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Q浏览器

 嘉陵江一滴水 2024-04-21 发布于重庆

什么是问题?就是可以无限细分,拆解到最底下那个层次且彼此互斥的程度。问题结构化包含了现状、影响、干系人、趋势、解决办法,是为解决问题做决策支持的前提。

一、不管是建立思维模式还是使用其他一些的管理技巧,本质的问题是要想清楚: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防范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防范问题并不一定意味着你能看见问题。防范是静态的,发现和解决是动态的,恰恰问题的产生都是动态的。

(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1.解决一个问题前,要先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

方向对了,即使路途七拐八弯,最终总会到终点。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即使你一路顺风顺水也是徒劳。

2. 有时候解决问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多个方案,但发现关键问题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如果你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剩下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如何发现关键问题呢?

一枪能“打死”你的,这就是底线风险。做了这事能“活命”的,就是生存策略。

例如,一个组织中,问题会很多,辨别并清楚哪个是最关键的,这就是战略思维。

2.1好战略是聚焦的,集中全部资源做最重要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投入,单点击穿,并进行终极管理,这是与其他公司拉开差距的具备持久性优势的原因。

有的公司只会制定目标,一个大目标展开后又有若干子目标,但如何达成目标却在原则和细节上都得不到统一。

所以,在检查战略目标的时候,必须进行分离统一性检查和协作冲突性检查,尽量避免资源发散和内部冲突——既要原则正确,又要细节正确。

2.2坏战略逃避细节和焦点问题,忽视选择和集中的力量,兼顾所有问题,试图同时照顾各种相冲突问题背后的利益,所以往往只是集中了令各方“满意”的观点,而非集中了能解决问题的资源。

2.3战略的首要问题是重新定义问题——要思考,解决了哪些关键性的问题,就能够使整个问题看起来不棘手。

不要盯着锁看,而要去寻找开锁的钥匙——对“挑战”进行定义,对“障碍”进行识别,只有在你所认同的路径上拦路的,才是你要面对的问题。执行战略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把关键的“石头”搬开。

2.4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通常都是结果导向——只有在病人卧床不起的时候,才提出病人有病——有些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现实中荒唐而普遍地存在着。

有些时候,需要先行动起来,然后一步一步迭代地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情况是在修正对问题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加深的过程必须以行动为前提。

行动起来问题才会暴露,不翻滚一下,怎么能看得见淤泥呢?我们需要在某个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初的第一版,而后在继续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面进行修改,首先是完成,然后才是完善。

快速的失败也好过无休止的反复。比的是快和纠偏能力,不是比一次决策成功率。

大多数的决策都没那么坏,而结果有多好,一看执行过程,二看宏观趋势。

曾经以为的那些聪明的人,那些创造伟大的人,真的有高瞻远瞩的能力,真的有一眼看破本质的能力,真的从来不会犯错。其实,他们只是迅速果断地从观念踏入了实践。

(二)如果定义清楚了问题,解决方法也就出现了。

对于很多问题来说,能正确地描述,基本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解决。换言之,一个问题,如果一直没确定性的表述,就没有解决的可能。

1.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永远都存在不可知的一部分——客观情况永远不可能精确掌握,我们与真实情况之间永远有一臂之隔。

所以,发现问题并描述问题是一件困难的事——把问题能够系统地说清楚,是一个细致的活儿——事实是什么,没有绝对客观的答案;而采取什么措施,又取决于你认为的事实是什么。

例如,市场有其复杂的一面,我们不可能等到完全的真相出现,再去做判断,去行动。有时候要做出适当的推敲;如果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让计划停滞不前,不如给出一个合理范围的设想,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尽现有能力和资源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哪怕和真实情况有偏离),拒绝模糊性。

在尽可能地系统分析的情况下,得到一个较为接近真相的近似解,然后根据这个近似解去行动,才能够通过反馈,获知我们很多分析所不能触达的真相。

所以,对管理者的要求是:掌握一般规律下信息分析的能力,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判断力,尽最大可能消除模糊性,尽最大可能给出一个答案,将简化后的信息以结果论证的形式,呈现给团队成员,保证目标一致和凝聚力。

敢于/善于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的确定性表述,就是一个管理者的水平所在。对问题的表述可以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有助于鉴定问题能否被现有资源解决。

2.每个层级都有每个层级的问题,需要每个层级的管理者去力求精确地描述。必须要完成清晰的需求定义,哪怕含有部分情境假设。越具体清晰的描述,越有利于产生画面感,推进各级着手开展各自的工作。

二、只关注问题本身,而忽略引发问题的因素或者不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甚至越做越糟糕。

我们往往都是先确定出现问题的环节,然后针对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个建议,却没有想关键问题/障碍的原因出现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解决的也是原因,只有追到每个因,解决好每个因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才能更好。

分析结果背后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重要的手段与过程。有些时候,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是同一个——如果我们一不留神的话。从一般到抽象是归纳,从抽象到一般是还原;如果归纳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那就还原。能够重构问题的,大多都具备超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1. 例如,好战略不应该局限于问题本身,而应该考虑到其他因素是否也是关键。需要调整的不是坏的状态,而是导致这种坏状态的原因——人们往往更期望描述愿景和规划未来,而不是耐心思考问题和阻碍,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如果领导者把挑战的主要特征定性为“表现不佳”,这就为坏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表现不佳”只是一种结果,真正的挑战在于导致表现不佳的那些因素。

除非领导者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过去的情况一直不尽如人意,或者为什么挑战如此严峻,否则就很难制定出好战略,这就会导致在制定战略时常常会犯的三个错误:

1.1战略倒退: 将愿景与战略混为一谈。

1.2战略偏左: 未意识到关键问题或问题本质,激进地提出不合理的方案去解决问题。

1.3战略偏右: 未意识到关键问题,目标和口号过多,没有切实地去解决真正问题。

2. 管理者需要广泛地跨越层级地去搜集信息和调查分析,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的风险。

2.1要做到这点的同时,又不让相关的同事觉得信任受损,对公司的整体文化(底层建设、工作原则)有极高的要求——管理者也需要是心理学家——在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在理解他人,理解人性。

那么,如何保持足够频繁且连贯一致的对话以符合人们的期待,并确保对话能够解决困扰人们的各种问题呢?为了保证对话的开诚布公,可以采用匿名质询方式:人们以无记名的方式将他们的问题与关注点写在纸上并上交。这样做,给了人们去识别问题原因的勇气。

2.2同时,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数据说话,把每一个影响经营的关键因素都总结出来,并且数字化实时监控,而非大多数企业需要通过大量的开会来了解收入预算变化,分析成本增加,盘点资金计划变动,复盘项目问题。

自己的体验能代表很多东西,也要要求下属定期亲身体验全流程,要能总结出关键节点——卓越就是隐藏在不起眼的平常中。因为平常,才会司空见惯而麻木;因为不起眼,才会有机会超越认知盈余。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找不到根因就永远停留在表面,也永远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信奉“请给我结果”圭臬的老板,大多数是片面的理解“结果”,导致结果并不理想。

三、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如何面对问题,如何处理问题。

1.一直在说“这个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应该给出一个更优秀的解决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组织组织效能不高的原因,也是企业应该着重培养的重点以及员工职业化提升的空间。

为了在高层次获取成功,在低层次丧失一些效率也是值得的——见效后再高效——没有见效,如何让人有信心提升,从而更加注重去深入研究如何高效?

例如,设置专门的质量改进小组,专门做单点研究。发现了某一个问题/故障,把问题/故障用一页纸展现出来——一个小话题,导出来一页纸的问题质量改进:

1.1问题/故障是什么?

1.2原因是什么?

1.3真因是什么?

1.4用什么方式解决?

1.5怎么来预防?

2.分析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方向是分析的好坏的前提。信息还是那些信息,所有的人都看得到,只不过看问题的方位角度不同了,你就可以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情况,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问题。了解的数据和信息越多,分析得越细致,解决方案就会越多,选出更高效方案的机会也就更大。

3.大多数的分析都是结论先行,造成了所有做的分析都只是为了验证先前的“结论”。不思考问题和背后的运转逻辑,用结论来看待这个世界是最省力的办法,但偏见和谬误就这么产生了。

要在分析当前发生什么,未来趋势会怎么样走之后,再确定突破策略——不是解决现在的问题,而是想到未来发展所可能遇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站在现在,你就是领先者——找到真正问题的阻碍,也就是找到挑战,然后才是策略。在做出决定之前,思考一下做了会怎么样?不做会怎么样?换种做法又怎么样?

4.简单的答案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我们会忽视很多细节、在关键问题上犯懒,导致了疏忽遗漏从而做出错误判断——有的时候,逻辑都是对的,但事实不是这个样子。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我们脑子常有的惰性,它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中,这种思维有利于我们理解世界,找寻规律。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却容易让我们步入歧途——忽视了复杂问题中的其它影响因素。

个人也好,团队也好,都经常犯这个错误而不自知——所谓“活在当下”或“顺其自然”,其实是缺少远见(“懒得想”),或者是虽有远见但没有执行(“懒得做”)的借口。

5.不要在一个只能满足要求的解决方案上止步不前。

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案。人类的脑子偏向于节省能量,而我们现在不能这样了。一个好想法要经得起推翻。我们应该训练自己刻意地去推翻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邀请第三方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推翻。

可以组建一个虚拟专家组,将想法与这些人讨论,从他们的视角给出反馈。虚拟专家一定是具有鲜明的行事风格,善于提出尖锐的提问。当大家都不能对该想法继续推翻时,该想法大概率会是好的想法,值得去推进。

6.解决非独立问题的时候,在陷入细节前,多把注意力放在问题外的更大图景中,跳出问题看问题。

例如,绘画是观察的艺术,学会观察就学会了绘画。画椅子,更加注重画椅子周围的空间,得到的效果比椅子更真实;如果是导演电影,就是先找观众的情绪,观众的思考,观众的赞美;产品设计也是如此,产品的负空间就是用户,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用户需求上,产品改如何优化就显而易见了。

尽可能看具体事情以外的、不会明显显露的东西,更容易全面探究本质。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一旦大脑下了结论,你就看不到真实的场景了,看到的就是大脑加工后的内容。不要死盯着问题本身不放(而是把注意力转向问题之外的大环境),就可以帮我们收获更好的解决方法。

7.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都能理解成不同的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的想法,他的需要。

你就算了解他此时的想法和需要,下一秒他也有可能改变。如果我们对问题是什么都无法达成一致,那我们还怎么找到一致的解决方案呢?

不同性格的人住在不同“楼层”,“公寓楼层”不同,代表了视野的不同,看到的风景不一样。

想有效沟通需要亲自去往对方楼层才行——当和不同的人去沟通时就要去到他的层次——站在他的视角去沟通,这是非常关键的。

8.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思考手头的想法。关键信息应该包括三部分:已完成、要做的、需要协助的。

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应只是一种能力与技巧,更应是一种理念与思维习惯,即应对成败时及时地总结与不断地思考。“拥抱检查人员”会成为虚心学习的强大媒介。

无论检查团队何时来检查,员工都应该主动咨询:“我们这里有一个故障/问题,向您请教一下,其他的公司是如何处理的?”

如果我们在某些领域的工作方式非常新颖和专业,我们会将检查人员看作拥护者,并与之分享这些好的做法。

如果我们在某些领域的工作方式非常糟糕并且需要帮助,我们会将检查人员看作获取相关信息和解决方案的有利渠道。

这种做法会在员工中产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风气,而不是“讳疾忌医”。

人的天性会排斥检查,认为检查是在给自己的工作挑刺。但如果把检查看做对已有工作的优化和提高,就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了。所以,大多数时候阻碍我们的不是检查本身有多麻烦,而是我们对于检查的认知。

实事求是地把面临的漏洞和不足摊开,虚心请教或是共同讨论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找到追求卓越的台阶,而不是将已经发生的失误或是错误不断复制,得不到彻底解决和优化。

总而言之,每种思维模式没有对错,更多地要去看自己想借助思维模式解决什么问题。

工具和手段是帮助我们思考的东西,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我们掌握了哪些事实依据,按照什么方式思考,怎么验证、调整我们的方案。

思考工具只是容器,最核心的是容器里面的液体,即我们基于经验、思考产生的洞察力。工具和方法论只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思路,根据经验和思考去洞察问题,才是最核心的能力。

所以,太过注重方法论、工具论,有时候也不是好事,这会让我们在方法和工具里迷路,忘记了方法和工具产生的原理。

我们要从受众/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更好地感知问题点,去优化解决问题。例如,从产品经理专业的角度做产品性能,从受众角度用户角度去做产品功能,才能性能好,功能实用。

高手所谓的“浅显常识”,对于一般人而言,都如同天书般的高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人都靠着本能在工作,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的习惯。

有时候,你自以为是在独立思考,其实也只是无意识假定给你的预知判断。所以,找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路径,可以发现一些底层逻辑。

去和别人的思维进行对比,学习打磨自己,保持持续地思考,在海绵式思维的基础上培养淘金式思维。聚焦答案,而非聚焦问题。

更高层次的系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立系统。没有系统能力的企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创造一大堆潜在的其他问题。久而久之,按下葫芦浮起瓢,疲于解决各种例外问题,直到整个组织完美地相互锁死。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只能等待外部冲击或内部危机爆发。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找时间再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