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杉乡文书阁 2024-04-22 发布于贵州

做事要掌握分寸,一旦过度,必有灾祸。

人都有七情六欲,我们在人世修炼,就是在学习和自己的本能融洽相处。

把握好人生的尺度,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遇事才能进退自如,生活才能幸福安乐。

-1-

名不过求

俗话说得好,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

既然是身外之物,就不应过分追求。

其实人爱名利,本是常情,但应该学会掌握分寸,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要因小失大。

许由是上古时代一位高尚清节之士,不营世利,讲道义,守规矩。

传说,尧想把帝位让给有贤德的人,于是他找到了许由。但许由却觉得尧治理天下已然很好。于是,许由严词拒绝了尧的请求,并归隐箕山。

可尧不死心,寻到许由,这次是请他出任九州长官。许由认为自己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百姓是最快乐的事,担任高官反而束缚自己。他又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到这些。只觉这些事玷污了自己的耳朵,扰乱自己的清静。

这便是著名的许由洗耳的典故。

人生如梦,名利这种东西,就是过眼云烟,生带不来,死带不去。

既如此,我们过分追求又有什么意义?

人生匆匆几十年,我们能真正拥有的东西屈指可数。

多陪伴身边的人,多看看世间美景。读一本喜欢的书,做一些想做的事,这些都比去追求那些表面浮华,来得更实在。

要记住,学会感恩生命,感悟生活,才能拥有自在人生。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2-

怒不过度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圣贤也会有愤怒的情绪,只是他们能够暂时忍耐,就不会伤害到自己。

一个人在愤怒之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让怒火燎原,伤人伤己。

人生在世,要学会不被情绪左右,淡然处世才是最重要的修养和智慧。

有一次,曾国藩与同乡在言语上有了冲突,愤怒之下脱口而出了很多伤人的话。

事后,曾国藩反省自己:“皆我之不是。”

于是,他在日记里写下此事,警醒自己要收敛脾气。

中医里说:“怒大伤肝,气大伤身。”

所以就算为自己的身体着想,也要少起纷争,少生闲气。

人生难免有起有落,我们自然也会遭遇种种不如意。

唯有懂得接受,才能在不满的现状中,找到破局之法。

要明白,人活一世,不必对一些是是非非过度计较。

要懂得控制情绪,才能把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因此在生活中,学会在一些小事上加以注意,磨砺自己的内心,保持宁静,做到不偏激、不愤怒。

久而久之,自然能遇事心平气和,身心健康无忧。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3-

利不过贪

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世人奔波忙碌,都是为各自的利益而来。

但要懂得适可而止,想要太多,就会被自己的欲望裹挟,终日不得安宁。

从前,有个渔夫捕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请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善良的渔夫并没有要报酬,就把它放回水里。

回家后,渔夫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妻子非常生气,责备渔夫没有向金鱼索要财富。渔夫只好带着妻子又来到海边呼唤金鱼。

金鱼出现后,渔夫的妻子趁机提出了许多要求,金鱼都一一满足。

于是妻子越来越贪婪,最后竟想要成为海上霸王,让金鱼永远为自己服务。

金鱼听了之后,什么也没说,转身游回了大海。

而曾经许下的金银财宝,也在转眼间消失殆尽。

庄子有言:贪财而取危。

多少人为了钱财而利益熏心,不顾道德,到了最后又能得到什么呢?

过分的钱财之欲,其实是危害生命的利斧。

只有学会节制,才能趋利避害,转祸为福。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在舍弃过度的欲望。

《道德经》里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学会知足,不能得失心太重,要知道水到渠成,不过分强求,才能保持心境平和。

生活里少一分贪婪,多一分满足,才能多一些快乐,要明白随遇而安才是最好的状态。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周易·丰》里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月亮到了圆满就开始亏损,水满了就会溢出。

行事有度,才能把握人生的尺度。

与人相处时,进退有度,才能长久。

面对自己时,取舍有度,方得安逸。

做事要适度,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要知道“物极必反”,学会“不过度”才能坦然面对人生,快乐生活。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