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字 父母要有一个含容得住孩子情绪的功能,才能帮助到孩子将他负面的情绪情感转化为正面情绪情感。 上一期我们讲了很多情绪化父母会对孩子造成的一些方面的影响,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孩子辍学等各种让人焦虑的情况,此时家长总会猜测很多种原因,会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孩子改造好,但却总是很难往自己身上来找原因。 我们说,一个健康的体魄不是一朝一夕、或哪一碗饭能养出来的,同理,“问题”孩子也不是眼前的某一件事就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眼前看似引起孩子“问题”的这个事,其实可能就是那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说健康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容纳与被容纳的关系。父母要有一个含容得住孩子情绪的功能,这样才能帮助到孩子将他负面的情绪情感转化为正面的情绪情感。但往往控制型的父母就会在面临孩子的情绪时接不住,而直接给扔回去。 比如一个孩子跟爸爸说,“我是最厉害的,我是第一厉害的”。刚说完,一个电闪雷鸣响起,孩子吓了一大跳,赶紧钻进爸爸怀里,此时爸爸却带着嘲笑说,“刚说完自己最厉害,就吓成这了”。而能含容住孩子情绪的父母,就会赶紧抱住孩子,并轻轻拍打着孩子的身体,安抚他说“宝贝,外面打雷了,声音好大是吧”; 再比如,孩子哭着跑回家,跟你说小朋友打他了,妈妈直接来一句,“哭啥哭,打不过还有脸哭”,一句话就给怼回去,孩子再也没心情和意愿跟你说啥了。 如此这样的对话几次之后,孩子心里再有啥事是不是就不愿跟你说了? 怎么办? 此时我们经常会问,那我该咋做? 四个字,“自我成长”。 有个心理学家说,“父母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是这样的,所以,当情绪来的时候,父母们一定要提醒自己按下暂停键,先走开,使自己冷静一下再开口; 如果没忍住就发火了,随后冷静下来后,要跟孩子谈一下,告诉孩子,那一刻发生了什么,自己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同时,多自我觉察,提高自我功能。 这样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有界限、能含容的父母,在这样父母的陪伴下,孩子的内心才会充满安全感,才能被父母看见、肯定、接纳,才能被父母的爱滋养到,使他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社会功能。 我能做的不多,在您需要的时,我总在! |
|
来自: yyqf3rkg8ehw7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