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滞血瘀和气滞血虚的区别

 向阳院的故事 2024-04-19 发布于江苏

【中藏经】论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指的是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养气、载气。因此气和血在生理病理上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在病理上,气滞和血虚都可以导致血瘀的发生,即气滞血瘀和血虚血瘀,相信由于气与血的密切关系,他们之间会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那么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区别呢?

气滞血瘀

病因病机:肝主疏泄、主藏血,具有舒畅气机,调畅情志的功能。情致不调、或外邪内侵,则会引起肝气郁久不舒气滞不行以致血运障碍,出现的既有气滞又有血瘀的病症。

临床表现:胁肋走窜胀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急躁易怒,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等。若是妇女还可见痛经、闭经、经血紫暗斑块状。

血虚血瘀

病因病机:导致血虚血瘀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血能载气,血虚则气没有介质可以依附,导致气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而出现血瘀症状;二,气能生血,气不足导致血液生化无源,气不足则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不足而导致血液瘀滞。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白舌有瘀斑,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脉细等。若是妇女还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后期、闭经等。

气滞血瘀和血虚血瘀在病因病机和两床表现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稍加注意即可区分。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血淤的发生总与气血淤滞虚损有关,因此治疗血瘀的根本大法为行气活血,多吃一些能调整自身气血,活血类型的食物或补药,多做有利于心脏血脉的运动,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淤血疾病就会远离我们。

滞血瘀和气滞血虚的区别在于气血运行障碍、面色晦暗、舌苔色暗、脉涩、舌淡苔白。
1.气血运行障碍
气滞血瘀是由于气机郁结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气滞血虚则是因为气虚推动血液运行无力而致。
2.面色晦暗
气滞血瘀者可见面色晦暗或有色素沉着;气滞血虚者则多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
3.舌苔色暗
气滞血瘀时,舌苔通常呈青紫色或有瘀点、瘀斑;气滞血虚则舌苔正常或稍薄白。
4.脉涩
触诊脉搏时,气滞血瘀者可出现脉弦或细涩;气滞血虚则脉象可能细弱但不涩。
5.舌淡苔白
气滞血瘀者舌质偏淡,但舌苔一般不白;气滞血虚则舌质与舌苔都偏淡。
针对气滞血瘀和气滞血虚这两种病症,在治疗上应着重调畅气血,同时兼顾补益。前者可通过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等进行调理,后者则需选用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当归、党参等药材进行治疗。

气滞血瘀和气滞血瘀都是中医证型,气滞血瘀是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行瘀阻所表现的证候。气滞血瘀和气滞血瘀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

1、病因不同

气滞血瘀多是由于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行瘀阻所表现的证候。气滞既有气机阻滞,又有血瘀,是气滞血瘀的基本病机。气虚是指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现象,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疲倦无力、少气懒言等症状。

2、症状不同

气滞血瘀的患者会出现胸胁胀痛、刺痛、固定不移、胁下痞块等症状,还会出现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舌质紫暗有瘀斑等症状。气滞血瘀的患者会出现胸闷、胸胁胀痛、刺痛、固定不移、胁下痞块等症状,还会出现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舌质紫暗有瘀斑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气滞血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血府逐瘀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缓解。气滞血瘀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逍遥丸、越鞠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推拿、拔罐等方式进行缓解。

4、注意事项不同

气滞血瘀的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患者还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怒、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加重病情。气滞血瘀的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5、预后不同

气滞血瘀的患者如果不积极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月经量减少、痛经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不孕。气滞血瘀的患者如果积极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如果患者出现气滞血瘀或气滞血瘀的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