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title的加持,注定了深圳自然博物馆从立项阶段就备受瞩目。
深圳自然博物馆设计效果图
全球范围内的70多个团队参与了深圳自然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竞标。最终3XN、B+H和筑博设计联合体赢得了设计竞标第一名。
2022年4月25日,项目建设单位——深圳工务署公布了《三角洲:深圳自然博物馆景观设计方案》。在项目交付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方案保留对深圳自然博物馆的想象空间。
深圳自然博物馆位于坪山区,毗邻燕子湖
岭南自然风光秀丽,反映在深圳自然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表现为山水相依的空间层次和意境塑造。
依托自然生态展现空间层次
建筑和景观的融合
在方案中,设计团队构造了一个“三角洲”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概念。
在燕子岭和燕子湖之间开辟出一处三角洲,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融合建筑和景观的界限,以“世界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视野,诠释自然进化规律,展示深圳地理和生态。
三角洲的设计概念
河流是深圳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的主要元素。
动线设计模拟了水流运动,以灵动的形式引导游客进入博物馆空间。
入口广场
场馆的北侧,通过一片水域连接燕子湖、滨河景观和博物馆,进一步强化了“河流”的整体设计概念。
场馆北侧通道
作为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深圳自然博物馆除了肩负教育传播责任,还是市民的休闲场所。
建筑设计方案中,深圳自然博物馆链接了室内外空间,让游客以更生动的形式观察自然世界。
深圳自然博物馆内部
负一层大厅
下沉式广场
此外,博物馆的顶部设计了一个屋顶公园。不规则的空间形状,犹如水流的运动路径,每个转弯都展现了周围公园、山丘和湖泊的壮观景色。
屋顶公园
丰富的生态层次
不难想象,深圳自然博物馆如此宏大的规模,建成后势必成为区域性的地标建筑。
它将以“三角洲” 的建筑设计构想,在燕子岭和燕子湖之间开辟出一处生态融合空间,反映区域丰富活跃的生态及人文场景。
项目信息
位置:深圳市坪山区燕子湖片区
团队:3XN, B+H建筑设计,筑博设计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总建筑面积:100000㎡
总投资:约35亿元(不含标本征集费)
效果图来源:3XN
*本文图片来源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B+H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