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红色经典《大刀记》的原型——从马振华到“梁永生”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4-04-20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197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大刀记》一经问世,就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接连被改编成电影、评书、连环画等艺术形式,一时间家喻户晓。2019年,《大刀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红色文学经典作品。
几十年来,这部小说不知影响了多少人,“梁永生”的英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
近日,文史爱好者陈立新联系记者说:“《大刀记》主人公梁永生的原型,就是咱盐山抗日英雄马振华!”这个消息,不仅令记者眼前一亮,就连马振华的长孙马新义,以及盐山县文史研究者吕少军都是第一次听说。

图片

《大刀记》作者郭澄清

《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与沧州有着怎样的情缘?小说主人公“梁永生”的原型是马振华吗?小说背后,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7月26日,众多沧州文史爱好者与记者一起踏上旅程,从盐山县到山东省乐陵市、宁津县等地,踏着英雄的足迹一路寻访。
战火纷飞的年代,冀鲁边根据地发生了数不清的英雄故事,那些故事荡气回肠、可歌可泣,如今依然在这里传颂着。

英雄马振华

在盐山县城南千童镇后韩村,有一座农家小院,灰白砖房,绿门窗,看起来和村内的其他房屋没什么两样。但在院外,“马振华烈士故居”的标识赫然入目,鲜红的大字提示着人们,这里,曾经养育了这位冀鲁边区的抗日元勋。
1905年,马振华出生于一个佃户人家,家境贫寒。长大后,他在本村办起农民子弟学校,专门招收穷孩子。1932年,经刘格平介绍,马振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他任津南特委特派员,化名李之如、李泽民,扮作商贩、农民,出现在学校、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政策,联络发展党员,建立起一个个党支部,为红色中国埋下一粒粒火种。
七七事变后,津南特委与鲁北特委合并为中共冀鲁边区工作委员会,马振华任组织委员。他与多位爱国志士创建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他们多次打击日伪军和顽固派,相继收复了盐山、庆云、无棣等地。
1938年夏,因马振华在津南地区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上级党组织调他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中共盐山县委书记、冀鲁边区战委会主任、津南地委书记等职,进行发动和组织群众、巩固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
1940年9月11日晚,马振华在宁津县薛庄村召集各县、区主要干部开会。这一消息被敌人侦知,400多名日伪军连夜包围了村庄。为掩护其他同志转移,马振华开枪射击,吸引敌人火力,自己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纪念这位深受边区军民爱戴的英雄,1940年11月,宁津县改名为振华县,直至新中国成立才恢复原名。家乡人为了纪念他,将盐山县城中心街道命名为振华大街。
从马振华到“梁永生”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每个沧州人的血脉和灵魂。陈立新便是其中之一。他热爱地方文化,熟谙沧州历史,喜欢阅读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书籍。
陈立新生于1959年,青年时,恰逢小说《大刀记》问世并掀起热潮。
作为一部史诗级的长篇小说,《大刀记》讲述了从清朝末年到抗日战争胜利,冀鲁边区一带,以梁永生为代表的广大贫苦农民遭受地主、官府的盘剥、掠夺和欺压,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抗日游击战的传奇故事。书中塑造的梁永生是一位正义凛然、侠义豪情的民族英雄,形象生动鲜活,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这部小说影响了一代人。
每次阅读这部小说,陈立新都心潮澎湃。他说,之所以被打动,不仅仅是因为书中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感人的故事情节,更因书中描绘的冀鲁边一带,正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那位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英雄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带着浓厚的兴趣,陈立新不仅反复翻阅《大刀记》,还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久前,他在郭澄清生前的一篇采访中了解到,小说主人公“梁永生”的主要原型就是盐山抗日英雄马振华。

图片

马振华烈士的孙子马新义
他迫不及待地联系了马振华的长孙马新义,连对方都深感意外。盐山县政协原副主席、文史研究者吕少军也是第一次听说。
为了确定这个答案,陈立新等多位沧州文史爱好者与本报记者一起,踏着英雄的足迹一路寻访,从盐山县到山东省乐陵市、宁津县等地。在马新义的帮助下,更是联系上了郭澄清的儿子—— 68岁的郭洪志。
接到沧州热情读者的电话,现居山东济南的郭洪志难掩激动。在老人亲切的话语中,答案得到印证——《大刀记》主人公“梁永生”的主要原型就是抗日英雄马振华。
郭洪志介绍了父亲当年的创作历程。
195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10周年,又恰是马振华烈士以身殉国15周年,郭澄清为革命烈士马振华作传记文学《马振华烈士传》。虽然他的家乡是马振华活动的主要地区,他家还曾是马振华经常出入的“堡垒户”,但关于这位英雄人物的具体事迹,他了解得并不详细。为此,郭澄清用了近3年时间收集、翻阅相关历史资料;走访了几千位包括烈士的战友、同学、乡亲在内的知情者,光笔记就有几十万字。通过大家的回忆,郭澄清写出了10万字的传记文学《马振华英烈传》,记录了这位英雄伟大而壮烈的一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有出版发行。

图片

《马振华英烈传》手稿

郭洪志说,在《大刀记》第一部中,主人公梁永生苦难的童年里处处可见马振华的影子,读一读去年出版的《马振华英烈传》便一目了然。因此,这本书也被郭洪志认为是《大刀记》第一部的初稿。“《马振华英烈传》是父亲写的第一部书。他的整个童年,和马振华烈士一样,经历了血与火的民族苦难。小说里关于梁永生的苦难史这部分内容,有马振华烈士的影子,借鉴了他的生平事迹。”他说。

在沧州成长起来的作家

在和郭洪志交谈中,他几次称沧州为“家乡”,并表示接到“家乡”读者的电话很高兴。原来,郭澄清与沧州有一段特殊的情缘,他的前半生就生活在沧州。
1929年11月13日,郭澄清出生在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据记载,元明清时期,这里属于河北河间府管辖。1941年,宁津县分为振华、宁津二县,属冀鲁边区津南专区。1945年,振华县隶属渤海行政区一专区。1949年,恢复宁津县旧称。1952年,划归河北省属沧州专区。1965年,才划归山东省,属德州地区至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澄清被誉为沧州文学创作界一杆耀眼的大旗,和沧州知名作家李子、申身等都是朋友。后来,他们专门写文章怀念郭澄清。李子说:“郭澄清离得近,他又没架子,是我最钦佩的一个人。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朋友,是老大哥,而且一见面就开玩笑。”几人亦师亦友,十分要好。
郭澄清的创作历程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这一时期,他凭借多部农村现实题材的短篇小说蜚声文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评价“他的作品一度与赵树理相媲美而别有趣味”。后来,他转向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长篇小说《大刀记》问世,引起轰动,令许多人颇感意外。郭洪志十分清楚其中的缘由:创作《大刀记》,其实是郭澄清的夙愿。
“我太了解父亲为什么写《大刀记》了。”郭洪志说,新中国成立前,父亲参加了解放军,亲历了济南战役。“在攻破东城门时,战士们以身为梯,托举着战友向上爬,很多人都牺牲了……”
郭澄清在1985年写的长篇小说《笔》中提到了这段经历:“我的连长牺牲时,用最后一口气力,拿出自己的钢笔说:小郭,你很会写文章,你用这支笔把牺牲的战友们的事迹写下来,交给他们的后人。”郭洪志回忆,大概从那时起,父亲便下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揭露黑暗的旧社会,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宣告世人。
郭洪志说,《大刀记》出版后半年,因过度劳累和接二连三的打击,父亲病倒了。病后,他的左手左脚瘫痪,拧不开钢笔帽就以嘴代手,用枕头、被子当靠垫,强撑着写,有时候写得满头大汗,还是咬牙坚持。1989年,郭澄清去世的当天上午,还坚持在写《纪晓岚》,已经写了150万字。
“当年未能出版的《马振华英烈传》,成了父亲的心病。1989年清明节,病床上的他含泪写下《悼念英烈马振华》,并重新修改了《马振华英烈传》的文前漫笔,嘱咐我一定想办法出版这本书。经过我的努力和各界朋友们的帮助,终于在2022年正式出版发行,算是弥补了父亲当年的遗憾。”郭洪志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