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浅表性胃炎的家传祖方,爷爷叮咛让我收藏好

 玄易子920 2024-04-19

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年轻时为了学中医,他特意托了很多人拜在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门下。他全心钻研医术,而且不图名利,隐居在一个小山村里。

爷爷的这位老师,用药十分精准,这让当地很多人都为之震撼。也是这种原因,爷爷历经千辛万苦学成出师,最后他也成为当地非常有名的大夫。

从小耳濡目染,爷爷一直对我谆谆教诲,我学成自己接诊的时候,爷爷叮咛告诉我,脾胃是后天之本,看病一定不能脱离患者本身,牢记保胃气,存津液。还给了我一些治疗胃病的方子,我经过深入多年的研究,发现加减化裁,妙用无穷。

之前我接诊过一个患者,这个患者胃中灼热,火辣辣地疼。同时,舌红苔少津亏,脉象细数。

治疗浅表性胃炎的家传祖方,爷爷叮咛让我收藏好

说明患者胃阴不足,对吧?胃阴不足,有虚热,所以才灼痛、舌红、少津、脉数。

与此同时,患者有别的症状,这就是便溏、肠鸣、嗳气、胃脘胀满、恶心。

从中医的角度,一是脾虚湿盛,二是气机不畅。气机不畅,所以嗳气胃胀。

具体的药方是:党参、茯苓,白术,砂仁,法半夏、炙甘草各。后来加入白芍、麦冬、玉竹。

其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加上砂仁和法半夏,化裁了香砂六君子汤。只不过,去掉了木香和陈皮。为啥去掉?因为木香和陈皮香燥,容易加剧患者胃阴不足的问题。这就是随症加减。

患者服用后,诸症皆平,二诊时,原方不变,间服六味地黄丸,补先天肾阴不足,以充养后天之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