞河、杨河、西河大致对应上述郦注之落门水、三府谷水西山

落门聚,汉代古地名,即今武山县洛门镇。该镇西南的西旱坪上,曾有东汉隗嚣避暑行宫遗迹,故该坪又称隗王坪,为隗纯受降处。

落门, 即今甘肃武山县东三十里洛门镇。《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年 (34),“冬十月,中郎将来歙等大破隗纯于落门”。即此附近森林茂密,宋代为巨材产地。

落门聚,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武山县洛门镇洛门墓群[42]有关联。

渭水自落门东至黑水峡,左右六水夹注。左则武阳溪水,次东得土门谷水,俱出北山,南流入渭。右则温谷水,次东有故城溪水,次东有闾里溪水,亦名习溪水,次东有黑水,并出南山,北流入渭水,又东出黑水峡,历冀川。

据薛方昱等学者考证:黑水峡,今名朱圉峡,俗称上峡或西峡。东距今甘谷县城约14公里。武阳溪水,名响河沟,源出武山县北花果山,东南流于今龙泉乡塔麻村入渭河。流程约15公里。今为季节性河流。土门谷水,今名丁家沟,源出甘谷县谢家湾乡窝铺崛,南流于东崖村注渭水。古代这里曾置土门关,为渭河北岸通道必经之地。流程约6公里。季节性河流。温谷水,今名聂河,在甘谷段又叫金川河。源出今武山县东南固城梁,流经武山县的温泉,于甘谷县盘安镇西汇入渭河,流程约30公里。故城溪水,今名龙沟,源出甘谷县金川乡西坪白桦树梁。北流于盘安东入渭河,故又俗称盘安东沟水,流程约20公里。闾里溪水,今名永宁沟,又叫磨儿沟,源出甘谷县武家河乡西南山,北流于西四十里铺汇入渭河,流程约18公里。黑水,名武家河,又称郭家沟,源出甘谷县古坡乡北山黑峡沟,北微西流,于县西三十里铺汇入渭河,流程约20公里。冀川,甘谷朱圉峡以东,至下峡(岑峡)以西的渭河河谷冲积平原。[43]李晓杰等学者对如上郦注考释[44]亦大致相同。    

A4

△又东过冀县北。

渭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注之,其水导源平襄县南山温溪,东北流迳平襄县故城南,故襄戎邑也。王莽之所谓平相矣。其水东南流历三堆南。

平襄县故城,平襄故城位于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马家磨村南300米处,汉代遗存城平面形状不详,而积约15万平方米。残留城墙夯土版筑,长37.5米、基寛7米、残高0.5~-2.1米,夯层厚约0.15米。出土有绳纹灰陶罐、粗绳纹板瓦、筒瓦片、“同”纹砖块等及四体半两、五体、新非钱币、漆器等。暴露汉瓮棺葬、瓦棺葬,其中一块板瓦上有平襄官营制陶作坊的“平”字印截。据《甘肃通志》载,西汉天水郡治平襄县治,在今通渭县城东。(参见《西北师院学报》1980年4期)(P267 B4)

岑峡,李晓杰等认为即今余家峡[45]

温谷水,今名散渡河,其上游通渭县境称牛谷河。源出今通渭县西北的牛营大山。《水经注?渭水》记载,该河源出今甘肃通渭县城西南的温泉沟,即温溪。东北流于通渭城西4公里处与牛谷河汇合,东流经今通渭县城南,又东流,改而南流,于今甘谷县城北姚家庄注入渭河。流程约80余公里。[46]    

三堆,即今通渭县东的碧玉镇,原名闭门关。据查当地有三个突起的小山丘,故名三堆。[47]

又东流而南屈,入黄槐川,梗津渠,冬则辍流,春夏水盛则通川注渭。次则牛谷水,南入渭水。南有长堑谷水,次东有安蒲溪水,次东有衣谷水,并南出朱圉山。山在梧中聚,有石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汉成帝鸿嘉三年,天水冀南山有大石自鸣,声隐隐如雷,有顷止,闻于平襄二百四十里,野鸡皆鸣。石长丈三尺,广厚略等,著崖胁,去地二百馀丈,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鸣则有兵。是岁,广汉钳子攻牢,篡死囚,盗库兵,略吏民,衣绣衣,自号为仙君,党与浸广,曰:明年冬,伏诛。自归者三千馀人。信而有徵矣。

据薛方昱等地方学者考证黄槐川即今甘谷县安远川。为散渡河谷冲积平原。牛谷水,今名田家沟,源于甘谷县金山乡驻地的牛蹄湾,南流注渭河。流程约4公里。现为季节性河流。长堑谷水今名二十里铺西沟水,源出今甘谷县武家河乡石庙咀山,北流于县西二十里铺西侧注入渭河。该沟入渭处,石崖削立,原道路不通,故名长堑谷水。流程约7公里。安蒲溪水今名马务沟,源出甘谷县古坡乡北黑湾梁,北流于马务寺入渭河。流程11公里。衣谷水,今名海子沟,源出甘谷县狄家山,北流于西十里铺入渭河。流程8公里。朱圉山即今甘谷县西南部的高山,又称大山。海拔2581米。《元和郡县图志》朱圉山在伏羌县西南六十里。石鼓今称石鼓山,在今甘谷县南古坡乡石角坪自然村西南2公里处。该山海拔2625米,北距县城约32公里。[48]

其水北迳冀县城北。秦武公十年,代冀戎,县之。故天水郡治,王莽更名镇戎县曰冀治。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改曰汉阳郡。城即隗嚣称西伯所居也。后马超之围冀也,凉州别驾阎伯俭潜出水中,将告急夏侯渊,为超所擒,令告城无救。伯俭曰:大军方至。咸称万岁。超怒,数之。伯俭曰:卿欲令长者出不义之言乎?遂杀之。渭水又东合冀水,水出冀谷。次东有浊谷水,次东有当里溪水,次东有托里水,次东有渠谷水,次东有黄土川水,俱出南山,北迳冀城东,而北流注于渭。渭水又东出岑峡,入新阳川,迳新阳下城南,溪谷、赤蒿二水,并出南山,东北入渭水。    

秦汉魏晋冀城故址,薛方昱依据《水经注・渭水》(备注:应校正为《水经.渭水注》)冀川诸水位置的记载和《太平寰宇记》卷一五O秦州下记:“大像山在废县东一里,石崖上有大像一躯,长八丈,自山顶至山下,一千二百丈,有阁道可登”的记载,认为冀城故址在今甘谷县城西3公里的马鞍山下,渭水之南,何家沟(古冀水)以西,即大像山西一华里处。其地今属五里铺村[49] 李晓杰等学者亦持此论。

冀水今名何家沟,俗称大沙沟,源出甘谷县南白家湾乡南斜坡山梁,北流经大像山西侧汇人渭河。流程13公里。浊谷水,今名小沙沟,源出县南三十里铺山梁,北流经今甘谷县城西人渭。该河流域属黄土山地,由于植被破坏,早在北魏时,已出现水土流失,故称浊谷水。流程12公里。已为季节性河流。[50]

薛方昱认为当里溪水今杨去子沟,源出甘谷县南马耳湾山梁,北流经沙石坡人渭。流程3公里[51]。已为季节性河流。然该河太过短小,故李晓杰等认为当里溪水是较长的赵家沟相对正确。据李晓杰等考证托里水为今黄家沟渠谷水今霍家沟。黄土川水琥珀[52]

薛方昱认为岑峡,今俗名下峡、马家磨峡,又名裴家峡,地处今天水市秦城区新阳镇西与甘谷交界之处。(李晓杰等认为岑峡为今余家峡,按方位次序考量有些偏东,故从薛方昱所论新阳川即今天水市秦城区所属的三阳川。新阳下城在今三阳川中滩乡驻地雷王集西1公里处的樊家城,遗址尚存。溪谷,今名磨沟河,源于秦城区渭南乡石山下,东北流于马营村入渭。流程6公里。赤蒿,今名马家峪沟,源于秦城区渭南乡苏家山西侧,东北流于渭南镇西侧渭,流程6公里。[53]    

摘自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5

A5

渭水又东与新阳崖水合,即陇水也,东北出陇山。其水西流,右迳瓦亭南。

隗嚣闻略阳陷,使牛邯守瓦亭,即此亭也。一水亦出陇山,东南流,历瓦亭北,又西南,合为一水,谓之瓦亭川。西南流,迳清宾溪北,又西南,与黑水合,水出黑城北。西南迳黑城西,西南流,莫吾南川水注之,水东北出陇垂。西南流历黑城南,注黑水。黑水西南出悬镜峡,又西南入瓦亭川。又有泌水自西来会,世谓之鹿角口。又南迳阿阳县故城东。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侵陇右,汉阳长史盖勋屯阿阳以拒贼,即此城也。其水又南与燕无水合,水源延发东山,西注瓦亭水。瓦亭水又南,左会方城川,西注瓦亭水。瓦亭水又南,迳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城东,帝太皞庖犠所生之处也,汉以属天水郡,王莽之阿阳郡治也。又东潜源隐发,通之成纪水,东南入瓦亭川,川水又东南与受渠水会,水东出大陇山,西迳受渠亭北,又西南入瓦亭川。川水又西南流历僵人峡。路侧岩上,有死人,僵尸峦穴,故岫壑取名焉。释鞍就穴,直上可百馀仞,石路逶迤,劣通单步。僵尸倚窟,枯骨尚全,惟无肤发而已。访其川居之士,云,其乡中父老作儿童时,已闻其长旧传此,当是数百年骸矣。    

据薛方昱等学者考证:陇水东北出陇山——即今葫芦河支流马莲川河。瓦亭一又称西瓦亭,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东南24公里处的将台堡,为东汉牛邯所守的瓦亭。瓦亭水——又称陇水,在入渭处又叫新阳崖水,今名葫芦河,为渭水甘肃段最大的一级支流,源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北须弥山南麓,流程256公里,流域面积980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每秒3560米,年径流量4.12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75亿吨,流经宁夏西吉,甘肃静宁、庄浪、秦安至天水市北道区三阳川汇入渭河。《水经注.渭水》(应校正为《水经.渭水注》)所记的瓦亭水正源,为今源出固原县西南、六盘山西麓的马莲川河又叫将台东河。该河东流,与源出今西吉县北须弥山的将台北河在将台南合为一水称瓦亭水。瓦亭川,指今葫芦河将台以南至兴隆镇一段河谷冲积平原。清滨溪——今西吉县兴隆镇东河,源出今六盘山,西流至兴隆镇南入葫芦河,流程约30公里。黑水一名东河,源出宁夏隆德县东六盘山,西微南流,至今甘肃静宁县城南入葫芦河,流程约50公里。黑城、莫吾南川水,薛方昱认为在今隆德县境,具体位置待考。据李晓杰等学者考证黑城位于今隆德县联财镇王恒村附近;莫吾南川水即今清流河-渝河[54]悬镜峡——今名东峡,位于今静宁县城东约2公里处。泌水一名高界河,源出今甘肃会宁县党家幌,东南流,于今静宁县城南5公里处(鹿角口)汇入葫芦河,流程约30余公里,已为季节河。燕无水——今名甘渭河,源出今宁夏隆德县南六盘山,西南流于今静宁县威戎镇入葫芦河,流程约40公里。方城川水,薛方昱认为即今庄浪河长离川——即今葫芦河流经庄浪县阳川乡一段的河谷冲积平原。东汉三国时长离羌居此,故名。成纪水——今名南河,又名仁大河、治平川(上游称金牛河、下游称李店河[55]),源出今会宁县沙家湾梁,东南流于静宁县仁大乡入葫芦河,流程约65公里,已为季节性河流。据刘满考证破石峡为今静宁县的安子山峡。[56]受渠水,薛方昱认为即今双合沟,源出今庄浪县双合镇东山,西流注葫芦河,流程8公里。但李晓杰[57]、刘满[58]等学者认为受渠水即今庄浪河。按“(受渠水西迳受渠亭北”考量,受渠亭是因位于受渠水畔而得名,显然李晓杰、刘满等学者是正确的。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南湖镇位于庄浪河之北,与郦注“(受渠水西迳受渠亭北”的方位描述不符,这很可能是庄浪河此处发生河道变迁所致。故此方城川水也并非薛方昱等学者所认为的庄浪河,按郦注所述方位次序考量方城川水位于燕然水与受渠水之间大致相当今庙龙沟。僵人峡薛方昱、刘满等认为即今高家峡,位于庄浪县阳川乡与静宁县仁大乡交界处。此处所记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葬俗,俗称崖葬。[59]但李晓杰等认为僵人峡即今仙人峡[60]    

按上述郦注:“瓦亭水又南,迳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则长离川的位置大致在成纪县东。李晓杰等在《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P317页,图中将僵人峡标注于成纪县故城东,而将长离川标注于成纪县故城东南,显然有失偏颇。按郦注所述次序应将长离川标注于成纪县故城东僵人峡标注于成纪县故城东南较为妥切。故此薛方昱、刘满等将僵人峡定位于高家峡一带是相对正确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郦注在次序描述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受渠水相对成纪水而言,是瓦亭水(葫芦河)上游的支流,但却被放置在成纪水之后,显然是错误的,应将其置于成纪水之前。    

阿阳县故城,按文物地图集,阿阳城位于静宁县城川乡新寺村南100米,系汉代遗存,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00米,而积约25万平方米。现城墙全,仅暴露有灰层及杂乱堆积物,地表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瓦当残件及細绳纹灰陶器残片。城址东、西峡谷边台地上为汉基群,曾先后出土绿釉陶及泥质灰陶越、構、灯等器物。速址的三分之二被河水冲陷。[61]

成纪县故城帝太皞庖犠所生之处也),位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南500米,系汉、宋遗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边长450米。现残存部分城垣。城墙夯筑,基宽3~5米、残高1.5米,层厚0.08-0.12米。东、西开门。城内散布大量板瓦、筒瓦、云纹瓦、纹砖及各种纹饰的瓦当等。城墙修补的一段秀土层中,有汉代陶片、宋代青瓷片。北、南两边墙体断面下,有三处简形水井,其中一口被西汉葛叠压。南半部城被水冲毁。西汉置成纪县,北魏废,后周复置,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移成纪县于显亲县。今秦安县北部有显亲(清),该县刘坪乡存王绍明造像碑,碑文中有“显亲里”等字。[62]

受渠亭,按甘肃文物地图集:受渠亭位于庄浪县南湖镇,该遗址系汉、唐一清遗存,始筑年代不详,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平面呈靴子状,东南角突出为靴尖。东墙残长430米、西墙长310米、南墙长395米、北墙长300米,现残留西北角城墙约200米、东墙10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6米、顶宽3米,高8~10米。城墙剖面可见汉、宋、元修补痕迹,夯层内含汉代绳实陶片、唐代黄釉瓷片、宋代雨点纹灰陶罐片,外层有元、明代瓷片。有北、南二门,南门有瓮城。据《庄浪县志》载,秦、汉设受渠亭,唐称结公城,蒙元时设庄浪路,后降为州,明初降为县,为庄浪治所721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重修,明成化五年(1469)、清乾隆三十三年(1694)整修。现存城墙为明、清时整修所存。[63]    

 其水又西南与略阳川水合,水出陇山香谷西,西流右则单溪西注,左则阁水入焉。其水又西历蒲池郊,石鲁水出东南石鲁溪,西北注之。其水又西历略阳川,西得破杜谷水,次西得平相谷水,又西得金里谷水,又西得南室水,又西得蹄谷水,并出南山,北流,于略阳城东,扬波北注。川水又西迳略阳道故城北。渠水出南山,北迳泥峡北,入城。建武八年,中郎将来歙与祭遵所部护军王忠、右辅将军朱宠,将二千人,皆持卤刀斧,自安民县之杨城。元始二年,平帝罢安定滹沱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从番须回中,伐树木,开山道,至略阳。夜袭击嚣拒守将金梁等,皆杀之,因保其城。隗嚣闻略阳陷,悉众以攻歙,激水灌城。光武亲将救之,嚣走西城,世祖与来歙会于此。其水自城北注川,一水二川,盖嚣所堨以灌略阳也。川水西得白杨泉,又西得蒲谷水,又西得蒲谷西川,又西得龙尾溪水,与蒲谷水合,俱出南山,飞清北入川水。川水又西南,得水洛口,水源东导陇山,西迳水洛亭西南流,又得犊奴水口,水出陇山,西迳犊奴川,又西迳水洛亭南,西北注之,乱流西南,迳石门峡,谓之石门水。西南注略阳川,略阳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水。    

据薛方昱考证:[1]略阳川水——今名清水河,又称五营河。源出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北张棉驿乡陇山西麓。西南流经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秦安县陇城,又西微北流,于静宁县南汇入葫芦河。流程约70公里。《水经注.渭水》所言略阳川“水出陇山香谷西”是指今张川县龙山镇的南河,该河源出龙山镇东的梨园山梁,西流于龙山镇西的韩家川与北河会。[2]单溪——今名北河,为清水河正源。源出张川县张棉驿东陇山西麓,流经龙山镇北,又西与南河汇流。[3]阁水——今名松树河,源出清水县松树乡南山,北流于张川县太阳乡北汇入清水河,流程约15公里。[4]石鲁溪——今名榆树沟,源出清水县松树乡北山,北流于张川榆树村汇入清水河。流程6公里。李晓杰等认为石鲁溪即今松树河上游峡谷。按郦注所述石鲁溪直接入略阳川水清水河),故从薛方昱。[5]破社谷水——今王李家沟。源出清水县松树乡北山,北微西流于秦安县陇城乡王李村北汇入清水河。流程约7公里。今为季节性河流。[6]平相谷水——今名张家沟,源出陇城南山,北微西流于陇城乡张沟村汇入清水河。流程约8公里。今为季节性河流。[7]金里谷水——今名魏家沟,源出陇城南山,于陇城东2公里处注清水河。流程约8公里。现为季节性河流。[8]南室水一一今名南砌沟,源出清水县王河乡东南山顶梁,北流于陇城西侧注清水河。流程约14公里。当地人读音十、七不准,故砌是室的转音。陇城,为魏、隋、唐及北宋前期陇城县治所在地。[9]蹄谷水——今名常家沟,源出陇城南山。流程6公里,现为季节性河流。[10]两汉三国略阳故城——依《水经注》关于埿渠水位置的记述及唐人杜佑《通典》在陇城条下“汉略阳道故城在今县西北”的记载,汉代略阳故城在陇城西4.5公里处,即今秦安县五营乡蔡河村。该村古名大城村,今有大城小学,具有“一水二川”的地形特征。其城南山有大型汉墓群,曾出土三国蜀制弩机,村中两汉魏晋故城遗物极丰。[11]埿渠水——今名薛李家河或苏家峡河。其上游称王家河。源出清水县王河乡南山,北流经苏家峡、陈峡(即《水经注》所言的埿峡),于五营乡蔡河村西侧入清水河。该河为清水河最大支流,流程约19公里。[12]白杨泉——今名闫家沟。源出秦安中山乡簸箕坪,北流于五营(邵店)东入清水河。流程约10公里。[13]蒲谷水——今名冯家沟,源出秦安县中山乡西北山,西北流于秦安莲花乡冯家沟村入清水河。流程约10公里。[14]蒲谷西川——指今清水河流域冯家沟以西至莲花乡一带河谷冲积平川。李晓杰等认为蒲谷西川即今福祥沟[64],按川名的内涵考量,薛方昱相对正确。[15]龙尾溪水一今名福祥沟,源出今秦安县中山乡龙尾山,西北流于今莲花城东3公里处的古巴川汇入清水河。流程12公里。[16]水洛口水——今名水洛河,源出庄浪县东北陇山,西南流经今庄浪县城,又东南经石门,于庄浪县徐家城西汇入清水河。流程约60公里。[17]水洛亭——即今庄浪县城水洛镇。[18]犊奴水,今名水洛南河。为水洛河支流,源出该县东部陇山店子峡,西流于庄浪县城南入水洛河。流程约36公里。[19]石门——古今同名,位于今庄浪县朱店乡西南4公里处。《水经注.渭水》所言石门水,是指水洛河流经石门一段的河流,随地异名。[65]    

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岩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犠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其水南流,注瓦亭水,瓦亭水又西南迳显亲县故城东南,汉封大鸿胪窦固为侯国。自石宕,次得虾蟆溪水,次得金黑水,又得宜都溪水,咸出左右,参差相入瓦亭水。又东南合安夷川口,水源东出胡谷,西北流历夷水川,与东阳川水会,谓之取阳交。又西得何宕川水,又西得罗汉水。并自东北,西南注夷水。夷水又西迳显亲县南,西注瓦亭水。瓦亭水又东南,得大华谷水,又东南,得折里溪水,又东,得六谷水,皆出近溪湍峡,注瓦亭水。又东南出新阳峡,崖岫壁立,水出其间,谓之新阳崖水。又东南注于渭也。

据薛方昱考证:[1]显亲峡——今名锦带峡,地处秦安县北与静宁县南交界处。[2]石宕水——今名杨家寺北沟,又名石沟水,源出秦安县安伏乡杨家寺北菊花湾,南流,于杨家寺入葫芦河。传说为伏羲女蜗生地。流程约3公里,今为季节河。(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寒水沟)[3]显亲县故城——依《水经.渭水》和《太平寰宇记》记载,结合实际调查,薛方昱认为在今秦安县叶堡乡牌楼村东北二阶地上,即葫芦河与郭嘉河汇合之处。由于葫芦河向西北冲刷,故城遗址剖面已暴露,证明该城确在此处。[4]虾蟆溪水,今名郭嘉河,汉魏称显亲河,明清又叫阳兀川。[5]金黑水——今名锁子河,源出秦安县好地乡,西南流于锁子峡汇入葫芦河。流程14公里,今为季节河。[6]宜都溪水——今名辛家河,俗称西小河。源出甘谷县大庄乡东山,东南流经甘谷西坪南,又东流于秦安,城西入葫芦河。流程约46公里,今为季节河。但李晓杰等学者认为:金黑水即今杜家河--西小河[66]宜都溪水即今锁子沟[67]。然按次序考量锁子沟在西小河前,故从薛方昱所论。[7]安夷川水——今名南小河。《水经注》所言的安夷水正源即今南清水河,源出清水县土门西,西微北流于秦安城,南入葫芦河。今为季节河。流程约26公里。[8]东阳川水——即今源出清水县远门乡,西流于西庄入清水河之东沟水,流程3公里,已为季节河。李晓杰等认为即今范山沟--南小河[68],按郦注所述东阳川水安夷川水上源支流之一,故李晓杰所论为是。[9]何宕川水——今名张家河,源出清水县远门乡北山,西南流于秦安县王尹乡马家河村东,入清水河。该河中游为石质峡谷,流程21公里。(李晓杰等认为何宕川水即今大地[69][10]罗汉水一一今名孙蔡家河,又名贾家川,源出中山乡南山,西南流于古城乡古城村汇入南清水河(安夷水)流程21公里。李晓杰等认为罗汉水即今崔家沟[70],按罗汉水注入东阳川水考量,李晓杰所论为是。[11]西汉戎邑道城、北魏安戎县城——在今秦安县南清水河云山乡潘河村大台(背台)之上。薛方昱及秦安县志办王建祥、潘河小学潘老师调查中发现,这里有汉代故城址,附近李家川有汉墓群可佐证。西魏迁至该河下游的古城乡古城村,置北秦州、安阳郡,隋改长川县,唐并长川县入成纪县,在其故城设安夷镇,宋因之。金置秦安县,迁至秦寨,即今秦安县城。[12]大华谷水——今名大山沟水,源出秦安城东郑家川东山,西流于郑家川村南注葫芦河,流程约5公里。[13]折里溪水——今名出食沟,源出秦安千户镇,东流于吴川村南汇人葫芦河,流程约6公里。[14]六谷水一一今名黄家大沟,源出秦安云山乡西山,西流人葫芦河,流程约6公里。[15]新阳峡--今名下王家峡。地处今秦安与天水市秦城区交界之地。峡长约10公里。该峡以前道路不通,20世纪90年代才筑有公路。[71]李晓杰等认为新阳峡即今郭家寺峡[72]。经百度地图鸟瞰新阳峡大致为下王家峡至郭家寺峡一带之崇峻山岭。    

显亲县故城,东汉建武八年 (32) 置,封窦融弟友为显亲,属汉阳治所在今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西晋改为显新县。

A5

△又东过上邽县。

渭水东历县北,封山之阴,流迳固岭东北,东南流,兰渠川水出自北山,带佩众溪。南流注于渭。渭水东南,与神涧水合。《开山图》所谓灵泉池也,俗名之为万石湾。渊深不测,实为灵异,先后漫游者多离其毙。渭水又东南,得历泉水,水北出历泉溪,东南流注于渭。

薛方昱等学者考证:[1]固岭——今天水市秦城区北的营房梁及以东的见河梁。[2]兰渠川水——寺下河,源出清水县土门梁家山,南流历郭川乡于董家村注渭河。流程约15公里,已为季节河。[3]神涧水——今名曹家沟,源于清水县金集乡西山,南流入渭河。流程5公里,流域为石质山地。已为季节河。[4]历泉水——今名佛子沟,源于清水县金集乡城科新庄北山,南流于北道区师家庄入渭河。流程约5公里,流域为石质山地,已为季节河沟。[73]

上邽,秦县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天水市东汉汉阳郡西晋天水郡治。北魏避道武帝讳,改名上大业初复名上邽县,仍为天水治。唐为秦州治,天宝末为吐蕃所占,大中时收复,改为镇。因地处渭水上游,又当陇山外围, 自古为秦陇地区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

兰渠溪水,地方学者认为即今南河(古名兰渠溪水),西汉水南支,又称大门河,发源于大门乡东部峰火山(海拔2017米),自东南流向西北,经大门、徐家峡,至天水村西汇入西汉水。[74] 

 县,据天水市方志学者考证:上邽县就是原邽县,曾有秦代“邽印”发现,说明“秦代只称县,不称上”。天水北道区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战国木板地图中,即有“丘”一名,而竹简《墓主记》中,也有“丞”字样。县何时改称上县,史无明文记载,县改称上县,可能与今陕西渭南县东曾置下县有关,下县也是秦代所设。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勃、刘还定三秦,曾率军“攻上”,则知在秦统一六国后,县已改称上。《汉书·地理志》应劭注:上郑县“即戎邑”。至于上县治地,《水经·渭水注》有明确记载......郑山即今秦城区西北侧的凤凰山,漾水也就是今罗玉河。上城即在藉水之北,凤凰山南侧、罗玉河东边,这一位置正是今天水市秦城区所在地。从秦汉以来,上逐步成为区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后,一直作为州、郡治所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长期是多民族杂居区和古代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75]

渭水又东南,出桥亭西,又南得藉水口,水出西山,百涧声流,总成一川,东历当亭川,即当亭县治也。左则当亭水注之,右则曾席水入焉。又东与大弁川水合,水出西山,二源合注,东历大弁川,东南流注于藉水。藉水又东南流,与竹岭水合,水出南山竹岭,二源同泻,东北入藉水。藉水又东北入上封县,左佩四水:东会占溪水,次东有大鲁谷水,次东得小鲁谷水,次东有杨反谷水,咸自北山,流注藉水。藉水右带四水竹岭东得乱石溪水,次东得木门谷水,次东得罗城溪水,次东得山谷水,皆导源南山,北流入藉水。藉水又东,黄瓜水注之。其水发源黄瓜西谷,东流迳黄瓜县北,又东,清溪、白水左右夹注。又东北,大旱谷水,南出旱溪,历涧北流,泉溪委漾,同注黄瓜水。黄瓜水又东北历赤谷,咸归于藉。藉水又东得毛泉谷水,又东迳上封城南,又得核泉水。并出南山,北流注于藉。藉水即洋水也。北有濛水注焉。水出县西北封山。翼带众流,积以成溪,东流南屈,迳上封县故城西,侧城南出。上封,故封戎国也。秦武公十年,伐邽,县之。旧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毛公所谓西戎板屋也。濛水又南注藉水。《山海经》曰:邽山,邽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洋,谓是水也。藉水又东,得阳谷水,又东,得宕谷水并自南山北入于藉。

藉水又东,合段谷水,水出西南马门溪,东北流,合藉水。藉水又东入于渭。

薛方昱认为:[1]桥亭一-今天水市麦积区驻地北道埠西一公里处。[2]藉水一古今同名,源出今甘谷县古坡乡西南与礼县交界处的瘦驴岭,又叫固城岭,东北流经天水市秦城区关子镇,又东南流至秦城区藉口,会金家河,又东流经天水市秦城,至北道埠西峡口汇渭水。全长85公里,年径流量1.02亿立方米。[3]当亭一一北魏真君八年置当亭县,西魏因之,其县治在今天水市秦城区关子镇。当地曾出土古代石碑一块,上书“当亭”二字可佐证。该县北周并入黄瓜县,县治在今天水市秦城区店子镇。[4]当亭水——即《水经注.渭水》所言之藉水源头,即今源出甘谷县古坡乡北山,东南流于关子镇入藉河的西华沟,流程8公里。当亭川为今关子镇一带藉水河谷冲积平原。[5]曾席水——今为古坡河,源出甘谷县古坡乡西南瘦驴岭,东北流至关子镇,合西华沟,流程约21公里,今为藉河正源。李晓杰等认为即今流水沟。比对《水经注图》曾席水水支流,显然将其比定为古坡河更妥切些。[6]大弁川水——今名大沟,源出秦城区西六十里铺西南山,东流于牛家寨东大沟门注藉河。流程约6公里。李晓杰等疑即今艾家川河,艾家川河亦于大沟门注藉河,故此与大沟当为同一河道。[7]竹岭水——今名金家河,源出秦城区铁炉乡西山,东北流于藉口入藉河。流程约28公里。竹岭即今藉口西南之西秦岭,该地有竹林村,可证古时因产竹而得名。[8]占溪水——今名双沟,源出秦城区太京乡北山,南流入藉河。流程2公里,现已干涸。李晓杰等认为即今麻子沟,按方位次序考量,与双沟应为同一条河。[9]大鲁谷水——今名年集沟,源出北道区廖家幌,东南流于二十里铺北川口入藉河。流程11公里,已为季节河流。[10]小鲁谷水——今名韩家湾沟,源出秦城区中梁乡上韩家湾,南流入藉河。流程2公里,已干涸。[11]杨反谷水——今名师家崖东沟,源出中梁乡何家湾,南流入藉河,流程1.5公里,己干涸。[12]乱石溪水——今名芦子沟,源出藉口乡南山,北流于四十里铺入藉河。流程3公里,已为季节性河流。[13]木门谷水——今名普岔沟,源出秦城区牡丹乡新兆坡,北流于三十甸子入藉河。流程约12公里。该河谷是两汉魏晋时期,冀县、上都南下祁山入蜀的通道。木门关在今牡丹乡王家铺村附近。已为季节河。[14]罗城溪水一一今名韦家沟,源出秦城太京乡南山何家庙,北流于二十里铺入藉河,流程约7公里。季节性河流。[15]山谷水——今名平峪沟,源出店镇热柿湾,北流入藉河。流程约15公里,已为季节性河流。[16]黄瓜水——古名赤峪河,今俗称南沟河,东汉、三国称赤谷水。源出秦城区店镇乡西山,东流经店镇,又流经皂郊,北流经赤谷入帮河。流程27公里。赤谷,今南沟河下游。《明一统志》:赤谷在秦州西南七里,中有赤谷川。[17]清溪——今店镇南沟水,黄瓜水支流,源于店镇南山,今为季节性河流。(李晓杰等认为即今老猫沟);清溪左入黄瓜水(南沟河)而老猫沟则是右注南河,比对《水经注图》显然将清溪比定为南沟水更妥切些。[18]白水——今名杨川西沟,黄瓜水支流,源出店镇北山,东南流于杨川村入黄瓜水。已断流干涸。[19]大旱谷水——今为袁家河,源出北道区齐寿山,即《禹贡》所言的蟠冢山,北流于皂郊入黄瓜水。[20]毛泉谷水——今为吕二沟,源出秦城南山,北流入藉,流程6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豹子沟;按方位次序综合考量,应为吕二沟。[21]霰泉水——今名龙王沟,源出秦城南山,北流入藉河,流程1.5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吕二沟,按方位次序综合考量,应为龙王沟[22]水——今名罗峪河,源出天水市秦城区西北凤凰山,即山,海拔1895米。东南流经上挪城西北,又西南经城西侧入藉水。清代乾隆五年,由于植被破坏,罗峪河泛滥,知州程材传下令将原由北向西,再向南穿过州城的罗峪河,改从城外向东至东稍门外再向南,汇入藉河。流程24公里,今为季节河。[23]上故城一战国时秦置县。秦汉、魏晋、隋唐因之。晋以后为秦州天水郡治所。其故城位置根据《水经注.渭水》关于山、渭水、藉水、洙水等诸水位置的记述,在今罗峪河(漾水)与藉河相汇之处的今天水市秦城区驻地.....另外,1986年在秦城区修建天水宾馆挖地基时,发现一舍利地宫,内有陶片一方,上书:佛舍利,葬于川之地,护佑黎民,唐天宝六年,比丘……海印……上述文献和出土文物,均证实川及上故城在今天水市秦城区驻地,具体城址在今秦城的东关城一带,与城北见河梁上的皇城、城南的龙王沟为一中轴线......另外,需说明的一点是西汉天水郡治在平襄(今甘肃通渭),非上(详薛方昱《中国最早设置的冀二县考》《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

王璐认为毛泉谷水和核泉水为藉水纳入漾水前的南侧支流,故“毛泉谷水”即今豹子沟河,“核泉水”即今吕二沟河。阳谷水、宕谷水和段溪水为漾水入藉水后,藉水渭水前的南侧支流,故“阳谷水”即今龙王沟河,“宕谷水”即今水家沟河[76](李晓杰等亦持此论)

黄瓜县,黄瓜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历史过程中,曾有过一些趣闻。其中一度有以黄瓜命名的县城,据北齐历史学家魏收( 506-572)编撰的《魏书》记述: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置黄瓜县。有学者考证,上述黄瓜县的故城,相当于现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五十华里地区。5世纪北魏时“黄瓜县”名称的出现,很可能是彼时该地方栽种黄瓜特别驰名的缘故。但在北周兴起( 557)不久,“黄瓜县”之名称被废除。[77]

段溪水,据清光绪年间的《秦州直隶新志》载,淮河峪水自南流入藉水。该书明确指出,淮河峪水就是古段溪水,即段谷水。《甘肃新通志》中也有相关记载,秦州(今天水市,古上邽县)东南有淮河峪水,即为古段溪水。另外,《大清一统志》也有相似的记载。该书载,秦州东南有段溪水,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姜维攻伐上邽期间,与邓艾战于段谷,大败。近代的《天水县志》则记载最为详细,藉水东流的过程中,龙王沟河与沙垅水先后注入藉水,再往东则有淮河峪水自南注入。据近代相关学者实地考察、考证,史料中所记载的“段溪水”即明清时期所称的“淮河峪水”,就是如今天水市东南的“罗家沟河”。罗家河的源头位于今天水市秦城区东南的太阳山北麓,而罗家沟河的流向,也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那样,自南向东注入藉河,这也与《水经注》及诸多史料中所记载的位置与流向相符。综合以上史料中的记载可以得知,使姜维命运出现转折的“段谷”,具体位置就在今天水市麦积区的罗家沟河[78]

上图摘自 姜维第六次北伐,在段谷被邓艾击败,段谷在哪里?原创 灿烂海滩 地图帝 2020-02-23 03:42

渭水又历桥亭南入绵诸县,东与东亭水合,亦谓之为桥水也,又或为清水之通称矣。水源东发小陇山,众川泻注,统成一水,西入东亭川,为东亭水,与小祗、大祗二水合。又西北得南神谷水,三川并出,东南差池泻注。又有埋蒲水,翼带二川,与延水并西南,注东亭水。东亭水又西,左则暵沟水,次西得曲谷水,水出东南,二溪西北流,注东亭川。东亭川水,右则温谷水出小陇山,又西,莎谷水出东北莎溪,西南注东亭川水。东亭川水,又西得清水口,水导源东北陇山,二源俱发,西南出陇口,合成一水,西南流,历细野峡,迳清池谷,又迳清水县故城东,王莽之识睦县矣。其水西南合东亭川,自下亦通谓之清水矣。又迳清水城南,又西与秦水合。水出北大陇山秦谷,二源双导,历三泉,合成一水而历秦川。川有故秦亭,非子所封也。秦之为号,始自是矣。秦水西迳降陇县故城南,又西南自亥、松多二水出陇山,合而西南流,迳降陇城北,又西南注秦水。秦水又西南历陇川,迳六槃口,过清水城,西南注清水。清水上下,咸谓之秦川。

刘满认为《水经注》所述之清水,一名东亭水,又名桥水,即今甘肃天水县东流入渭水的牛头河。它的上源主要是由以下几条河流汇合而成的:一条是东亭水,即流经今清水县东的旺兴、白沙二公社的白沙水;一条是温谷水,即由张家川流入清水县东的汤浴河;还有一条是清水、即由张家川流入清水县城东的樊河。这几条水都源于清水、张家川两县东面的陇山,其流域包括了整个清水县境的东部和东北部[79]

清水县故城,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

薛方昱考证:[1]东亭川水——又名清水,今叫牛头河。发源于清水县东南旺兴乡牛头山芦子滩。北流又西流经今清水县城北,又南流于麦积区社棠西汇入渭河。流程约70余公里。[2]小祗——今名谈家庄沟,源出清水县山门乡西李山,北流汇入牛头河。流程约4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涧坡沟,但涧坡沟位于上述郦注“众川泻注,统成一水,西入东亭川,为东亭水”之上游,故将小祗比定今名谈家庄沟相对科学些。[3]大祗——今名马庄东沟,源出马庄南山,北流汇入牛头河。流程约5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柳沟;按《水经注图》比对百度地图颇疑即今与谈家庄沟大致平行的廖家山自然村西的那条沟。[4]南神谷水——今名庙沟,源出白沙乡南山上金柳滩,北流于赵家磨西汇入牛头河。流程约13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箭杆河),但按方位次序考量,结合《水经注图》比对百度地图颇疑南神谷水即过箭峡村、庙沟村注入牛头河的那条较大支流。[5]埋蒲水——今秦子铺沟,源出百家乡西南菠麦岭,西南流,于白沙乡桑园村汇入牛头河。流程约15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柳林河;按方位次序综合考量,柳林河在上游,与《水经注图》不符,故此将]埋蒲水比定为秦子铺沟相对正确。[6]延水——名鲁沟,源出白沙乡北李家幌,西南流于白沙乡驻地入牛头河。流程约12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车道河,按方位次序作系统考量,延水比定为鲁沟相对靠谱。[7]叹沟水——名代沟,源出白沙乡西南大山,北流于槐树庄西入牛头河。流程约12公里。王先谦《合校水经注》等版本:“右则叹沟水”的“右”字误,应为左。依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作了改正。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太石河,按太石河流经代沟与太石村,故此代沟与太石河应指的是同一条河。[8]麴谷水——今名扫帚沟,源出今清水县城南山,北流于今清水县城东1公里处入牛头河。流程约17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南道河,南道河流经扫帚沟自然村,故扫帚沟南道河实为同一河道。[9]温谷水——今名汤峪河。源出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张川县)东小陇山车古峪,西南流经张川县闫家,又西南流经今温泉,汇入牛头河。流程约35公里。[10]莎谷水——名曹家河沟,源出清水县城东北山梁,南微西流于柳湾村东入牛头河。流程约12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石沟河,经查曹家河沟石沟河为同一条河。 [11]清水口水一名樊河。源出张川县东恭门乡小陇山大豁口,古为陇堪,西南流经张川县恭门,于今清水县城北入牛头河。[12]街亭故城一据《太平寰宇记》在唐代陇城(即今秦安县东北90华里的陇城镇)“东北六十里”的记载和实地调查,在今张川县恭门乡上城子,即《水经注》所言之“陇口”。此地古为陇山(陇垠)西麓关口,秦陇通道必经之地。秦在这里置寨,西汉置街泉县,县治即今恭门上城子,城址尚存。东汉初降县为亭,其地属陇县,蜀将马谡所失之街亭,即其地也。详见薛方昱《街亭位置考》(《西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13]两汉至隋唐清水故城在今清水县城北1公里处,即牛头河以北、樊河以西的二阶台地上。宋代庆历二年,知州曹玮在清水故城南二华里处筑新城,名永清城,即今县城永清镇,古城旋废。[14]秦水——今名后川河。源出张川县东北陇山,西南流经秦川(即今张川县东北峡口至县城一段河谷平川),又西南经陇川(即今县城南至胡川一段河谷平川),又经清水县黄门北峡口(六盘口),于今清水县城东的红堡汇入牛头河。流程约61公里。[16]两汉陇县故城,西汉置县,东汉因之,为两汉凉州治所,其故城即今张川县城所在地。《水经注.渭水》“秦水西经降陇县故城南,又西南,自亥、松多二水出陇山,合而西南流,径降陇城北又西南注秦水”。秦水,在张川县城一段,今叫南川河。自亥、松多水汇合后,今名北河,经张川县城北,又西南入南河,这完全符合《水经注》关于降龙县故城位置及诸水流向的记载。[80]

 秦亭,据天水方志学者考证今张家川县城南边不远的上磨乡瓦泉村一带,依山傍水,地形优越,地势开阔,是建城立邑的理想场所。其方位正在后川河二源汇合后的“秦川”上,也位于陇县故城即今张家川县城的南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一带发现有大量的秦墓,有不少被盗,墓内有黑木炭。现张家川县博物馆藏有这一带发现的秦时的鼎、壶、铜柄铁殳、铜矛、半两钱及二三十斤重的车马器。这里还有一面积约250×150米的古遗址,为大夯土层,据当地人讲此处原有古城,后湮没。在夯土层下曾有建筑材料砖、瓦等出土,情况与陕西秦公大墓的情况相类似。也可佐证古秦亭遗址无疑就在瓦泉村一带。[81]

A6

又西,羌水注焉。水北出羌谷,引纳众流,合以成溪。泌水星会,谓之小羌水。西南流,左则长谷水西南注之,右则东部水东南入焉。羌水又南入清水。清水又西南,得绵诸水口,其水导源西北绵诸溪,东南与长思水合,水北出长思溪,南入绵诸水。又东南,历绵诸道故城北。东南入清水。清水东南注渭。

薛方昱认为: ①羌水---今名白驼河,源出今清水县西北的白驼东北山,西南流又拆而东南流,于清水县城西的红堡人牛头河。流程约20公里,已为季节性河流。②泌水(小羌水)一一羌水支流,今名姚黄沟,源出白驼西山,东南流于姚黄村注白驼河。(李晓杰等认为即今黑牛湾沟③长谷水一羌水支流,今名东沟,源于路山,南流注白驼河。李晓杰等认为即今东沟河。按名称二者所指应为同一水道。④东部水一一羌水支流,今名刘沟,源于西山,东北流注于白驼河。李晓杰等认为即今谢家河;但按注文“右则东部水东南入焉”,刘沟与谢家河均为东北流向,与注述不符,比对之下黑牛湾沟东南流注入白驼河,将其比定为东部水较为妥切。⑤绵诸水-今名林家河,又名稠泥河,源出清水县远门乡东山,南流,又东南流,于今清水贾川乡东人牛头河。流程约22公里。已为季节性河流。⑥长思水---绵诸水支流,今名石王家沟,源出远门乡东高岭村.南流于高家川林家河。李晓杰等认为即今石沟河。比对《水经注图》石王家沟相对正确。⑦绵诸道故城一一在今清水县贾川乡驻地西约1公里处,故城遗址尚存。另说汉代绵诸县治在今北道区社棠西的绵诸村。[82]

绵诸县绵诸道故城,1987年,在地方文物普查中,清水县贾川乡政府所在地林家河村林家河南岸的堡子山,发现一座古城遗址,当地人称为“灵芝城”。据勘查,该城北据川,南连山,城垣从山脚阶地伸向山腰,形状呈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50米,占地面积131亩。古城北墙已湮没于林家河,东、南、西三面城垣仍清晰可辨,地上城墙约2米有余,厚1.5~2米,城墙为夯筑而成。近年来,当地群众在修路造田中,曾发现多处建筑基址与墓葬遗址;城内断崖处有灰坑和大量砖瓦等秦汉遗物;两处汉墓中,出土铜壶、铜鼎、铜花瓶、铜香炉和剑、箭簇等文物。河岸阶地城垣附近,还有不少夹砂陶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和居民点存留。说明当地在先秦至秦汉时代是人类长期生活定居的场所。“灵芝城”古遗址的具体方位在林家河(古绵诸水)与牛头河汇合处之西12里处林家河谷地最开阔处,东北距清水县城45里,西南距秦城区(上邽县)45里。这里群山溪谷的地理形势,林家河河流的走向分布以及古城位置,与古籍记载绵诸道位置完全吻合......根据《水经注》的记载,绵诸县在桥亭以东,而西汉绵诸道故城又在今清水县西南林家河,这说明西汉的道与北魏的县两者辖域一致,即今北道区中北部与清水县西南部地区,正是绵诸道及绵诸县管辖的区域,只是北魏重设绵诸县时,县治已改设于今社棠镇。由于县城一致,而古人对道与县治所的这一变化未加注意,所以导致道与县治所认识上的混乱。[83]

渭水又东南合泾谷水,水出西南泾谷之山,东北流,与横水合,水出东南横谷。西北迳横水圹,又西北入泾谷水,乱流西北,出泾谷峡。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封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邱,邱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其水北流,注泾谷水。泾谷水又西北,有白城溪东北流,白娥泉水出其西,东注白城水。白城水又东北,入泾谷水。泾谷水又东北,历董亭下。杨难当使兄子保宗镇董亭,即是亭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渭。《山海经》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也。

渭水又东,伯阳谷水入焉。水出刑马山之伯阳谷。北流,白水出东南白水溪,西北注伯阳水。伯阳水又西北历谷,引控群流,北注渭水。又东历大利,又东南流,苗谷水注之。水出南刑马山,北历平作,西北迳苗谷,屈而东迳伯阳城南,谓之伯阳川。著李耳西入。往迳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焉。渭水东南流,众川泻浪,雁次鸣注。

左则伯阳东溪水注之,次东得望松水,次东得毛六溪水,次东得皮周谷水,次东得黄杜东溪水,并出北山,南入渭水。其右则胡谷水,次东得邱谷水,次东得邱谷东溪水,次东有钳严谷水,并出南山,东北注渭。

薛方昱等考证:①泾谷水——今名东柯河。源于麦积区街子乡东南秦岭水石崖(泾谷),西北流合东沟(横水),又西北经今温家峡(泾谷峡),流经麦积区街子镇,街子南河(白城溪水)汇入,北流于马跑泉东的潘家大庄东侧入渭河。流程约32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小峡河--永川河②横水一今名石门沟,泾谷水支流。源于伯阳乡南五子山西,西流于滩子注东柯河。(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大峡河)③轩辕谷水——泾谷水支流,今为宏罗村南沟水,东距衔子镇4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董水沟)④白城溪水——泾谷水支流,今名街子南河,为东柯河正源。(李晓杰等认为即今谢家沟)⑤董亭——在今麦积区马跑泉乡莫家寺附近,该段东柯河谷又叫董家川。与姜维经董亭围南安的董亭同名异地。⑥伯阳谷水——今名毛峪河,源于秦岭山脉,西北流又北流,于伯阳西入渭河。流程21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东柯河⑦白水一为伯阳谷水支流,源于秦岭白柳树潭,西北流于范家河与《水经注.渭水》所记的伯阳谷水正源马家沟会合。(李晓杰等认为即今东柯⑧苗谷水——今名五龙沟,源出伯阳乡南山,于今伯阳乡五龙村注渭河,流程约11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毛峪河⑨伯阳东溪水——今名半坡里西沟水,源出清水县陇东乡教化沟,西南流注渭水,流程13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红崖⑩望松水——今为青崖东沟,又名杨家沟,源出清水县陇东乡北山,南流注渭,流程约12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涧沟11毛六溪水——今为王家沟,源出喇嘛山,南流入渭河,流程约6公里。12皮周谷水——今名李家沟,源出喇嘛山,南流入渭,流程6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庙坪沟13黄杜东溪水——今名黄龙西沟水,源出清水县旺兴乡观音殿梁,南流入渭,流程约8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灰条沟14谷水——今为码头河,源出秦岭,东北流于麦积区码头村入渭,流程约20公里。15邱谷水——今名太碌大沟,源于秦岭火炎山,东北流于麦积区太碌村西入渭,流程约21公里。16邱谷东溪水-今名太碌小沟,流程12公里。17钳严谷水一今名吴碧沟,源于秦岭梁,北流于麦积区吴碧乡吴碧村入渭水。流程约13公里。(李晓杰等认为即今秦岭[84]

余按:毛峪河伯阳镇附近入渭河,按地名渊源考量伯阳谷水比定为毛峪河显然相对正确;故上述泾谷水伯阳谷水诸水系均从薛方昱所论。

刑马山,潘守正等学者认为伯阳谷水即今毛峪河,在今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西部,发源于秦岭主脉石门山东南至进家山一带,《注》中称发源于刑马山麓伯阳谷,故刑马山即指今石门山一带秦岭主脉,伯阳谷当指发源处山谷。苗谷水在今伯阳镇伯阳,其川直径约数公里,川南部之山,旧称南屏山,今日虎头山,《注》中称为南刑马山。由于其山方位在石门山以北,当称北刑马山。《注》中称南刑马山或为校误而致。由此推知,今伯阳镇南部秦岭主脉以及向北之分支,时皆称刑马山[85]

渭水又东南,出石门,度小陇山,迳南由县南,东与楚水合,世所谓长蛇水也。水出汧县之数历山,南流迳长蛇戍东,魏和平三年筑,徙诸流民以遏陇寇。楚水又南流注于渭,阚骃以是水为汧水,言又东,汧、扞二水入焉。馀按诸地志,汧水出汧县西北,阚骃《十三州志》与此同,复以汧水为鱼龙水,盖以其津流迳通,而更摄其通称矣。

石门——今名金门,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立远乡关庄村东南渭水南岸1公里,陕西省宝鸡市通洞镇西约10公里处。[86]

小陇山,即今华亭、清水及陕西陇县境之陇山。《元和志》卷2陇州华亭县:小陇山“在县西四十里”。又同书卷39秦州清水县: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隗嚣时,来歙袭得略阳,嚣使王元拒之。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升此瞻望,莫不悲思”。《方舆纪要》卷52谓“即今(陇)州西八十里之关山”。(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宝鸡市陈仓区西境陇山南脉

南由县,北魏孝明帝于南由谷口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西魏大统四年 (538) 废为镇。北周大象二年 (580) 复置,属安夷。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隋属扶风郡。唐武德元年 (618) 为含州治。四年 (621) 改属陇州。元和三年 (808) 并入吴山县。

据陕西方志学者考证:北魏和平三年(462)陆真在长蛇川筑长蛇镇,孝昌二年(526)改设长蛇县,故址在宝鸡县西部香泉镇境内,隋开皇十三年(594)迁到金陵河流域,十八年改名吴山县,后废,义宁二年(618) 复设县制,仍名长蛇县,唐贞观元年(627) 复名吴山县。《水经注》载:“渭水又东南出石门,度小陇山,泾南由县南,东与楚水合,世所谓长蛇水。水出济县之数历山,南流泾长蛇戌东,又南流注于渭。”石门在宝鸡县西部胡店乡东沟车站附近,其北为小陇山,南连秦岭,渭水从中穿过,形成峡谷,两山对時,形状如门,故名石门。渭水东流,合北来的第一条较大的支流便是从香泉镇流来的落化沟水(又名香泉河),从地理位置上讲,当是长蛇水。北魏的长蛇戌、长蛇县均以水得名,故应在落化沟水流域。而杨守敬《水经注疏》以今金陵河为长蛇水,乃是将开皇十三年迁治后的长蛇县(即唐宋时期的吴山县)当成了北魏时期的长蛇县所致[87]

数历山,按其为长蛇水香泉河)源头推析,数历山大致为今香泉镇北一带之山岭。

长蛇戍,李晓杰等认为即今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罗家坡。按”(楚水)迳南由县南.....南流迳长蛇戍东比对文物地图,颇疑长蛇戍与宝鸡市赤沙镇附近的东一遗址等[88]有关联。

汧水鱼龙水),一作汧川。即今陕西西部渭河支流千河。《汉书·地理志》 右扶风汧县:“汧水出汧县之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尔雅·释水》:“水决之泽为汧。汧之为名,实兼斯义。”李晓杰等将汧水比定为今蒲峪河;按:蒲峪河为千河右岸一级支流,故李氏所论实质上依然认同汧水千河。只是可能考虑到汧水千河)与楚水香泉河)的瓜葛(“盖以其津流迳通,而更摄其通称矣”),故将蒲峪河定为汧水上源。

汧县,周时为秦汧邑,襄公二年(前776)建都于此。春秋时秦宁公二年(前714)徙都平阳后置为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秦属内史。汉属右扶风西晋扶风郡北魏改名汧阴县。

摘自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41-243A7

渭水东入散关。《抱朴子.神仙传》一曰:老子西出关,关令尹喜候气,知真人将有西游者,遇老子,疆令之著书,耳不得已,为著《道》、《德》二《经》,谓之《老子书》也。有老子庙。干宝《搜神记》云:老子将西入关,关令尹喜,好道之士,睹真人当西,乃要之途也。皇甫士安《高士传》云:老子为周柱下史,及周衰,乃以官隐,为周守藏室史,积八十馀年好无名接,而世莫知其真人也。至周景王十年,孔子年十七,遂适周见老聃。然幽王失道、平王东迁,关以捍移,人以职徙,尹喜候气,非此明矣。往迳所由,兹焉或可。渭水又东迳西武功北,俗以为散关城,非也。褚先生乃曰: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无他豪,易高者是也。

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地当川、陕间交通要道,为古代军事必争要地。《资治通鉴》:三国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即此。宋以后称大散关。宋、金以此为界。

由周至往西就进人了今陕西宝鸡市,在渭滨区南山有著名的大散关,传此即老子人关处,因此旧有老子庙。这种传言影响到了郦道元,于是在涉及大散关时,《水经注》就记载了相关典故......郦氏被诸说所惑,不过在做了初步分析,行文最后比较坚定地说:“尹喜候气,非此明矣”,言尹喜在散关望气侍老子是不可能的。而“往迳所由,兹焉或可”是说老子从此地经过,那是非常可能的。刘雁翔,马毅明等学者据此解读老子曾盘桓于大散关。[89]

西武功,按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图》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今宝鸡市金台区渭水南岸,清姜河(捍水)西密集分布的高家村遗址、岭西遗址[90]等有关联。

渭水又与捍水合,水出周道谷,北迳武都故道县故城西,王莽更名曰善治也。故道县有怒特祠。《列异传》曰:武都故道县有怒特祠,云神本南山大梓也。昔秦文公二十七年伐之,树疮随合。秦文公乃遣四十人,持斧斫之,犹不断。疲士一人伤足,不能去,卧树下,闻鬼相与言曰:劳攻战乎?其一曰:足为劳矣。又曰:秦公必持不休。答曰:其如我何!又曰:赤灰跋于子,何如?乃默无言。卧者以告。令士皆赤衣,随所斫以灰跋树断,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其水又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也。渭水又东南,右合南山五溪水,夹涧流注之也。

捍水,即今清姜河

周道谷,按注文“(水出周道谷,北迳武都故道县故城西”,作方位校验,周道谷大致相当今观音山村212省道一带之山谷。(如下图所示)

武都故道县故城,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㪚关东南。 汉属武都郡。 晋永嘉后废。按《正义》《括地志》云:大梓树在岐州陈仓县南十里仓山上。

怒特祠,孙国江考证“怒特祠”故事在六朝时期的多部志怪作品中都有记载,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秦国的地方信仰,《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图大牛,上生树本,有牛从木中出,后见于丰水之中[91]。”这件事在当时被认为是树神显圣的征兆,人们还特地建了怒特祠供奉大梓牛神。但是,到了六朝志怪小说中,“怒特祠”的故事却发生了变化。《列异传》《搜神记》等书中都记载了此故事,但伐树遇牛的过程却被增加了许多神奇怪异的细节,叙述的重点也由秦文公伐树遇神牛的情节变为树精为祟却最终被制服的情节。在六朝志怪小说的“怒特祠”故事中,梓树遭到砍伐后,“随创愈合,经日不断”,秦文公命令四十名兵士同时伐树,仍然不能伐断,其中一名士卒脚痛,于树下休息,却听到了鬼神与树神的言论,鬼神对梓树说:“赭衣灰全,子如之何?”梓树默然。士卒以所听到的言论告知秦文公,秦文公遂命人“衣赭,随斫创岔以灰。树断,化为牛。使骑击之,不胜。或坠于地,髻解被发,牛畏之,乃如水,不敢出”[92]。“赭衣披发”是汉代巫师作法时的装扮,故事中梓树所化之牛却畏惧赭衣披发之人,可见六朝时期人们已经将树神妖魔化。在《史记正义》所引南朝梁、陈之间成书的志怪小说集《录异传》中也记载了这一故事,但《录异传》中降服梓树所化神牛的方法与《搜神记》不同,乃是“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93]”。这一差异或许出于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的埴变。值得注意的是,“以朱丝绕树”的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除祟的巫术,先秦秦汉时期人们在日食时进行除祟仪式时通常会使用这一方法,《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日食时人们会“以朱丝营社”[94],即用红色丝线缠绕社树的方法来祛除日食,而日食在先秦秦汉时期则普遍被认为是自然神作祟。《魏书.刘芳传》中也记载人们遇到“日有变”之时,便会“以朱丝为绳,以绕系社树三匝”,可见这种仪式至六朝时期仍然被人们所使用。“以朱丝绕树”这一驱邪除祟的方法是阴阳五行思想与民间巫术结合的产物,其原理在于用象征阳气的朱丝限制象征阴主的社树的活动,以改变造成日食的阳气不足的局面。“怒特祠”故事中用这一方法克制树神,正是树神作为原本受到崇拜的自然神逐渐变为作祟的精怪和妖物的一种体现......传说中树精可以化为长寿的动物形或人形的精怪,这是当时自然神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随着自然神信仰的衰落,本来作为守护神的树神故事变为了“伐树遇妖”的精怪传说。[95]

南山五溪水,吴宏岐认为由后文的“夹涧流注之”一语推测,“五溪水”当为五条均出于南山、并列北流注渭的小溪流。清人汪士铎在其《水经注图》有关图幅中将“五溪水”视为一组河流的统称,并将其绘成五条南北向河流[96],略得其实[97]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图》所示亦如此。

          A8

△又东过陈仓县西。

县有陈仓山,山上有宝鸡鸣祠。昔秦文公感阳伯之言,游猎于陈仓,遇之于北坂,得若石焉,其色如肝,归而宝祠之,故曰陈宝。其来也自东南,殷殷声如雷,野鸡皆鸣,故曰鸡鸣神也。《地理志》曰:有上公、明星、黄帝孙、舜妻盲冢祠。有羽阳宫,秦武王起。应劭曰:县氏陈山。姚睦曰:黄帝都陈言在此。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也,非陈国所建也。

陈仓山,亦名宝鸡山、鸡峰山。即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四十里鸡峰山。《史记·封禅书》:秦文公十九年(前747),“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若雄鸡,其声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宝”。《水经·渭水注》:“(陈仓)县有陈仓山,山上有陈宝鸡鸣祠。”

陈宝,陈宝,《封禅书》叫“若石”,扬雄《羽猎赋》称“天宝”,意思是天上掉下来的宝石,天上掉下来的宝石是什么?李零认为其实是流星坠地后残留的陨石。《秦本纪》索隐引苏林说谓“其色如肝”,当是铁陨石。夜间,流星穿越大气层,有巨大闪光和雷鸣般的轰响,好像雄鸡一唱,引起野鸡齐鸣,因而产生各种关于鸡的神话 (如二童子、宝夫人) 。晋灼说“天宝,鸡头人身” (《汉书·扬雄传上》注) 。唐代把陈仓改名宝鸡,一直沿用至今。[98]

绥德画像石中的“陈宝”

宝鸡鸣祠,一九三三至一九三七年,苏秉琦先生代表北平研究院在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发掘,写成发掘报告《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这一发掘是配合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陇海铁路宝鸡段的工程。斗鸡台在渭河北岸的贾村塬 (东为凤翔原,西为陵原) ,乃陈宝鸡鸣祠的俗称。苏秉琦先生等以为史籍所见陈仓古城及陈宝祠遗址与斗鸡台遗址约略相当。贾村塬西南角有“宝夫人祠”,被乡下人当求子的“娘娘庙”,也和“陈宝”的古老传说有关。当时,苏先生已指出:“然则所谓'若石’,所谓'陈宝’,原不过为'流星’,'陨石’,特神乎其说而已。”李零认为这比王国维的玉石说更为准确。[99]

据王守春考证:《水经注》记载天水地区有轩辕谷:“渭水又东南合径谷水,水出西南径谷之山……乱流西北,出径谷峡。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封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邱,邱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文中的寿邱,位于今山东曲阜。这一记载表明,古代有关黄帝出生地就有几种不同说法,今天虽然黄帝的出生地被认定在河南新郑县,但《水经注》记载的天水地区的轩辕谷可能也与黄帝有一定关系。  《水经注》还记载在今宝鸡地区有黄帝文化的遗迹及神农氏的文化遗迹:“(陈仓县)县有陈仓山,山上有宝鸡祠。 《地理志》曰:有上公、明星、黄帝孙、舜妻盲冢祠。”(卷十七《渭水上》)陈仓县即位于今宝鸡市。此段内容虽然是引自《汉书·地理志》,但郦道元也亲自考察了这里。这一记载表明,这里有关黄帝孙等先祖的祭祀文化传统有悠久历史。[100]

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非陈国所建也”,刘文英认为古成纪在今天水市秦安县北,其地望正和大地湾的位置相合,大地湾一期文化正相当于宝鸡北道岭史前文化,而北道岭恰在古陈仓的地域之内。大地湾二期文化相当于西安半坡文化,三期文化相当于陕县庙底沟文化。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特别是仰韶文化时期,确有一个氏族系统沿渭水与黄河不断向东迁移与活动。《左传・昭公十七年》日:“陈,太暤之虚也。”陈地在今河南淮阳,杜预注:“太魄,伏義氏,风姓之祖也。”据说太峰是伏羲的“帝号”。“虚”当读为“墟”,本谓之“大丘”,此指旧居之遗址。所以杜预曰“大居陈”。《水经注.渠水》曰:“陈城,故陈国也,伏義、神农并都之”其实,这一传说只是说明,陈地曾是伏義氏族活动的一个中心,它表明伏義氏族系统继续向黄淮平原迁移。不过,太暤一向被东夷奉为祖先。在伏羲名又加大之号,可能隐含着两个氏族系统在此地的融合。因此,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淮平原上,我们既可以看到西来的前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影响,又可以看到东来的前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的影响。《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曰:“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嗥与有济之祀。”杜预注:“司,主也。大睥,伏羲。四国,伏羲之后,故主其祀。”伏羲氏风姓,今在伏羲故里犹有文化遗迹。位于大地湾不远的陇城有风沟、风谷、风台、风营,民间传说伏羲、女蜗均因生于此而为风姓。这四个春秋小国分别在今山东省济宁,东平县东,东平,寿张一带和费县西北,这又是伏羲氏族系统在华东的迁移。不过,这四个小国既把太暤伏羲作为他们的祖先,同时又主祭当地的济水之神,也隐含着伏羲氏族系统同当地原有氏族的某种融合。《山海经.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太(大)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巴人以太(大)暤为其祖先,这是伏羲氏族系统向西南迁移的明证。而咸鸟、乘釐、后照,应是迁移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氏族。如果联系到苗族、瑶族、彝族和水族的伏羲神话,那么伏羲氏族在西南的迁移,远超过今四川境界,而至云贵高原。《古微书》引《孝经援神契》曰:“伏羲氏画地之治,凡天下山五千七百,居地五十六万四千五十六里。”这些数字我们不知有何根据,但伏羲氏族系统四处迁移的范围一定是很大的。我们今天不但在伏羲故里所在的西北,而且在西南、中原和华东广大地区都看到伏羲的传说和遗址,正是伏羲氏族一代一代繁衍、迁移和活动的结果。因而伏羲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民族著名的远祖之伏羲的名号,古代没有固定的写法,或伏戏、庖牺、宓羲、虑羲等,都是同一语音的记录。据《庄子.胠箧》,伏羲氏以及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之世,“民绳而用之”,尚无文字。那么,伏羲的名号就只能记音。[101]

渭水又东迳陈仓县故城北。魏明帝遣将军太原郝昭筑陈仓城成,诸葛亮围之。亮使昭乡人靳祥说之,不下。亮以数万攻昭千馀人,以云梯、冲车、地道逼射昭,昭以火射连石拒之。亮不利而还。今汧水对亮城,是与昭相御处也。陈仓水出于陈仓山下,东北流注于渭水。

陈仓县故城,文物地图集认为陈仓县故城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代家湾村西北,秦~西晋遗存,位于渭河北岸二级台地上,城址形制及面积不详,地表遗存夯土城墙残段。1983年发掘秦汉房址4座,灰坑、窖穴175个,出土陶器、铜器及印章封泥等,从而印证了文献中关于陈仓县(秦置,晋末废)地望的记载[102]但该遗址位于渭水之北,不符注文“渭水又东迳陈仓县故城北”方位校验,姑存疑。

火射连石,最早记载陈仓之战的是这次战争的同时代人魏国郎中鱼豢,他在《魏略》中写道:“(诸葛亮)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燃),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过了200多年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将此两条史料比对分析后,刘旭认为“火射”就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的缩写。“连石”就是“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的简称......所谓“火射连石”就是火箭和石磨两种东西。在这里,石磨是临时当兵器使用的农家器具,它不是什么兵器,更不是什么新式火器,这是显而易见的......当时火箭的发火物是油脂、草艾、松香等一类传统的易燃物,而不可能是火药,也就是说,它不是新式火器。[103]

汧水, 即今陕西西部渭河支流千河。

陈仓水,大致相当今宝鸡渭河支流清水河。

渭水又东与绥阳溪水合,其水上承斜水,水自斜谷分注绥阳溪,北届陈仓,入渭。故诸葛亮《与兄瑾书》曰: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人。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板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绥阳溪水,按方位次序考量,约今马尾河。

斜水,亦名斜谷水。即今陕西岐山县南渭水南岸支流桃川河、石头河。源出太白县太白山,东北流至岐山县南入渭河。《史记·河渠书》: “斜水通渭。”《清.一统志·凤翔府一》: 斜水 “在岐山县南。自汉中府褒城县流径县南,又东北径郿县西入渭。今曰斜谷河,其上游名桃川”。

斜谷,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即褒斜道之东口。《续汉书·国志》: 武功县有斜谷。《三国志· 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228) 春,“杨声由斜谷道取郿”。十二年 (234) 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皆此。《清一统志·凤翔府一》 引 《郿县志》: “斜谷在县西南 三十里,入谷口二百二十里抵凤县界,出连云栈,复百五十里出谷,抵褒城,长四百七十里。” 谷口有斜谷关。

绥阳溪水其水上承斜水,绥阳溪水上源并非斜谷石头河),此句注文显然是错误的。(李晓杰等亦持此论)       

渭水又东迳郁夷县故城南。《地理志》曰:有汧水祠。王莽更之曰郁平也。《东观汉记》曰:隗嚣围来歙於略阳。世祖诏曰:桃花水出,船槃皆至郁夷、陈仓分部而进者也。汧水入焉。水出汧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尔雅》曰:水决之泽为汧。汧之为名,实兼斯举。水有二源,一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岩障高险,不通轨辙。故张衡《四愁诗》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其水东北流,历涧,注以成渊,潭涨不测。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而莫敢采捕,因谓是水为龙鱼水,自下亦通谓之龙鱼川。

郁夷县故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宝鸡陈仓区西千河与渭河汇合处。属右扶风。东汉初废。郁夷县的具体位置和郁夷县的范围,迄今为止未能解决。在《水经注》中记载:“渭水东迳郁夷县故城南”。说明郁夷县故城应在渭水的北岸。有学者认为从渭水北岸的宁王遗址,发现了“郁夷”文字瓦当,出土了大量的汉时期用于宫殿建筑的材料。故此地方考古工作者认为郁夷县故城的位置应在宁王遗址。[104]但按郦注所述方位郁夷县故城,应位于宝鸡市千河与渭河汇合处左侧而按后文郦注所述方位宁王遗址所对应的则是平阳,即秦宪公时秦人建立的都邑,该遗址发现了大量宫殿建筑遗存。至于发现“郁夷”文字瓦当,盖因宁王遗址为西汉郁夷县平阳城[105]郁夷县所辖地域之故。而按《水经注图》比对文物地图,颇疑郁夷县故城与今宝鸡市千河与渭河汇合处夹角左侧的王家崖遗址、王家崖东遗址、冯家庄墓群、仝家沟遗址等有关联。

弦蒲薮,张强等学者认为弦蒲薮水在县(源县)蒲谷乡弦中谷汇聚成的湖泊,这一湖泊有调节水水位等方面的功能,如姜行本开五节堰“引水通运”实际上是将近在咫尺的弦蒲薮引入运道。张廷玉等交待陇州地理形势时记载道:“又西南有山,水出焉。南有吴山,即吴岳,古文以为岍山。西南有白环谷,白环水出焉。西有弦蒲薮,汭水出焉,下流合于泾水。南有渭水。[106]”明、清两代,弦蒲薮依旧陇州境内重要的湖泊,这一湖泊在补充和调节水、渭水水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7]按注文所述方位次序经百度卫星地图鸟瞰,初步窥测,弦蒲薮约今陇县城一带。

川水东迳汧县故城北,《史记》,秦文公东猎汧田,因遂都其地,是也。又东历泽,乱流为一。右得白龙泉,泉径五尺,源穴奋通。沦漪四泄,东北流,注于汧。汧水又东,会一水,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三峰霞举,叠秀云天,崩峦倾返,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地理志》曰:吴山在县西,古文以为汧山也。《国语》所谓西虞矣。山下石穴,广四尺,高七尺,水溢石空,悬波侧注,崩奔震荡,发源成川,北流注于汧。自水会上下,咸谓之龙鱼川。汧水又东南,迳隃麋县故城南。王莽之扶亭也。昔郭歙耻王莽之徵,而遁迹于斯。建武四年,光武封耿况为侯国矣。

汧县故城,据张天恩等学者考证陇县东南乡郑家沟村一带与县城隔千河相望,为一范围较大的古代遗址,断崖上多见灰坑等遗迹,地表可采到盆、罐等陶器残片,以及绳纹板、筒瓦,云纹瓦当和字纹残砖等古代遗物,文化性质被定为秦汉城址,内涵和堆积之丰富是陇县境内古遗址中少见的,应该是汉晋县故城遗址......按《水经注》记载:'水入焉,水出县之蒲谷...迳县故城北",明确说故城在河南岸,与郑家沟遗址所处位置亦相合。[108]

摘自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J].文博,1990,(05):227-231+251.

《史记》秦文公东猎汧田,因遂都其地,是也”,比对相关考古发掘报告,颇疑此处秦文公“遂都其地”的秦都与陇县东南十三里的磨儿塬春秋城址有渊源,而非郦注混为一谈的汉晋县故城(郑家沟遗址)。据张天恩.等学者考证磨儿塬村西春秋城址,与边家庄墓地处于千河西岸的同一片台地上,东临千河,南临川口河,位于台地东南部。现仍可见部分夯土城墙,东墙的南段尚断续保持近百米,南墙的东段尚存约近二百米,东南角亦尚保存了一部分残墙遗迹、残存的高度约至二米不等。因黄土埋没,现存残墙顶部与台地表面已处在同一个高度、无法观察城墙的厚度。残墙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夯层,一般厚度约在10厘米左右。由于没有进行钻探对于西、北城墙和东墙北段,南墙西段的保存情况,还不清楚,整个城址的范围也无法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距城墙东南角西约四、五百米处的冲沟两侧断崖上,以及路边的水沟中,曾见有春秋时期陶片,这一位置还看不出是属城内或是城外.....地面上少量遗物,主要是相当春秋时期的盆、罐、鬲等陶器残片,还有一些素面半瓦当,内饰麻点,外饰绳纹的板、筒瓦、空心砖等建筑材料残片。从现有的遗物看,该城址可以认为属于春秋时代;但也有一些更晚的遗物,说明这一遗址曾有过较长时间的使用用。该城址从时代上讲属于春秋时期与边家庄墓地相当。地理位置与边家庄墓地相距很近,不过三里之遥。如果城址南北范围大体与东西相当的话加上墓地南北延绵数百米的距离,两者的空间净距大约不足二华里。南为居住之城邑,北为送终之墓地,故此边家庄墓地属于磨儿塬城址的居住者。[109]

白龙泉,按方位次序考量,此泉当位于吴山与磨儿塬春秋城址之间的千河右岸,结合地名渊源综合考量,颇疑白龙泉与陇县上凉泉有渊源。上凉泉,因村境内处泉水喷涌,水质清白,千年不涸,取名为龙泉里

吴山,又称岳山、吴岳,古称汧山、岍山、西镇山。在陕西省宝鸡陈仓区西北,北延至陇县。有镇西、大贤、灵应、望辇、会仙等峰,突兀参天,有“五峰挺秀”之誉。最高点海拔2069 米。山上有雷神洞、真人洞、餐霞洞、凤凰石诸胜。为中国古代“五岳四镇”之西镇。东麓有古建筑群,以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的吴岳庙年代最早。有历代诗文碑刻近百通,俗称小碑林。古建筑大都已毁。

汧水又东,会一水,水发南山(吴山)西侧,按文物地图比对百度地图颇疑此水即今八渡河。

隃麋县故城,位于千阳县城关镇东1公里,汉代遗存,1954年调査城址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500米。地表散布大量汉代瓦砾。城址旁立圆首碑1通,高2.48米,宽0.89米,厚0.35米。碑阳楷书“汉隃麋县”四字,碑阴楷书“古隃麋泽”四字。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右参政胡松题,清顺治十一年(1654)凤翔府通判葛会忠立石。碑现迁至县文化馆。《元和郡县志》等载,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隃麋县于此,属扶风郡,其地产墨,故诗文中或称墨隃麋”。隃麋一作榆眉。(参见《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11期)

杨沛龙依据东汉《曹全碑》及“隃麋侯相”印中的“隃麋”古文,指出《后汉书》等将“隃麋写作“渝麋”或“隃糜”均为传写之误。隃麋墨,产地为隃麋、材质为松烟、形制为丸状或锭状。关于隃麋墨的记载,最早出自东汉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而不是最常被引用的东汉应劭《汉官仪》。[110]

汧水东南历慈山,东南迳郁夷县北,平阳故城南。《史记》秦宁公二年,徙平阳。徐广曰:故郿之平阳亭也。城北有《汉邠州刺史赵融碑》,灵帝建宁元年立。汧水又东流,注于渭水。

慈山,按方位次序地名渊源佛文化等综合考量,慈山大致相当今凤翔县城西30里之灵鹫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先秦穆公狩猎于此遇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

平阳故城,平阳,是秦宪公时秦人建立的都邑,后来秦武公居于平阳封宫20年,秦德公元年由平阳迁于雍城。以后秦武公之子白居于平阳。平阳封宫沿用至汉,郁夷县地当为平阳故城之所在。《水经注》载“汧水东南历慈山,东南迳郁夷县北,平阳故城南。《史记》秦宁公二年,徙平阳”。就说明了这一点。宁王遗址距出土秦武公重器钟博之地太公庙只有6.5公里,并且在遗址附近以西还有大面积的春秋秦人墓地地。通过调查,在遗址周围没有其它宫殿遗址的存在,故此地方考古工作者董卫剑等认为宁王遗址就是东周时期的平阳位置,也是西汉时期郁夷县平阳故城的位置[111]

宁王遗址(西汉郁夷县平阳故城)发现“郁夷”文字瓦当拓片

A9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兹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泉也。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迹罕交,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厀遗迹犹存,是有磻溪之称也。其水清冷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维堆城七十里。

上图摘自网络

磻溪水,即今伐鱼河为什么古伐鱼河而不是今溪河呢?关金虎《宝鸡地名故事》相传元朝初年,蒙古人入主中原,组织人力考察河道水系绘制地图。当蒙古人来到溪河畔时,正值大雨过后,河流湍急,无法过河,他们就拐进了河边的一个村子,找来乡约地保,询问这条河叫什么河?乡约回答:“这条河叫溪”。蒙古人又问:“为什么叫溪?”乡约再次回答:“这条河是历史上姜太公钓过鱼的地方,自古就叫溪。”蒙古人一听这条河有鱼,高兴得不得了,就令当地老百姓给他们送鱼,并且说:“有鱼送鱼,无鱼就拿钱代鱼。我在这地图上给你们记下了。”谁知这位蒙古官员竞是个白字先生,把“代鱼”写成了“伐鱼”,标记在地图上了。就这样以讹传讹,溪河就成了伐鱼河,河流下边的村子也就叫成了伐鱼村,而西边距这条河五里平行的河流就变成了溪河。[112]

“乘高激流,注于溪中”,吴宏岐认为从“乘高激流,注于溪中”之描述可知,在溪水上游确有一处瀑布存在。溪水瀑布在郦道元时代应当是相当壮观的,后世河流水文条件逐渐恶化,已难睹旧日规模。今陕西省宝鸡县钓鱼台风景区在溪水上游一带筑坝堵水,虽然也造成了一处瀑布,但终究是人为而就,无复自然情趣。[113]

太公钓兹泉,约今姜子牙钓鱼台一带,位于陕西宝鸡溪河畔的伐鱼堡南,北距宝鸡15千米。相传为姜子牙从政前的隐居垂钓之地。该钓鱼台地处两山之间,四周奇峰叠嶂,松柏苍翠。溪水从山间潺潺流过,水旁有一巨石,石上有双膝跪坐和放置钓鱼杆留下的痕迹,传说为姜太公垂钓之处。石下激流直泻,浪花四溅,名云雾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就源于此地。台北边有一巨石,高约3米,上刻“孕璜遗璞”4字。此石顶端高大平坦,底部小巧尖锐,锥立河中,千百年来巍然不动。相传,它出自姜子牙所钓的一条鱼腹之中,被姜子牙顺手丢在此处。因此,被称为“丢石”,又因其形状像大鹫,故又被称为大鹫石。[114]

茲谷,李晓杰等认为今伐魚河上游河谷。

石室,李晓杰等认为钓鱼台水库南山上之靜室。

维堆城,《水经注疏》卷十七载:会贞按:维堆城无考。七十里疑有误,盖渭北之北有雍水,相距不过二十里,如果维堆城去渭水七十里,则是在雍水之北矣,何以下卷叙雍水,不言迳此城,故知当在今岐山县西南,雍水之南,七十或是十七之误。[115]故治在今岐山县西南。[116]具体不详。

渭水又东迳积石原,即北原也。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时司马懿屯渭南。雍州刺史郭淮策亮必争北原而屯,遂先据之。亮至,果不得上。渭水又东迳五丈原北。《魏氏春秋》曰:诸葛亮据渭水南原,司马懿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东转者,是其勇也。若西上五丈原,诸君无事矣。亮果屯此原,与懿相御。

积石原,亦名北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7郿县: 积石原 “在县西渭水北,亦曰北原,南距五丈原二十五里”。

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棋盘山北麓,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公里,北部宽1公里,南北长2.5公里,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

渭水又东迳郿县故城南,《地理志》曰:右辅都尉治。《魏氏春秋》,诸葛亮寇郿,司马懿据郿拒亮,即此县也。渭水又东迳郿坞南。《汉献帝传》曰:董卓发兵筑郿坞,高与长安城等,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其愚如此。

     郿县故城,西周郿邑,故址在今眉县东北,渭河北岸杨家村。根据陕西眉县尧上遗址

出土陶器及建筑材料的特征初步判断两汉县县治应在该考古发掘区域,《中国文物报》记载:“历年的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证明,以尧上遗址为中心,周边直径约3-4公里方围分布着大量的秦汉时期墓葬,其中心区域基本不见墓葬。这一现象强烈暗示着以尧上遗址为中心的区域当为秦汉时期眉县县治所在。”故治在眉县东北。

郿坞,东汉董卓筑,据考古发掘推测眉县常兴镇柳巷村柳巷城址与历史记载的眉坞有高度一致性,和刚刚发掘出土的县故城的方位关系也吻合。[117]


 


[1]《甘肃大辞典》

[2]黄学超《水经》文本研究与地理考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10,第291页

[3]《甘肃大辞典》

[4]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5]《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六页,第六页

[6]黄学超《水经》文本研究与地理考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10,第291页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渭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渭源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29页(雒玉麟:《夏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

[10]《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六页,第六页

[11]周侃: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细辨渭河源头,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08-15     

[12]黄学超《水经》文本研究与地理考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10,第291页

[13]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13页

[14]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13页

[15]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13页

[16]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13页

[17]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13页

[18]《水经注渭水》今甘肃段笺证&薛方昱,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1页

[19] 黄学超作,《水经》文本研究与地理考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10,第292页

[20]鲁泽主编:《陇西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2页。

[21]《水经注渭水》今甘肃段笺证&薛方昱,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1页

[22]《水经注渭水》今甘肃段笺证&薛方昱,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1页

[23] 《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2

[24]《水经注渭水》今甘肃段笺证&薛方昱,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1页

[25]《水经注渭水》今甘肃段笺证&薛方昱,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1页

[26]《水经注渭水》今甘肃段笺证&薛方昱,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1页

[27]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2页

[28]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2页

[29]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2页

[30]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171页

[31]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  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2,第92页

[32]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测绘出版社,2011年,172页 

[33]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68页

[34]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68页

[35]《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7

[36]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68页

[37]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68页

[38]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68页

[39]《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6

[40]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1页

[41]《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7

[42]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测绘出版社,2011年,172页 

[43]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1页

[44]《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7

[45] 《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23

[46]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3页

[47]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3页

[48]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4页

[49]详薛方昱:《中国最早设置的邦、冀二县考》,《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

[50]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4页

[51]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4页

[52] 《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23

[53]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4页

[54]《中国河湖大典》黄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224页。

[55]《中国河湖大典》黄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224页。

[56] 刘满著,河陇历史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02,第278页

[57]《中国河湖大典》黄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224页。

[58] 刘满著,河陇历史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02,第278页

[59]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28页

[60]《中国河湖大典》黄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224页。

[61] 刘满著,河陇历史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02,第278页

[62] 刘满著,河陇历史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02,第278页

[63] 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第594

[64]《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37 

[65]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30-231

[66]《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37

[67]《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37

[68]《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37

[69]《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37 

[70]《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37 

[71]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32-233

[72]《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37

[73]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35页

[74]天水市秦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秦城区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158

[75] 天水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编,天水城市建设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第428页

[76]王璐.上邽地望探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1):60-63.

[77]傅维康著,民以食为天  百种食物漫话,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11,第193页

[78]姜维第六次北伐,在段谷被邓艾击败,段谷在哪里?原创 灿烂海滩 地图帝 2020-02-23 03:42

[79]刘满著,河陇历史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02,第327页

[80]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41-243

[81]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水市志  下,方志出版社,2004.07,第2400页

[82] 薛方昱,郑炳林,甘肃历史地理新证  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1,第241-243

[83] 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水市志  下,方志出版社,2004.07,第2402页

[84] 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水市志  下,方志出版社,2004.07,第2402页

[85]潘守正著,天水史地考辨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03,第90页

[86] 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水市志  下,方志出版社,2004.07,第2402页

[87]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  第2卷  行政建置志,三秦出版社,1992.10,第602页

[88] 《陕西省文物地图集》(下),第220页。

[89]刘雁翔,马毅明.老子归隐地寻踪[J].中国地方志,2007,(02):54-58.

[90] 陕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66页。

[91]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0年版,第180页。

[92] 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8页。

[93]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0—181页。

[94]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95]孙国江著,六朝志怪小说的故事类型及其文化意蕴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第52页

[96] 郦道元原著、[清]汪士铎图、陈桥驿校释:{水经注图》图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97] 吴宏岐著,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07,第126页

[98] 李零|汉画中牛首、鸡首人身的神灵究竟所指何物?,《读书》2021年11期

[99] 李零|汉画中牛首、鸡首人身的神灵究竟所指何物?,《读书》2021年11期

[100] 王守春著,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海天出版社,2013.02,第130页

[101] 刘文英著,刘文英文集  第9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21.08,第493页

[102] 陕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03页。

[103] 刘旭著,点滴斋文稿选集,湘潭大学出版社,2015.10,第75页

[104] 董卫剑.从宁王遗址出土的“郁夷”瓦当探讨郁夷县故城与平阳故城的关系[J].考古与文物,2005,(01):44-48.

[105] 董卫剑.从宁王遗址出土的“郁夷”瓦当探讨郁夷县故城与平阳故城的关系[J].考古与文物,2005,(01):44-48.

[106] 清张廷玉等《明史.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9页。

[107] 张强编,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  隋唐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01,第243页

[108]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J].文博,1990,(05):227-231+251.

[109]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J].文博,1990,(05):227-231+251.

[110] 杨沛龙:“隃麋”考——陕西省千阳县历史地名及相关问题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111] 董卫剑.从宁王遗址出土的“郁夷”瓦当探讨郁夷县故城与平阳故城的关系[J].考古与文物,2005,(01):44-48.

[112]许灏.大钓无疆[J].陕西水利,2014,(02):183-184.

[113]吴宏岐,雍际春.《水经·渭水注》若干历史水文地理问题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02):163-173.

[114] 樊哲理.我国著名的钓鱼台[J].百科知识,2011,(19):59-61.

[115]后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5页、第1516页。

[116] 朱莉娜.《水经注》所见关中地区城邑聚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117] 朱莉娜.《水经注》所见关中地区城邑聚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