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临床研究|第2期. 基线资料分析原来这么简单!

 新用户4064dVjo 2024-04-22 发布于北京

基线资料

Baseline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相对规范,更易有迹可循。

上一期我们已经通过文献的摘要和方法学部分带着大家捋清临床研究的设计和思路,读懂文章的
Figure 1图解临床研究|第1.一份通用的临床队列研究思路)。当研究的整体框架确立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整理和分析数据啦~

基线患者资料分析是我们展示临床数据的第一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纳入人群的基本特征以及组间均衡情况。听上去好像很简单,然而当我们拿到一份实际的临床数据库时,就会发现数据丰富得有点“混乱”,叫人无从下手。本期我们将继续结合一篇高分文献,看看高手们对五花八门的指标都是如何进行正确的分类和比较,然后制作出第一张基线表,也就是通常所见到的Table 1

跟着我往下走吧~

1

研究设计与思路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期学到的知识。

这篇文献的摘要,咱们一起捋一捋研究的设计思路,还记得PICOS原则吗?

2

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分析


明确不同组之间基线特
征的差异是临床研究开展的基础,也是研究结果可靠性的保证。通常基线资料可分为定量资料即有具体数值的变量如下图中的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实验室指标等标黄变量)和定性资料(即收集“是”或“否”,“有”或“无”的变量,如下图中的是否糖尿病、高血压等红色方框圈出的变量)。

不同类型的变量采用的描述和分析方法截然不同!

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通常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表示为中位数(四分位距);对于定性资料通常表示为数量(百分比)

关于组间差异分析,下图为大家总结了不同数据类型该使用的统计方法,供大家参考!之前心观老师在临床研究诊断室|第5. 一文get统计推断思维有更加具体的分享,欢迎浏览学习!快乐科研,每天进步一点点!

掌握了以上方法,你的Table 1就做出来啦,你学会了吗?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你学会了吗?
大家对于推送内容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在公众号菜单栏“更多--读者的话” 栏目中提出,我们会尽快回复!


期待已久~临床科研交流群来啦!

(欢迎大家入群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