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课:冠上加冠

 ldsxs 2024-04-22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图片

4

读书笔记

图片
图片

稻盛和夫说过:把你在意的东西看淡一点。你有屏蔽和翻篇的能力,把不好的情绪和一些人/事能屏蔽和翻篇,这就是真正的滋养。 

图片
【案例图】

图片


【绘画要点】
青柠老师的小写意国画体验课《冠上加冠》答疑要点:
1、眼睛跟嘴的位置可以用浓墨勾勒,鸡冠的位置可以用曙红色,注意笔触之间要有一些大小区分,排列不要太过整齐。
2、颈部的羽毛可以用淡墨干笔画的要蓬松一些,注意长短相加,不要太密实。
3、背部还有翅膀的位置,可以用笔触简单的勾勒,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腹部的地方先调淡墨,笔尖补充浓墨,在刻画的时候要多注意墨色的变化。
4、尾巴再去刻画的时候可以浓墨稍微的多一些,注意线条之间的交错关系,笔触之间要有一些交叠,墨色层次上面也是注意浓淡相互结合,用笔要稍微的放松流畅一些。
5、鸡爪可以用赭石加墨进行刻画,注意好位置的安排6.鸡冠花在进行刻画的时候,可以硃磦加曙红色,注意笔触不要太过僵硬,可以稍微的放松一些,颜色上面也是多注意一下浓淡的变化,姿态上面可以稍微的丰富一些,叶片用的是花青跟藤黄色,在进行刻画的时候小的叶片可以加些赭石进去,大的叶片可以多加点花青色。
国画工具:
笔洗、毛毡、镇尺、吸笔纸等
生宣纸,尺寸:33*46
兼毫毛笔大号,小号,中号,小鸿毛勾线笔
颜料:花青,藤黄,赭石,曙红,硃磦,三绿。

图片

【步骤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绘画视频分享】
【国画小知识拓展】
名家谈国画的雅与俗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于是“俗”被归为否定属性,一直沿袭至今。

文人画推崇的就是“雅”。

《芥子园画传》中言:“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世俗气下降矣。”此语道出了脱俗的根本大法。不读书、不写字的“画师”,实为“工匠”。“入雅”的关键不在于所摹之迹,而在于画家自身主观修养、精神气质。学识修养之高下与作品脱俗程度始终成正比。

清恽格曰:“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绘画创作是心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创作主体审美观所领略的境界、品格、情趣,会导致构思及实现的不同。

恽格用拟人法形容四季山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山水的各种情态都是画家情感的反映。

清沈宗骞曰:“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

陈衡恪先生提出文人画四大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

傅抱石先生以“人品”“学问”“天才”判断雅俗高下。

俞剑华先生说得更为明白晓畅:“人品必高,学问必深,才情必富,思想必正,见闻必广,学习必勤,胸襟必宽,诗词必妙,书法必工,然后画出画来,才能合于文人画的标准,才能成为杰出的画家。”

可见,个人内在修养被看作是鉴别创作主体和作品雅俗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不仅仅以技术高低为标准。故画之脱俗实乃人之脱俗。

注:
沈宗骞,清代画家,鉴赏家。
陈衡恪(1876~1923),中国画家。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中国近代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工篆刻、诗文和书法,长于绘画,是一位全才的艺术家。其山水画参合沈周、石涛笔法,喜作园林小景。
俞剑华(1895年6月19日-1979年1月6日),原名俞琨,曾用名俞德,字剑华,以字行,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绘画史论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对我国现代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俞剑华先生毕生奉献于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研究,成就卓著,著作等身,出版有近千万字的美术史论方面的著作,如《中国绘画史》《中国画论类编》等,对推动我国美术史论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