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自然篇(蝴)

 汉字历史 2024-04-22 发布于黑龙江

    有疣足的虫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蝴”,形声字,从虫胡声,'蝴’字目前最早见于明代·张自烈《正字通》(张自烈,1597-1673年)。虫,与虫或小型动物有关;胡,固定的肌肉组织,此处引用'肉质增生’的引申义。造字本义:有疣足(肉质的刺状凸起)的虫,即蛾、蝴蝶的幼虫形态——毛虫。

备注:现代科学将动物界大致分为35至40个门左右,此处暂且不提。中国古代动物界大致分为10+6个,即10类动物和6种特定类型的动物。10类动物包括:“犭、马、鱼、虫、牛、羊、鼠、鹿、豸”,6种特定类型的动物包括:“龙、虎、隹、兔、象、犬”。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对动物的命名是与西方那套“门、亚门、纲、亚纲、目、亚目、科、亚科、属、种”不同的。

现代西方昆虫分类中,鳞翅目昆虫主要包括两个亚目,即蛾类(锤角亚目,又称为蝶亚目)、蝴蝶类(异角亚目,又称为蛾亚目)。

“鳞翅目昆虫”作为一种完全变态昆虫,与其他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的基本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是相同的。然而,“鳞翅目昆虫”在一些特定方面仍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区别,以下仅举其中最为独特的特征来说明。

“鳞翅目昆虫”的幼虫通常被称为“毛虫”,它们通常具有明显的头部,身体分节明显,各体节上长有肉质的刺状突起(称为疣足)和对称排列的刚毛。相比之下,其他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形态可能有所不同,如甲壳虫幼虫(蛴螬)通常呈蠕虫状,身体柔软无足;蜜蜂和蚂蚁的幼虫则无足且形态更为简单,生活在巢穴内的蜡质或土壤巢室中。

“蝴”字即指有疣足(肉质的刺状突起)的虫,即毛虫。虽然现代昆虫学中不使用“疣足”一词,但为了表述清晰,只能用“疣足”作类比,来描述毛虫的这一特殊生理构造。

昆虫的“疣足”实际上是一个误用或误解的概念,因为“疣足”并非昆虫所具有的结构,而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类动物特有的附肢。环节动物门多毛类是一个极为多样化的类群,包括了众多生活在海洋、淡水和陆地(尤其是潮间带)环境中的蠕虫。多毛类代表性动物有沙蚕、沙蠋(海蚯蚓)、巢沙蚕、翼手目沙蚕、纽鳃樽、火体虫、叶须虫、海蛇尾(火蛇尾)等。对于中国的古人来说,这些动物多以“蚕、蚯蚓”命名,后面几种动物更是对于现如今的我们来说,都很陌生。

沙蚕

沙蠋

因此,用“疣足”来描述毛虫特有的“肉质的刺状突起”,是相对合理的。其实,如果大多数人都知晓了“胡”字的本义,是可以将毛虫足部的特征称之为“胡足”的。

“蛾”字取自“我”的字形,以“蛾”的触角形态趋近于兵器“我”而命名。“蛾”字目前最早见于春秋中期的《诗经》,“蝶”字目前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莊子·至樂篇》,“蝴”字目前最早见于明代《正字通》,“胡蝶”一词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莊子·至樂篇》。从字形上来说,古人先创造了“蛾”字,之后才创造了“蝶”字。因为,按古人对汉字的理解,如果“蝶”字先于“蛾”字被创造,那势必会在《诗经》中有所体现,然而,并没有。

从现代西方昆虫学分类来看,我们才知道蛾、蝶的幼虫形态有别于其他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而在遥远的战国时代或更早,造字者居然观察到蛾、蝶这细微的特殊性,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古文释义



【正字通】洪吾切,音胡。蝴蝶,本作胡。詳蝶字註。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您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