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版图桥重构,精神光谱诗拓疆 ——《云城诗话》新书发布会拙见访谈(上)(附图)

 陈嘉珉图书馆 2024-04-20 发布于贵州

田延友:主持人,竞合国际营销机构董事长,拙见创始人、出品人、总策划,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邓匡林(邓名):《云城诗话》作者,上海市工商联执委,贵州省工商联常委,贵州总商会副会长,泛长三角贵商联盟共同主席,上海市贵州商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国大成拳研究会执行主席兼上海分会主席,大成拳黑带九段,大成堂聚贤坊掌门人。

顾久:历史文化学者,曾任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民盟贵州省委主委,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十届中央常委。

陈嘉珉:周易管理哲学家,玄学思想家,传统文化学者,武林诗人,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第三代传承人。

【田延友】很高兴作为特邀嘉宾,来主持今天的“文峰云桥,廊桥盛宴”。海报上把我的头像分做两半放在两边,做得很艺术,有分有合,我们分久必合,我喜欢这个角色,此刻就是一个幸运的聚合。今天是大喜的日子,邓总作为总设计师建造的文峰云桥盛装开业,同时举办首届美食音乐年货节,尤其新书《云城诗话》也在今天正式发布。这本书很厚重,有600多页,海报上写我们访谈的主题是“思维版图,精神光谱,重构人的疆域”。我想首先请问邓总,您做物质、实体的产品创造如文峰云桥,还是贵州省重点工程,那么在日常百忙中这个精神产品《云城诗话》的创作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就是我们比较关心,如何在物质产品的安全、达标尤其创新生产过程中,出了一本又一本诗文集?

邓匡林写诗作文我主要是有感而发,比如说到哪个景点,登哪一楼,爬了一座山,看见无限风景,就有感而发。还有实际上我写站桩的诗,到一个地方去站桩去练功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也是有感而发。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诗特别自由,能够比较贴切表达我的一些感受体验,一些人生的感悟,所以经常不断写诗。一些事你做多了之后就很顺的,所以有时候写诗思路很快,几分钟就能写一首,这个活干得越,写得越快,所以他们说我高产。其实也谈不上高产,随心所欲,游刃有余这就是我写诗的一些基本的感受。

田延友就在昨天的时候,我还在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架构,一般的对话、交流,包括书的发布,这种常规的我们大家都很熟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吸引力。我觉得像我们今天这样,真是像邓总说的能够随心所欲,有感而发,才是一个真诚的发布会。我昨天在想三位老师的名字,其实都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发布会交流的主题架构。你看顾久先生这两个字任选其一,既是对过往的回顾,也是对大家的关照,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久长久远,久久为功,并且历久弥新,所以就有劳顾先生写了这本诗集的序。现在顾先生给我们讲一讲您的评价。

顾久首先我跟都匀之间有一份情谊,我的丈母娘,我的老丈人他们在都匀生活了很多年,我的夫人在这个地方出生,我的女儿也在这里出生,这是第一所以我经常到这儿来对都匀有一点好处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一做。第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修桥和铺路都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情。我当年下乡的苗寨每一年的“二月二”就是他们修桥的节日,即便不能修桥,也要到桥边去烧一炷香,他们认为修桥是个香火,跟人民的幸福生活紧紧关联的一件大事情。第三,邓总是个商人,当今的商人很多人眼睛都盯着钱去了,少了一点生活里面的诗意。邓总他能做一件事,修桥不光是把桥修起来,把此岸跟彼岸,一个物质的一个世俗的生活,跟一个有理想有美感的生活把它嫁接在一起。这个我是很佩服和欣赏的,所以很愿意为他放飞的想象做一种读解

我想多说两句,这个话好像很沉重,我经常把它简化我说我们今天进入小康,什么叫小康?小康就是衣食无忧如果衣食有忧,绝对不能叫小康,以后中国人往哪儿走?未来我们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那边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的孩子未来该怎么生活?于是这两个结合,我认为应该孔夫子的小康以后,应该是大同,我把它归纳成两个维度一个是有保障的,第二是有温度的社会。

今天贵州的GDP人均到了57,000,旁边那个小国家不丹才22,000元,但是他这个小国能够保障所有的人看病不要钱,所有的人读书不要钱,我把这个叫大同我们应该奔个方向一个是有保障的,第二是有温度的社会另外一个方向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其实它指向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我不多说了,用我的话说叫有尊严最后那个词可能要说说,什么叫全面在传统的社会里面,如果一个人出来设计一个东西,比如说一个胸针,那么这个老板自己要画图,自己采购材料,自己加工抛光,然后自己装盒自己送上市场在他们看来这个人他是全面的,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他自己操作。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他可能一辈子只要夹一铁丝或者糊一个纸盒,人片段话工具化

马克思提出来的共产主义,我记得他第一次表述很有诗意,他说早上去打猎,下午去捕鱼,傍晚去放牧,晚上做批判,同时我不是一个固定的渔人、猎人、牧人和批判的人。我把这样的生活叫做有诗意。于是我就在想,我们今天大家都在造桥,我们的一生都在造桥,我们应该给孩子们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之桥?要有保障、有温度、有尊严、有诗意。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我觉得邓总他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事业,一个企业家在这个社会里边主要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他也在向往着一种创造精神财富的有诗意的生活所以我写这个心愿,谢谢。

田延友非常感恩顾先生刚才的一番话,有保障、有温度、有尊严、有诗意,把诗意放在最高的层面。其实我觉得就像您在序里面引用了当代著名哲学家百岁哲人张世英先生的四个层次,求知的、欲望的、道德的、使命的,把审美放在了道德之上我认为这可能才是人的本意,否则就变成了道德绑架,道德就变得尤为沉重所以非常感恩顾先生,我们的物质生活跟精神追求之间更清晰理出了一个脉络,在应有尽有的那种生活现实的感召之下,还要追求一些应无尽无的那种纯粹。

嘉珉老师,该您给我们一些提点当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包括看到书稿的时候,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陈嘉珉是一种十分欣喜的感受。《云城诗话》里边的诗文成书出来,其实没有一篇文字,没有一首诗词,是我第一次拜读,之前读过很多遍了,数十遍、上百遍的都有。第555页这个页码很有意思,谐音“唔唔唔”,就是我(吾)有话说(口),有我写的读后《“云城诗话”与“元气都匀”》,这是研读、咀嚼、品味原著无数遍之后的一些收获,也算一点成果。我今年准备写一本专著叫《邓名先生诗作的境界》,所以我作者最忠实的读者粉丝,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读他的作品从不马虎,学习非常认真,几乎每件作品我都会细细咀嚼、品味

我跟作者这个结缘比较虚的一面,或者说是形而上的投缘吧。当然最早跟他学大成拳、学站桩,他还介绍我拜师,我们师父张主席也在座(合掌行礼),学了大成拳和站桩身强体健、祛病除疾,这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不虚。站桩有一个极乐美妙的境界,愉悦程度超过男女之欲千百倍,就是无我,人天合一,这又是老子说的“致虚极”了。我今天想说另一个虚的问题,一般人们很难理解,不爱听,我这里第一次说,这是一个很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师父张主席那里是小儿科,但是对多年前的一个天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是因为“玩易”。王阳明在我们贵州修文有个著名的“玩易窝”,可能我也有点那种“玩易”的味道吧。但王阳明玩易不过三年,就得道了,而我玩了三十年,依然是一只糊涂虫。学易的人都知道,我们用易卦预测,就是玩爻变,一爻一爻去研究,每爻都有爻辞,就研究读解爻辞,关注的内容很细、很具体。一共有384,研究每一爻,人生的天空就只有1/384,非常狭小。所以玩易是很难悟道的,玩得越精越细,越是会障碍悟道,很难成为有胸襟格局的人,最后都是钻牛角尖,弄个神头鬼脑、神秘兮兮的。老子说为道日损,返者道之动,退后一步海阔天空。384任由六爻一组,每组六爻不能完全相同一共有64种组合,就是64。退到64不难,现在我的天空扩大了,格局变大了,原来是1/384,现在变成1/64,拥有1个六爻卦的空间。继续为道日损,返者道动,再退一步,海阔天空。退到哪里呢?原来64个六爻卦,全部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三爻单卦构成,这一退,就拥有广阔天空的1/8,视界扩大到8个卦了,是从前的8倍。还要继续为道日损,返者道动,退一步海阔天空,那就退到四象了,老阴、老阳、少阴、少阳,这下我的天空是广阔天空的1/4,拥有16个卦了。玩易的人到这个时候是停不下来的,刹不住车,继续为道日损,返者道动,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后就退到两仪了,就是一个阳爻、一个阴爻这里,拥有天空的1/2,半边天了,拥有32个卦的大格局,人生豁然开朗。一般易学家或易学大师,就玩到这里,就当个阴阳先生,整天嚷嚷阴阳五行,大智慧啊,重要得很啊!你看图书馆里、市面上讲易经的书,都这样。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后边的吉凶、大业就是64卦、384爻。儒家就是要伸展、生发出去,好好学习,为学日益,学而优则仕,然后成就事功大业;道家是要回来、返回,要寻道、问道、悟道、得道,所以老子说为道日损,反者道之动;佛家呢,它认为你出去一趟,绕一大圈还要回来,还不如站在原点“道”“太极”这个地方不要动,清净本然,明心见性,一念成佛。我是一个出身农民的凡夫胎、凡夫身,十八岁以前一边当农民,一边读书,一出生就是吃粗茶淡饭,干俗事的,早就出去了,去到64卦、384爻那里了,只关心自己那一片狭小天地,心胸狭隘得很,是典型的小人,但读孔子的书多了,总向往君子。所以要修行有点成就,有点追求,算是理想做个君子吧,只有走道家的路线回来、返回。但是走到阴阳这里走不动了,卡住了。记得当放牛娃时,就知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句话,五十多年来耳朵都听起老茧了。被誉为“古今命学第一书”的《珞琭子消息赋》,上卷有一句话,说“息一气以凝神,消五行而通道”。这个道理在很早已经最明白不过,只要突破、超越众生居住的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突破、超越阴阳五行,决定得道无疑。可是当前的男女老少、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上下左右、大小长短、有无多少,全是阴阴阳阳,实实在在,客观存在,怎么突破?怎么超越?困惑很多年,寻什么道啊,连边都沾不上,影子都没有!

怎么给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带来邓名老师这本《觉谒》,2020庚子年8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我手头这本是2021辛丑年7月出的第2版。开篇的《知知偈》是这样写的:一说山川人皆知,可惜知之亦非知知之不知何为知,欲知知之不在知。茶香酒韵众皆知,可惜知之亦知,知觉不知何为知,欲知知之不沾个话重了,亦非知”、“何为知”、“不在知”、“不沾知”,带有批评、指责的味道。紧接着后面一首叫《无知偈》,差不多是一种棒喝:“一诺言知之,立堕入无知。无知知知之,知之亦无知。知去哪里了,笑看人知之。知之得去知,去知亦无知。”第一次读这两首偈,我就啪一下通了。记得唐朝还是宋朝有个禅师,他有个弟子一直不开悟,弟子很失望,以为师父有偏心,没有教他真传。于是有天他邀请师父到山上去,拔出刀来面对师父,说今天再得不到真传,就要杀死师父。师父突然抓住他握刀的手,猛拽一下,喝声“过来”,拉他一把过来,就走过去了。弟子过来后,立即跪在地上,欣喜若狂,说“师父,我过来了!”师父问他“过”什么?他说“过了坎”。师父问“坎”在哪里?弟子指着胸口,说在这里,是“心坎”。师父夺下他手里的刀,就要剜他胸口,说“让我看看那个坎”。我读到邓名老师这两首偈,就真地“过来”了,从“二”过到“一”了。它里面有两个一个能知,一个所知。所知不要管它,都是茶香酒韵、山河大地等客体对象知识,英语及物动物叫“transitive”,首字母“t”就是他,就是法执着相的宾位信息;不及物动词叫“intransitive”,首字母“i”就是我,是主语、主体。不要管那个客体“用”,就要这个主体“我”,即《楞严经》说的“我今思维,即思维体”。

这个“i”“我”“体”,还有好多说法,如道家叫“太极”“大道”“道”“一”;佛家叫“能知知性”“能见心性”“第一义谛”“一真法界”“了义法相”“甚微细智”“明心见性”“自性”“佛性”等,唯识学又叫“自证分”;邓名老师在《煮雪》和《觉偈》书中有多个代名词,如“心画”“本能”“本心”“初心”等,其中“初心”用得最多。“初心”这个第一义谛,是处在一真法界和《华严经》讲的“了一切法真实性”的初位,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现前,和这个也是《华严经》的话“一切菩萨从初发心”的“初发心”,完全是一个意思。让我如桶底子脱落一般恍然大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彻底明白的,就是这两首《知知偈》和《无知偈》中的第一个“知”。当时那个大梦初醒的感觉,站桩看着这个“知”字的能量,就是《坛经》说的“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的能量。明白这个自性主体的“知”,仿佛自己成了大善知识,就是《坛经》说的“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的大善知识。

唐朝有个天皇道悟禅师生病,跟普通人一样“哎哟哎哟”叫痛。弟子们都觉得脸上无光,恳请师父不要叫唤,说师父啊,您是得道之人,这样“哎哟哎哟”叫痛,真是名誉扫地啦。禅师说我叫痛,但有一个不痛的东西在里边,你们知道不?徒弟说不知道。师父说你们不懂啊,叫痛的不是我,那个知道痛而自身不痛的才是我。这就是邓名老师诗偈中的“知”,我们用这个“知”去观照,就是《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的那个“观照”。观照什么呢?就观照那个男女老少、春夏秋冬、上下左右、大小长短、茶香酒韵、山河大地等一半一半阴阴阳阳的“坎”,哗啦一下就“过来”了。既然“过来”了,就是《楞严经》说的“不能于中,出是非是”,还有阴阳吗?如果阴阳还在,那就是“出是非是”,卡住了啊。

人的觉悟各有机缘,我的机缘就是突然、偶然又十分自然、必然地遇到了邓名老师,读到他的大作,猛一下转身。这个“转”是“心能转物”的“转”。我在书面上一般不叫他“邓总”、“邓董”、“邓会长”之类,而是称“老师”,并且叫“邓名老师”,不是“邓匡林老师”,这样称呼是很别扭的。“邓匡林”这个人只是报身或者化身,“邓名”才是形而上的法身,是诗人、文学家的那个人,难怪还好,恰好他所有的著作都是署名“邓名”。我的确是遇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老师,他叫“邓名”。刘庆鹰老师写的序,由“好哇,邓名的吟唱”“邓名,这样当商会会长”“邓名,为你唱一支歌”三篇诗文组成,非常艺术地表达了这个形而上的完美形象。所以我建议企业家写书,最好用笔名,不要让人闻到铜臭味,哈哈。说太多了,对不起,谢谢。

田延友嘉珉老师说这个“知”啊,让我感觉邓总不止是诗人,而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了,这个问题既虚又实,既久远又新颖。周易里面有一个维度的解读,说周易最大的智慧就是解决变与不变的问题,有些是不变的,规律很重要你解决了知与不知的问题,提升认知,这个可能对我们来说更有用,因为我们往往是在一个临近的状态里面迷糊,所以我还不知道邓总有这样的,除了刚刚顾先生讲的功德之外,还有这样的觉悟和境界思想,因为我确实看不太懂如果是邓总,您觉得在刚刚陈老师给您的这个描述里面,您觉得他懂了您多少,还是说他比你还懂自己?

邓匡林陈老师说的,大家听起来有点绕口令。我觉得我写诗是有很多感受,但是陈老师把它条分缕析,做精细、深度解剖,我觉得讲得很精彩,所以我也特别喜欢看他给我写的书评文章,看的时候我觉得原来我还能讲那么多东西,有点回味无穷的味道。正如陈老师所说,一个人觉悟是各有一定或不定的时空机缘和人缘关系,再有就是读者各人闻思修禀赋不同,也有人觉得这两段“知知偈”索然无味、裹搅难懂的。

田延友这就叫相得益彰,你弄出这个“知知偈”助人开悟,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确实是这样,非常之难得。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有人曾经说过一句话,说文学大于、高于现实世界,我不知道诗跟现实世界的关系应该怎么描述。这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顾先生。

顾久其实刚才有些话不太听得懂,过去我们老是说感性理性,就区分为两级,真正的艺术家上面还有一些宗教家叫灵性。刚才他们是有灵性层面上的东西在跟大家交流,跟感性不是太有关联点,也跟理性一二三四逻辑概念不是太一致。这里边可能有佛的一些东西,比如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因为无常也无我,所以两者就合一了。另外它还有道的东西,慢慢的无常,然后变成了无,然后又无中生有。这里边既有道家的,也有佛家的一些思想和传统,他们老是在泯灭着我们人间执着的那些东西,他把它给解构了,真正的诗真正的艺术有时候也就达到这样的境界,包括梵高的画赵无极的画他们基本上也就这么一个境界。如果大家实在想用世俗的目光来判断他们,西方有一个人叫肯·威尔伯,大约出了十几本书中国人翻译不过来,西方人把它叫超个体心理学,就是在日常生活里面修炼着怎么跟天、人、大自然和所谓普遍的道跟你的日常生活怎么结合在一起如果看看超个体心理学,至少是常识性的那些佛的东西和道家的东西,我想大致能听懂他们到底想说什么我不知道说清楚没有,谢谢。

田延友《云城诗话》这本书的架构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比重是您站桩的心得,所以邓总您从有那种想法到记录下来,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是进入那种妙境之后如何把灵感记录下来,因为站桩的过程当中应该不会一边站一边写是吧?您怎么形成文字,这过程是什么样的?

邓匡林这个田老师是瘙到痒处了,我特别想说这个事情,所以老百姓有一句话说想睡觉就遇到枕头了,特别惬意。站桩这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作用,当然也是体,是体用如一的。我练大成拳习练站桩功夫应该有15年、16年了。跟着师父学,开始没感觉,这个就是傻站,后面站的时间长了,才发现桩里面有很多东西,不光是身体上有酸麻胀痛愉悦感,站后面就会产生很多奇妙的感觉,是真实的感觉,先是身体上的,后来就成了心理上的感觉。所以说我站桩经常会站成首先点,两个手抬起来很累,有时候站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肩膀很酸痛,但是后来会站出一种感觉,觉得手没有了。还有另外一种感觉会觉得两个手臂两个肘被风托起来,你看就像我们伸出了一个白色的翅膀,你觉得整个身体轻飘飘的,如果在室外有适度的微风,你会觉得身体会跟着风在摆动其实没动,可能在动也不知道然后还可以把身体站成薄薄的,像一张纸,风前后窜来窜去的。所以那个时候你会突然想到,原来道家他说的羽化升仙还是有一点依据的最后是你站桩会站到特别的一种状态,你觉得是很美的,什么都没有了。跟光在一起跟空气在一起,跟自然在一起,所以就特别奇怪。这个时候这种感受基本上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你就会把它记录下来这个记录下来以后跟道家的跟佛家的很多理论印证,觉得这个真是有东西所以我学站桩学大成拳实际上是对中国功夫的一种理解,也是从这个里面发现原来这个功夫它是跟中国的文化完全一脉相承的。

再多说一句,西方的体育,包括现在的拳击、自由搏击等等都是竞技体育,他们都是要讲力量讲速度,这个通过速度力量不断加大,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练到最后戕生,自己身上全部有伤。你看奥运的运动员没有一个身体不带伤但是中国功夫不一样,是先讲养生,你要养好,你不能去练肌肉,要把块状的肌肉练成条状,实际上是在练筋骨,用筋骨带动肌肉,用肌肉产生瞬间爆发的力量,所以他先养生。

养完生以后自然出功夫,所以我特别佩服大成拳,佩服我师父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就是你首先把身体养好,把气血通畅,让每个细胞都活跃,要新陈代谢达到最好,然后不要去追求功夫,功夫是在这个里面自然产生的。所以我师父经常讲一句话,他说站桩练功就是磨豆腐,你追求的这个是磨的过程,那么豆腐跟豆浆是自然产生的,所以这就是中国功夫的精妙,也是站桩不断产生写诗的源泉的真实情况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