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建中 | 辛亥烽火花巷堂

 乡愁里的福州 2024-04-19 发布于福建

辛亥烽火花巷堂

——缅怀近代基督徒民主革命家黄乃裳

作者:陈建中

在福州市繁华闹区东街口的花巷里,7号院落就是福州基督教卫理公会建于1915年初的福州城内第一座基督教堂尚友堂,即今日的花巷堂。教堂地址原是清代琉球王赵新的王府,当时购置的这一老建筑中,有一座是于1992年被公布为市级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旧址的老房子,系文物保护单位。花巷堂是一座含有这座革命老房子及其遗址的教堂。日往月来,花巷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日花巷堂里的老建筑、院落、遗址、一草一木等,无不见证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以黄乃裳为代表的一群基督徒投身辛亥革命的义举,向人们讲述着过往令人感奋的爱国主义故事。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革命党人以基督教堂为掩护,宣传维新变法,开展反清反帝制活动。许多基督徒直接参加起义军、敢死队和红十字会等。191110月武昌首义成功,全国各地热烈响应,福建的革命党人也积极准备武装起义。1911年春,作为同盟会会员和基督徒的黄乃裳出任基督教会的福州英华、福音、培元三所书院的教务长。他在青年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激发他们的爱国革命热情。在他主办的《左海公道报》上,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新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乃裳组织桥南公益社体育会活动,由体育会在书院里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军事操练,以增强学生体能。在体育会和书院里秘密编练洋枪队和炸弹队,这些都为光复起义作了思想和军事上的准备。革命军方面,主力为新军陆军第十镇驻省城的部队,由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任命第二十协统领许崇智为革命军总指挥司令官。1911115日,黄乃裳、郑祖荫、林斯琛、刘通等福建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在台江闽江下游的夹板船里,与驻闽新军孙道仁、许崇智等人召开秘密会议,商定起义的具体方案,决定在花巷这座老房子里成立革命军总指挥部,以于山为总攻阵地。

1911118日夜里,同盟会福建支会的同志已率炮兵和炸弹队进发攻占于山顶。随后黄乃裳在仓山对湖路的家里集合了基督教会三书院学生41人,编成以李藩为队长的学生炸弹队。9日凌晨,队伍出发前黄乃裳自告奋勇、慷慨激昂地对大家说:“旗手不用选了,我今年已经63岁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就让我为大家当一回旗手吧!”说完就走到队伍的前头。为国族慷慨赴死的呼声,永远是时代最强音!黄乃裳亲擎由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刘元栋、冯超骧的三位遗孀绣制的铁血十八星红旗,与同盟会福建支会会长郑祖荫一起,率领三书院、桥南公益社体育会、南台商团的学生队、炸弹队、洋枪队等共计300多人,从辛亥革命大本营仓山的同盟会福建支会(今称独立厅)出发,直奔城内南街,进驻花巷内的革命军总指挥部,革命军紧跟红旗也到达此处。沿途街边巷口挤满群情激奋、鼓掌欢呼的民众。起义军民稍事分工布置后,分赴于山北麓下的鳌峰坊、城守前、仙塔街一带的前沿阵地。黄乃裳负责炸弹队和维持治安,并配合作战。起义军一举攻占于山制高点,在于山观音阁设前敌指挥部,继续炮轰将军署。     

黄乃裳快速到附近津泰路的福建武备学堂操场,把鲜艳的铁血十八星红旗高高地升起在旗杆上。他将学生炸弹队各小组调遣在以于山为中心,东起水部门兜到九曲亭、鳌峰坊、津门楼,西到北门三角井一带。他身先士卒,穿梭于枪弹炮火之中,配合大部队作战。学生炸弹队队员个个斗志昂扬、英勇善战。有的在路口巡逻戒备、侦察敌情、维护治安,还及时扑灭多处被炮火击中起火的民房;有的守卫于山阵地,击溃旗兵的轮番偷袭和反扑,歼敌多人。在旗汛口阵地,队员与旗兵短兵相接,巷战中格斗十分激烈。下午,起义军取得全线胜利,旗兵节节败退,纷纷缴械投降。清驻福建总督松寿见大势已去,逃到渡街口吞金自杀。清福州将军(清军福建最高军事长官)朴寿慌忙易服乔装躲到蒙古营巷民房,被在此巡逻的学生炸弹队队员李善进、刘德观发现而生擒,被押解到于山前敌指挥部,在于山炼丹井附近被处决。消息传出,军民振奋。两位少年英雄中的刘德观年仅14岁,他们为福州光复战役的最后胜利立下了大功。学生炸弹队员“无不效力前驱,尤不怕死”,战斗中有三名队员英勇牺牲。经过一天的战斗,残余旗兵缴械投降,福州全城光复。

福建在辛亥革命中处于重要地位,武昌首义后仅一个月,福建便宣告独立光复。在全国各省会中,福州光复起义取得胜利时间最快,伤亡人数最少,社会治安最为稳定。革命胜利后,福州基督教会迅速电请各国议会、政府承认中国民国。黄乃裳作为福州光复战役的主要领导人,为推翻帝制建立了卓越的功勋。1911111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闽都督府(简称福建军政府或闽都督府)成立,黄乃裳被举为军政府交通部长,还兼任过筹饷局总办等职。后在1921年曾任广州国民政府高等顾问,西方观察人士称他“有宰相之风”。为表彰学生炸弹队在起义战役中的杰出功绩,福建军政府都督孙道仁授予参战队员勋章、奖状,并发给奖金。队员们既感到荣耀,又担忧刚成立的新政府还面临着财政困难,于是一致表示只接受勋章和奖状,不收奖金。这一义举感动了政府和民众,被传为佳话。后来闽都督府特制金牌颁发给参战队员,金牌上镌刻:“闽省光复,将士同心;奖金不收,其志可钦。”学生炸弹队的高尚品德,显然与黄乃裳的人格影响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硝烟已散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此役从花巷这座革命军总指挥部老房子出发,黄乃裳感到这是他一生中最激奋、最畅快的一次。正如他事后给革命战友陈楚楠的信所述:“裳平生最得意之事则此,十九日(公历119)以后迄今,为最踌躇满志之时,虽死无憾矣!”欣喜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而后他自撰书写了一副“专制已摧,素抱大伸;共和待建,何得安居”的对联挂在书房以自勉,表示要为共和制度而继续奋斗。花巷这座老房子,是黄乃裳一生最难忘、最值得纪念的地方。稍后这座老房子成为新建的花巷堂的一部分,黄乃裳有生之年都与含有这座老房子的花巷堂多有交集,因此黄乃裳也把花巷堂视为他一生最难忘、最值得纪念的地方。

黄乃裳(18491924),字绂丞,闽清人,出身于贫苦农家。1866年黄乃裳成为闽清县首批基督教卫理公会受洗人员。1868年他考取劝士执照,而后考入基督教年议会成为传道,开始在闽江沿岸布道。早年他参加戊戌变法,八次上书光绪皇帝,但遭清廷追捕。他创办了福建近代华人第一张报纸《福报》,积极宣传维新思想。黄花岗起义阵亡的榕籍烈士中一半是黄乃裳的学生。他响应武昌起义,率众光复福州。他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时,在台江主持建成福州近代地标性建筑的青年会会所。他在闽清、福州和南洋等地,一生创办了42所各类学校。更值的一提的是,黄乃裳于19005月率领福州垦农千余人赴马来西亚开辟“新福州”垦场,完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垦殖壮举。海外学者评论说:“发现那开天辟地的人叫黄乃裳,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历史,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史也不过如此吧?”黄乃裳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同时也是一位 “中国基督徒改革者”。黄乃裳曾自豪地写道:“余以宗教为指归。”基督教的救世牺牲精神和利他主义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基于对世界文明的认知,他有过建立“基督教中国”的理想。黄乃裳曾孙女黄碧瑶博士在其《黄乃裳》一书中,经严谨推导写道:“黄乃裳先生首先是一个以基督教信仰为核心动机,以基督教信仰指导他一生思想和行动的基督徒。”

旧外墙上题写着 “归耶和华为圣”的花巷堂,已走过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今日的花巷堂,已经旧貌换新颜,那座作为革命军总指挥部的老房子已不复存在。当我们聆听教堂那口置地铜钟的响起,陶醉于台上管风琴曼妙的乐声,总能领受到满满的神的恩典。在黄乃裳留恋的地方,我们回首往事、缅怀先贤,谁人不惊叹黄乃裳传奇的一生?今日有学者评价说,黄乃裳是福建精神的先行者,他一生光辉事迹展现了福建精神的光芒。有人评论说,黄乃裳是闽清的、福建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还可以补充说,黄乃裳同时也是花巷堂的。(20243)

作者陈建中:闽侯县私立善恩小学原校长

陈建中 | “协大”旧楼话往事  怀想先生叶圣陶

福州宋代天宁寺寻踪

陈建中 | 受封 “国姓爷” 军兴天兴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