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这些生活中常用来源自佛经的词语

 大发菩提之心 2024-04-22 发布于上海

如果2500年前

刚证悟的佛陀决意涅槃

如果东汉年间

没有僧人携经卷而来

如果少了鸠摩罗什、玄奘等译经师

那么我们今天的表述就会单薄不少 

欣悦时 没有皆大欢喜

慨叹时 没有昙花一现

感念时 没有三生有幸

同样也没有“不可思议、心心相印

菩萨心肠、味同嚼蜡、自作自受......”

图片

就来一起领略

这些源于佛经、化为日用的文辞

文辞之美

图片
据《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我们所居住的国土便是由最小的“一世界”构成(一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及日月,合为一单位),其上更有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之土。
“世”与“界”,仅仅用两个字,便含括了流动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这集合了稳固与脆弱的矛盾体也在提醒人们——我们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的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
图片
与广大宏伟的世界相比,佛经对于极细微的、短暂的时间也有着自己的计量单位。
其以“一刹那”为时间的最小单位,而一个起心动念的瞬间便有“刹那”相续飞逝。
《楞严经》云:“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虽然在不同的经典中,“刹那”的计算标准各异,但其换算至今日,均为零点零几秒,可见其短暂。
图片
因缘是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其中“因”是直接原因,“缘”是间接条件。
例如种子是“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是“缘”,由此种种因缘的结合才能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因此,影响结果的不光是“起点”,中间的过程一样很重要。
图片
佛经中对于无常有着诸多比喻,这些比喻无不瑰丽又脆弱。
常见有梦、幻、影(谓镜中之影像)、阳炎(远处地面炎热导致光线像火焰一样的跳动的现象)
响、水月、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等等。
图片
“觉”有觉察、觉悟两层意思:觉察即察知恶事,觉悟即开悟智慧。
“佛”便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者”,既能自觉,又能觉他。
图片
佛菩萨以尘世为苦海,恒发愿以般若为船,救度众生出离苦海。
大悲经》云:“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又如《万善同归集》云:“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渡法界之飘溺。”
图片
海潮声势雄壮,涨落有时,常用来比喻佛、菩萨应时对机说法的音声,亦可比喻如海潮抑扬起伏的唱赞诵经之声。
除了“海潮音”外,经典中还曾用“云雷音”“狮子吼”等形容佛陀说法。
图片

“游戏”给人以松弛、自在之感。

在佛教中便以此显示佛菩萨任运自如,能够毫无障碍、随心所欲地渡化众生的能力。

在造像中,亦有一腿盘坐、一腿下垂的“游戏坐”佛菩萨形象。

图片
行者常指佛法修行者。
在学修的过程中,“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求我们在信乐、了解佛法后,还要效仿佛菩萨的身语意,去修正自己的言行。
正如俗语所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只信解而不实行,在面对烦恼时仍然会随顺习气,也就无法从中获得实益。
图片

“抖擞”为“头陀”的异名,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通过此种修持,而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恢复本来面目,犹如振衣去尘,得返清净。
如今常被用于鼓励,意为振作、奋发等。
图片
在佛教中,“尘”不光指尘土,还包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向外攀援所触及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
这“六尘”会像尘土一样覆盖我们本来清净的本性,引起许多迷妄与烦恼。
而通过日常的修持,即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即“一尘不染”。
图片
其是“前所未有”的近义词,如《法华经》云:“我等今日,闻佛音教,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正宜勤加精进,莫负良缘。
结 语
在上述词汇之外,还有“赞叹、缘分、成就、忏悔”等等。
得益于大德们的深入理解及精妙翻译,这些词汇在保有教义的同时,也充满了凝练深远的中文之美。
而当这样的词汇串珠成链,那浑灏流转的机锋与睿智超妙的哲思,便汇聚为一首首佛偈、一部部经文,值得我们反复持诵、细细揣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