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冥王之心”的起源被揭示

 NASA航天爱好者 2024-04-23 发布于吉林
2015年,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首次拍摄到冥王星表面一个巨大的心形特征,因其形状被昵称为“冥王之心”。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这一神秘特征的起源。


“冥王之心”的正式命名是“汤博区”,用以纪念1930年发现冥王星的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长期以来,汤博区那高反射率的表面细节、独特的地质构造,以及其与冥王星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亮白色,都是天文学界的未解之谜。

“冥王之心”的左叶是名为斯普特尼克平原的巨大深坑,是冥王星表面最大的氮冰储藏地。这片覆盖超过24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比冥王星的平均地表低3到4公里。而“冥王之心”的右,同样覆盖着一层氮冰,但厚度相对较薄。

“冥王之心”的起源

最新的研究指出,“冥王之心”的形成与一场宇宙级的灾难性事件有关。科学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推断出在冥王星形成初期,一个直径约700公里的巨大天体与其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从而塑造了“冥王之心”。


研究团队模拟了多种撞击场景,包括撞击角度、速度,以及假设的行星物体撞击冥王星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这个巨大的天体并非正面撞击冥王星,而是以一个倾斜的角度撞入其表面。

科学家表示,由于冥王星内部极为寒冷,撞击时的岩石并未因高温而融化。此外,由于撞击角度的倾斜和相对较低的速度,撞击体并未深入冥王星内核,而是在斯普特尼克平原下留下了清晰的撞击痕迹。

如今,隐藏在斯普特尼克平原之下的,可能就是那场宇宙撞击的罪魁祸首。

天文小课堂:冥王星的发现过程

在20世纪初,天文学家们对太阳系边缘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时,天文学家珀西瓦尔·洛威尔(Percival Lowell)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认为在海王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行星,他将其命名为“行星X”。洛威尔基于天文观测数据,推断出这颗未知行星的大致位置,并在洛威尔天文台开展了长达十年的搜寻工作,但一直未能发现什么。

在洛威尔去世后的1929年,一位名叫克莱德·汤博(Clyde W. Tombaugh)的年轻天文学家接过了这一使命。汤博在洛威尔天文台使用了一种新的天文技术——摄影板和闪烁显微镜,终于在1930年2月18日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天体,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界。

冥王星在1978年被发现拥有卫星卡戎,这使得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和卡戎构成了一个双行星系统,足以影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

在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重新定义了行星的标准,冥王星因为其轨道与海王星重叠而被重新分类为矮行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