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佛湖

 名言诗句 2024-04-22 发布于辽宁

万佛湖

万佛龙河归一景,

三年群力大功成。

一方得润民安保,

半世游人赞叹声。

赞龙河口精神

敢于开拓一枝花,

创业精神半世夸。

自我牺牲知大局,

万民团结傲中华。

万佛湖景区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大别山东麓,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大别山国家地质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淠(pi这里发屁音,指淠河)史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五大水库之一。因临湖的巨型观音岩石与湖中众多岛屿形成神奇的“诸佛拜观音”景象,又因水的源头来自风景秀丽的万佛山,名山圣水相依相偎,因此得名万佛湖。景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湖面50平方公里,库区流域面积1111平方公里,湖岸线205公里,是一处以湖泊景观、火山景观、文化景观为一体的岛湖文化旅游区。

即将到达景区时,路边一处绿色的大龙雕塑在鲜花萦绕下活灵活现,这应该是龙河口水库的标志性雕塑。

在偌大的广场上,一处万佛湖欢迎您的彩色雕塑很是亮眼。

镶嵌着万佛湖三个大字的波浪式白色金属景区大门,令人心胸开阔,笑容绽放。

(此片为金平自拍)

同行的游客心情大好,张开手臂拥抱美景。

放眼望去,小山上被绿树簇拥着的那座高塔,与周边的环境相映生辉。

进入景区大门,树林葱绿,湖水明净,碧波荡漾,犹如一个宁静的公园。

一对黑天鹅在碧波中觅食,悠闲自在,目中无人。

而一群红色、花色、金色、红白相间的锦鲤,却浩浩荡荡迎面游来,欢迎远客,引人驻足观赏。

长在湖中心的一棵大树,树冠茂盛,新叶鹅黄,加上满树的小红灯笼,红绿相间,如同硕果累累。

池塘中的两架水车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古老而艺术。

一座石刻的汉白玉龙脊桥是通往景区的必由之路。

过了桥,广场景色令人眼前一亮。

在树木萦绕的草坪之上,一列彩色小火车正在驰骋,白马拉着小轿车在草地上奔跑,一把巨大的绿色小提琴与延续很远的乐符相连,一架白色的钢琴无声矗立,这里简直像一个童话世界。

最惹人的是鲜花萦绕的红、紫、黄三色环绕的月亮桥。

这个广场是坝前人文景观区的一部分。坝前人文景观还有“龙舒传浮雕”、“名人大道”、“人物群雕”组成,展现了舒城古今圣贤和人民群众的智慧。

一进景区,便可见到长达几十米的浮雕墙“龙舒传浮雕”,可谓精致壮观。

在“名人大道”上,几处大理石人物浮雕前有手执书卷、笔墨等名人塑像,传递着古老的历史与文化。

在这里,我们乘坐景区电瓶车向湖区出发。车行景移,五彩斑斓的风光便依次展开,高高松林下的红花,花园中的小木屋及小鹿、小兔、熊猫和仙鹤等小动物的塑像,特别惹 人喜爱。

路边一片片“人物群雕”让我们兴趣大增,迫切要求司机停车赏景,得到许可后下了车,原来我们来到了坝前人文景观区“人物群雕”场景。

水渠边一座白色的建筑上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一处“技术攻关”的群雕,在鲜花丛中格外醒目。大坝建设过程中,技术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结合实际情况,自创了一套测量粘土“干密度”的方法,严把大坝粘土芯墙材料的质量关。用标尺和图纸核对大坝的建筑结构,找到合理技术方法。

绿草地上许多民工肩挑、车推的劳动场景雕塑,极富动感,如临其境,也深受感动。

四人打夯的场景,令人感同身受。

一组战地宣传队的群雕,犹如锣鼓喧天,歌声震耳。

战地宣传队,是文艺工作者和建设者共同组建临时的战地宣传队,在工地上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鼓励大家力争上游,早日建成水库大坝。

大标语上“小雨小雪不停工、大雨大雪打冲锋、大干特干加巧干,完成任务超三番”的红色大字,依然可见当年水库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这里共7组45个人物雕塑,是根据建设者的回忆和历史资料图片而塑造,表现了当年舒城人民建设龙河口水库、战天斗地修筑水库人工大坝的豪迈情怀。

紧邻人物群雕的就是坚固的水库大坝,大坝上“防洪保安,造福人民”几个大字,清晰可见。

在大坝台阶处,我们下车步行。这个台阶设计特别,不仅是彩色的,而且营造了荷花盛开、锦鲤游弋的生动画面。

行走之上如同置身荷塘。

端坐在其上,便可手触锦鲤。

一朵大荷花,竟然擎起了三个美女,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当我们来到水库大坝上时,眼前的水库如同大海般宽阔,湖光山色,一望无际。

在碧波荡漾的万佛湖中,小山和小岛星罗棋布,与浙江千岛湖风光有几分相似。探入湖中、刚刚发出新叶的大树上红灯高悬,又增色不少。

万佛湖中,各种游船悠闲地穿行,建在湖面上四通八达的浮桥通向游船码头。

码头上的游船、帆船、快艇、皮划艇等各种水上游乐工具热闹非凡,整装待发,也成一景。

木制观景台上几个红黑相间的巨大的号角,下面黄灰相间的高高底座上一句:“喊出你的激情,释放你的压力”,引来游客的尝试,对着这个巨大的号角,似乎在喊:万佛湖,我来啦!

万佛湖边的徽萃山林中,小亭楼阁依山而建,徽派建筑若隐若现,充满了宁静与神秘。

近距离观看大坝,修整得既坚固又美观。遥想当年,这一石一墙都凝结了建设者的辛勤汗水,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大坝上的步道,石栏护边,彩色划线,若一条彩带通向远方。

万佛湖大坝东头的高塔更是引人注目,它好像一个卫兵,日夜守候在这座水库边。说起这座高塔,还有一段故事呢!

这座高塔名叫龙河塔,建在龙河寨山上。早年,龙河寨里有三个寨主,大寨主叫许大器,二寨主叫许明道,三寨主是个女侠,姓朱(系许明道妻子),不仅年轻貌美,而且武艺高强,文韬武略,不同凡响。

明朝末年,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兵到江淮,老百姓闻风丧胆,扶老携幼,日夜奔逃。许大器、许明道、朱女侠三人决定在龙河山扎下大寨,保护远近百姓。后来,张献忠来犯,经过几番鏖战,龙河寨被张献忠攻破,许大器被俘后惨遭杀害,朱女侠因病,力不从心,不甘被擒,纵身跳崖牺牲。许明道与张献忠部激战中挺身向前,率领壮勇厮杀,对方退走,乡民得以保护。后任山东济宁州卫守备。许多年以后,人们把他们三个寨主葬到龙河寨山上,还修了一座塔,取名“龙河塔”,期望永远镇住妖魔。塔里塑了许大器、许明道、朱女侠的塑像,把他们像菩萨一样供起来,四时享受香火。

返程时一路风景,樱花盛开,瀑布叠翠。

美女加美景,可谓美上加美。

一对夫妻摄影爱好者也痴迷于这样的景色之中。

(此片为金平拍摄)

旁边就是龙河口水库纪念馆。

步入其中,迎面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为龙河口水库的题词:“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万顷。兴利除害,造福子孙亿兆年。”

龙河口水库纪念馆由水库展馆、地质展馆、鱼博馆组成。

纪念馆的大厅内以扁担为背景的墙面,表现出大坝是舒城人民用扁担挑出来的,寓意舒城人民万众一心的伟大精神。

在黑色大理石上一篇“龙河口水库碑记”,详细讲述了龙河口水库修建的过程。从中得知,往昔,晓天、河棚两河交汇处,深潭峡谷,飞流湍急。每遇山洪暴发,毁田倒屋,下游顿成泽国,若逢干旱,禾焦地赤,民不聊生。

1958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几经勘察后,于两河汇合处阻河截流。时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又逢天灾频仍,国力维艰。然舒城人民不畏艰难,举一县之财力,率十万之青壮,励精图治,创千秋伟业。中共舒城县委书记史元生坐镇指挥,县长李屏躬身垂范一线施工阵地,水利局副局长赵学信因主持凿石爆破而捐躯,民工中更不乏许芳华等可歌可泣之英勇壮举。千米巨坝,全凭肩挑手推,层夯层压,垒筑而成。经全县上下戮力同心,1960年春,终于节流成库,大坝横空,蛟龙降伏。上控千余平方公里来水,下保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浇灌舒城、庐江、六安(今金安区)三县150余万亩良田,充分发挥其防洪、灌溉、旅游、渔业、养殖、发电、航运六大功能。

在兴修龙河口水库中,历史悠久的老梅河等五座集镇沉入湖底,十万移民表现出舍小我而保大家,弃短力而求远谋的顾全大局的情怀。

龙河口水库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是舒城人民在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人文荟萃”的展板中可见,舒城县的治水由来已久。刘信,汉高祖刘邦侄儿,以中郎将破韩信有功。公元前200年封羹颉侯,食邑于舒。他考察舒城多旱,于七门岭下建七门堰,引龙舒水(今杭埠河)灌溉下游良田800余顷。公元200年,扬州刺史刘馥、明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舒城县令刘显等相继疏浚扩建,增筑乌羊等二堰,史称七门三堰,灌田面积达1500余顷。七门堰至今仍然发挥它的历史功绩。

一组舒城县县长兼龙河口水库指挥部党委书记李屏与地委第二书记专员赵子厚在工地上研究施工及干群奋战在工地上的情景,感人至深。

在攻坚克难的主题下有两组人物雕塑。

技术指导的人物雕塑形象逼真。

另一组人物群雕,再现了粘土质量检测的真实情景。

在“艰苦创业”的主题下有“万众一心”、“层碾层夯”的历史照片,还有胡琴、锣鼓等文艺宣传队的宣传工具。

为了加快工效,确保大坝工程顺利完成,舒城儿女不仅敢于拼命,而且也发挥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掀起工具改革,挖土创造了劈土法、洞室爆破法;运土采用木独轮车、胶轮车、平板车、木轨推土车、履带传送、土火车、滑轮搅盘、吊杆等二十多种革新运输工具,确保大坝的粘土和沙壳砌石需求。

一辆辆独轮车,当年在其使用者手中,推出的不仅是无数土石方,更是承载了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建设者们在劳动中创造了松根器等劳动工具。

劈土法打桩的雕塑更是展现了建设者的聪明智慧。

粘土碾压打夯的雕塑特别形象。

用石碾进行粘土碾压,也是一种劳动工具的创造。每一组劳动场景的雕塑,都彰显建设者的聪明和智慧。

这里展示的挑筐、铁锤、石锤、扁担、镐头、马灯都是当年建设者自带的建坝工具。

建设者用过的斗笠、蓑衣、石碾和石墩等。

铁锅、暖壶等生活用品。

尤其看到那一双双简陋的草鞋,感受到了建设者的艰辛与不易。

在“全民动员”的展板中,有李屏与王培信工程师进行地质勘探、建设者用独轮车推土、人工夯土、铁姑娘利用土火车运土石料等老照片,让我们见到了建设者的辛勤付出。

一张劳动场景微雕图,有两个鲜明的标语:“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真实描绘了当时建设者日夜奋战的火热劳动画卷。

在一组当年英雄人物风采展示的照片中,见到了晓天镇民工团团长吴本秩等英雄人物,特别见到“龙河口水库碑记”中提到的“刘胡兰突击连”连长许芳华,当年是扎着两个辫子的小姑娘,现在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仍然腰板挺直,精神矍铄。这些英雄人物在当年工程建设中都有一些奋斗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龙河口水库,如今泽被子孙。渔业丰收,人民生活幸福。

农田受益 ,农业丰收。湖水安澜,环境美好。

一张鸟瞰龙河口水库图,让我们见识了龙河口水库的壮观景色。这是10万大军3年时间的劳动成果。不禁令人感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接下来,来到大别山地质博物馆。

舒城真是个好地方,目前还存在温泉、奇石等地质遗迹。

奇石主要有粗面岩、菜花玉、榴辉岩等。

又来到万佛湖鱼博馆。

展柜里的无数鱼类标本,令人眼花缭乱。

大厅中间展示的一条大鱼标本,名为万佛湖鳙鱼,是安徽省六安市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一九五八邮局,大概自1958年工程建设起,这里曾经发挥着重要的通信联络作用,也成为龙河口水库工程的见证。

出了龙河口展览馆,展馆中一个偌大的展室情景总是萦绕在脑海中,这个展室中,整个一面墙和一个圆形层层叠叠的吸顶灯上,全是当年关于工程建设的报纸剪辑,那些报纸一篇一句都记载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这就是龙河口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艰苦创业的奋进精神,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

虽然,龙河口水库工程的火热建设场景已成历史,但如今,龙河口精神在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依然是干事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万佛湖风景独特,龙河口精神却感人至深,这便是我万佛湖一游的最大收获。

(此片为金平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