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着睡着的总理,手握的东西为何让他忧虑?

 与春天同行 2024-04-21 发布于青海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图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高婷婷、程涵

小剧场配音:韩建强 等

刀片依靠进口“洋铁皮”

您知道吗?中国曾经连把小小的剃须刀都生产不出来。问题就出在刀片上。

当时,国内的钢铁厂只能生产出“傻大黑粗”的厚钢板,对于刀片这种精细的薄钢板,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1972年,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中国陆续和欧洲多个国家建交。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四三方案”被提上了日程。

图片

就是“拟用三至五年时间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总价值为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要知道,当时国家财政收入总数还不到800亿美元,光为了钢铁产业就投入了43亿!

而在整个引进项目中,身价最高的,就是价值6亿美元的武钢一米七工程。

而这个工程,直接要解决的,就是咱们节目开头提到的薄钢片的问题。

1973年3月,刚刚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邓小平,外出视察的第一个钢铁企业就是武钢。因为那里正是一米七工程的实施单位。

邓小平对正在筹建的工程十分关心,他明确提出:“搞建设就是要有速度”。

1978年12月12日,一米七主体工程顺利建成!

那一天,武汉钢铁公司第一次用1700毫米大型钢板轧机试轧。

第一次试轧的过程非常顺利,当厚如墙壁的钢坯被压成薄薄的一片,再仔细地卷成一卷的时候,钢铁工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图片

他们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卷薄钢片,激动得几乎不敢呼吸。持续了几秒钟的沉默之后,人群中突然迸发出了巨大的欢呼,有几位工人甚至热泪盈眶。

武钢“一米七”:中国工人的争气史

然而,在轧出第三卷钢后,轧机却突然卡住动不了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武钢的工人们又会如何拼命呢?

原来,轧机之所以罢工,是因为“洋机器吃不惯中国钢”。中国从德国引进的这台“一米七”竟然只认日本的钢坯,一旦处理国产钢坯就出问题,不是轧到一半卡壳,就是一换上就跳闸停机。

这时候,有人想起了日本技术专家在回国前说过的那番话:“我们走后,一米七热轧线的生产,将像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最终将变成一堆废铁!”

因为提出“抛物线”理论的专家叫日渡,所以这个气人的话也叫做“日渡曲线”。

就这样,“日渡曲线”成为了一个紧箍咒,套在了武钢工人们的头上。

然而,中国人真的就驾驭不了现代化轧钢产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早在决定引进“一米七”的过程中,周恩来就曾指出说,要按照“一学、二用、三改、四创”的八字指导方针来对待外国的机器和技术。先学会用,然后就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改进和创新。

于是,为了响应领导人的号召,更为了给中国工人阶级争口气,武钢的工人们大声宣告:我们要把洋人的“一米七”变成咱中国人自己的“一米七”!

图片

当然,办事光靠口号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队友助力。

当时,全国二十多家相关单位的专家和工人都特意来到武汉青山帮忙,开启了一场钢铁从业者们的“淮海大战”。

当时武汉市政府更是给足了支持。基本上做到了:“一米七工程”需要什么就给什么,需要多少就给多少,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给。

而武钢人没有让大家失望——有工人为了看懂操作说明,自学了德英法三门外语;也有小学文化的工人靠着一股冲劲,硬是学会了德国的计算机技术;还有工人去学习镀锌的材料和技术,写了整整六十万字的笔记。

三年后,1981年的12月,中国的一米七轧机工程验收合格,正式投入生产。

图片

武钢一米七轧机轧制的第一卷薄板

中国自己压出来的薄钢板,被广泛地用在了轻工行业上。如果没有一米七工程,飞鸽自行车、荷花缝纫机、牡丹电视机这些响当当的“国货”就没法走进千家万户,改变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抢救高炉,造出“争气铁”

其实,武钢之所以能承接“一米七”工程、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还是离不开新中国钢铁行业的历史积淀。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故事,最早要从哪开始呢?

辽沈战役刚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在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武器原料制造该交给谁、又有谁能承担基础建设的重任?

在一番审慎思考之后,沈阳的鞍山钢铁公司成为了毛泽东的首选。

当时鞍钢一共有九座高炉,有的已被炸得面目全非,有的高炉里面全是大铁坨子。

炸坏炉子的咱就不说了,这些被铁块堵住的高炉,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没法清理出去。所以说,想要快速恢复生产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经过测定后,只有2号高炉还有抢救一下的可能,但前提是,得解决维修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要说到当时配管组的副组长孟泰了。

那天,孟泰在工厂里散步,突然在草丛里发现了一个三通水门。这是个什么东西?这东西可了不得!三通水门对于高炉的重要性就像是血管对于心脏,只有有了它,高炉里的主要管道才能接通。

图片

以这一个三通水门为契机,工人们开始各自行动,收集各个厂区埋在地下和堆在废铁堆里的零件器材。

结果是非常让人惊喜的。工人们齐心协力,竟然从地里捡回来了上千种材料和上万个零配件,按重量来算,竟然有六百吨!

在当时条件极度困难、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这些零件给鞍钢恢复生产带来了一线生机。

不光是工人们在努力,老百姓们也热心帮忙,在工人们找零件的短短几个月里,群众就捐献了一千多种器材和二十多万件零件,解决了鞍钢修复的燃眉之急。

很快,在1949年的夏天,修复后的高炉终于生产出第一炉铁水,鞍钢人自豪地把这炉铁水叫作“争气铁”。

图片

这段故事也实在是“争气”,从鞍山钢铁公司成立到开始恢复生产,仅仅用了七个月的时间。

很快,生产出来的钢铁就变成了铁锹、镐头、行军锅和铁丝线。这些物资在解放战争中都派上了大用处。

三大齐名钢铁厂是哪三大

在鞍钢之后,还有两大钢铁公司和它齐名,您知道它们分别都是什么吗?

这两大公司分别是落地在包头的包钢、和咱前头说的承接了一米七工程的武钢。

武钢的历史十分悠久,也是南方建造的第一个钢铁厂。当时,随着鞍钢的发展,中国北方的钢铁行业也是蒸蒸日上。

然而,南方的钢铁产业却寂寂无名,中国钢铁“北重南轻”的局面十分明显。

当时,毛泽东就提出,新中国的钢铁工业要想长足发展,新型钢铁基地要建在南方。总而言之一句话,“钢铁要过江”。

就这样,“武钢”就在武汉青山地区落地了。

为什么选在现在的武钢厂址?这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第一点,水陆交通方便。第二个,武钢厂区地广人稀,污染最少。和鞍钢不同,武钢的建设完全是“无中生有”,炼铁炉的设计、材料、建造全都要从头开始。

当武钢的第一炉铁被点燃的时候,咱们国家第一个“钢都”的曙光也被点燃了。同时被点燃的,还有中国人深深的自豪与希望。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武钢能承接一米七工程。

说完了武钢,咱们再说说包钢。1958年,在各大钢厂一片向好的时候,正在草原包头建设的包钢,却是困难重重。

虽然包头的矿产资源很丰富,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却给建设队伍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水。

咱知道,炼钢铁是个特费水的事儿,当时包钢炼铁的水,只能从黄河水里引来。但黄河跟长江不一样,黄河泥沙含量太高,没法用来炼铁。

于是,满怀热情的建设者们又因地制宜,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过滤和排水工具。经过一场场苦战,才终于让水质符合了炼钢炼铁的标准。

武钢和包钢的建成,与鞍钢一起形成了中国三大钢铁基地鼎足之势,搭建起了新中国钢铁工业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布局。

选址为啥选中它?

除了三大厂的钢铁产业的成长扣人心弦,还有一个地方也非常重要。它是毛主席一直心心念念的“下一步棋”,那么,这步棋要落在哪呢?

图片

在毛主席的许多重要文件里,曾经反复提及一个地方:攀枝花。这是为什么呢? 

然而,攀枝花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去川渝地区旅游过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那里的地形还是非常复杂的,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路程的困难就显得更加突出。

终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斗,攀枝花的路通了,灯亮了,办公室、宿舍、卫生所一应俱全。

又过了五年,一座现代化钢厂在攀枝花拔地而起。与相同规模的钢铁厂相比,攀钢设计用地节省了一半,土石方工程约少三分之二,创下吨钢占地面积世界最低的纪录。

现在,从“大块头”的汽车、铁轨乃至航母,再到精细化的钢笔尖、钢合金芯片,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钢铁材料已经极大程度地实现了国内自给自足。

从一块刮胡刀片都生产不出来,到现在可以生产出薄如蝉翼的“手撕钢”,中国的钢铁建设,已经实实在在地跑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