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持久战》: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

 中人364 2024-04-21 发布于湖北

在《论持久战》中,有一段“驳亡国论”,因为当时很多人对中国的未来很不看好,觉得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精良,抗战前就断定说说“抗战必亡”,对中国之命运持悲观否定的态度。

当时反驳这一观点的人,就从历史上找案例,元朝灭宋、清朝灭明第二个历史事实,证明小而强的国家能够灭亡大而弱的国家;然后说“敌人虽强,但是小国,中国虽弱,但是大国”,所以中国肯定会胜利。

很明显,无论是主席接下来分析还是抗战的最后结果,都证明了他们的错误。

图片

主席明确指出,虽然在抗战初期,中国面临着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但不能因此就断定中国必败。他认为,日本作为帝国主义国家,其对外侵略扩张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将陷入与全世界人民为敌的孤立境地;而中国作为正义的一方,具有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持,并且拥有广大的领土、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人口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的抗日力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不断提升的进步性只要坚持长期抗战,充分利用敌之劣势、发挥我之优势,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中国必定能够由弱变强,逐步扭转战局,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主席的这一段话不仅仅是站在军事力量的强弱上看问题,而是看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规律:日本是非正义的注定会被孤立的,中国是正义的会得到支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有着全国身后的群众基础且全民一心(群众基础是胜利的关键)。

为什么看到这一层就明确的知道中国肯定会胜利,最主要的就是主席在历史的故事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案例,他看到的是规律:自古以来被孤立的、丧失群众基础的,最后注定会失败;而拥有群众基础的最终会走向胜利。

图片

中国的王朝更替到最后都是在争夺民心,这就是规律。什么是真正的大道,规律就是真正的大道。

我们都说借鉴历史,那到底在借鉴什么?难道就是在看历史的故事,然后看到那些偶然发生的案例,就变成自己的指导法则么?很多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会发这样的错误,看到项羽“破釜沉舟”就一直相信能在弱势时绝地反击,根本不会分析这背后的原因。

历史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能从中寻找到规律,然后掌握规律,在面临同类事情的时候,我们能根据规律出发,想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做决定。所以,主席一直强调要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真正掌握规律就是掌握了大道,这样的人才会永远站在高纬度看问题,永远走在问题的前面。


学《毛选》只有认真深入、抽丝剥茧,才能领悟背后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