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

 木兰良朝 2024-04-19 发布于吉林

从伊甸园里亚当夏娃用树叶遮羞起,人类开始在衣着的道路上持续行进。贫困潦倒时有衣不避体,破帽遮颜。富贵腾达时有鲜衣怒马,锦衣华服。数千年来服装被赋予复杂的含义,其不断衍进到目前,服装业已经成为全球污染最大的行业,人类经历了太多时代的更迭、时尚的变迁。

杨荫深编著的“事物掌故丛谈”中有一本《衣冠服饰》,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介绍了袍、裘、衫、袄、马褂、背子、裙、袴、帽、袜、鞋、靴 、巾、带、被、褥衣料、首饰、脂粉、夹袋共中国二十多种日常穿戴的起源流变,极为简明扼要。

比如袍。

《国语》说:“袍以朝见也。”在汉朝以后,袍是朝服。

《后汉书》认为袍为周公所创,但没有实证。

陆游《老学庵笔记》说:“故世传寇莱公谪雷州,借录事参军绿袍拜命,袍短才至膝。“可见袍一定是长的,借来的袍不够长度。而宋朝的绿袍之绿,是什么工艺所染,是哪一种绿则不清楚。

《史记》中记载了范雎被魏中大夫须贾出卖装死而捡了一条命的史实。

范雎逃离魏后改名张禄入秦为相。后须贾出使秦,范雎穿了破衣服去见须贾。须贾见了一惊:说你还活着啊?再看他穿得破烂不堪,就把自己的一件绨袍送给了他。然后他俩一起去见秦相。范雎说你先在外面等会儿,自己先进去了。等了好久,须贾问门人:范叔咋还不出来?门人答,没有范叔,进去的那个是秦相张君。须贾吓坏了,他被引进华堂盛殿,赶紧说自己犯了死罪。但范雎因为有绨袍相赠而没有杀他。“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须贾因袍而得释命,可与孟尝君因裘逃生相并论。

这个绨,读提,是一种比较结实的厚绸子,过去有线绨,东北人读成线替。

现在袍早已不是正式场合的服装,但却成为追求淡然超脱的文艺女性的热爱。一些女式袍子不仅成为独具一格的单品,而且价格较为昂贵。隐居山谷不买衣服只穿自制袍子的泊雅,据说直播间里带货的袍子相当不便宜。远远的阳光房里的手工草木染长袍,没个七八百近千元也是下不来的。

比如裘。

裘,以兽皮为衣,即所谓皮衣。种类很从,高下不一,“贵至貂狐,贱至羊麂,值分百等。”

“古时著裘,裘外有裼衣,裼衣外有朝服,但朝会之时,脱去朝服,即见裘了。”那时都将裘向内,不外露,与西方著法相反。

孟尝君被秦昭王所囚,眼看性命不保,他使人找昭王宠幸的姬求情。幸姬说,我想得到你的白狐裘。孟尝君有一件天下无双的白狐裘,入秦时已经献给昭王了。问遍他的门客,没人有办法整出来。最后有一个最下等的人,装成狗把白狐裘盗出来给了幸姬。幸姬向昭王求情,孟尝君才得救了。

比如衫。


衫有长有短,古代称单衣长的为深衣,短的为中单。称作衫始于秦。

《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也有罗绢做的。宋朝的时尚是窄衫,与民国时长衫相似。

朱熹《晦庵语录》记:“绍兴间士人犹是白凉山,至后来军兴,又变为紫衫,皆戎服也。”这种衫不再是宽大的,而是“上下如一”,窄的了。说到绍兴长衫,不免使人想到孔已己的长衫。再联想“单衫杏子红”,和“褪红衫”,又另是一种香艳之美了。

中华传统服饰如此历史悠久,如此丰富华美,如此风格鲜明独特,除了为现代时装设计贡献灵感外,没有出过时装设计大师,而我们也渐渐舍弃了华服转而穿西式洋装。提到卡尔·拉格斐、纪梵希、香奈儿、乔治·阿玛尼、巴兰西亚加、三宅一生、山本耀司、草间弥生、川久保玲......几代人如数家珍,却数不出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好遗憾。

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在一百多年前写的《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中,描写了从天津到东北的列车上见到的中国人的服饰。“官员及客人们的容貌举止深深地吸引我们,一个个都慈眉善目,风度翩翩,衣着华丽,色彩绚烂,但又不张扬。”他来中国考察农业,却记述了当时中国人的服饰,可见他们对此印象格外深刻。

而中国当代时尚人士, 言必称西方时装,从未认真体悟过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常说“幸亏有时装”的阿秋秋有一本《搭配就是要够范》,几百套搭配中几乎见不到一种中国元素。范儿是有了,但体现不出中国女性身材与个性特色来。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缺少了什么呢?到阿丫的《四季行装》,忽然知道缺的是什么了。她和阿秋秋一样,都以黎坚惠为效仿对像,拍下每日穿搭,并以此为供人借鉴的造型范本。因为割裂了中国传统服饰与现代的联结,忽略了东方面孔、东方女性身材、中国服饰元素的优雅魅力,一味以所谓西方时尚来诠释与架构穿搭,因而更多地用露趾凉鞋、热裤等单品加持,走上了一条时尚博主舍本逐末的弯路。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我认识的英国朋友都特别迷恋中国服饰,但中国有很多年轻的时装设计师,留学巴黎,以昂贵的学费学习西方服饰设计剪裁,却没有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各民族各时期的优美服饰,舍弃了自己的精华,难以推陈出新,所以用无法突围。

比如汉服中的旋裙,造型里容易出彩,腰部是活的,身材变化都能穿,既古典又现代,有生命的热烈感,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倒是到西南大山里寻访老绣片的张书林,坚持古为今用,一直致力于让中国传统服饰再放光芒,生动、灿烂、繁复、独一无二是她的成品特色,即便是放到世界顶级设计秀场中也毫不逊色。

肤浅的江江在谈到新中式时说:“审美观从来不是独立出现的,它是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显象表现。某一种审美的大行其道,本质上代表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选择。”所以单纯指责时尚博主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在阅读古典的道路上,这种收获与发现不仅使我们惋惜,也使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新中式”会成就一种新经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