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临终遗言:把骨灰分两份,陪两任妻子,晚年探望白月光杨绛却被赶走

 文史馆 2024-04-23 发布于辽宁

2005年,95岁的费孝通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一世他承受了两任妻子的深情厚爱,哪一个他都不愿辜负。

他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自己死后,将骨灰分成两份,一份埋在瑶山陪伴对自己情深意重的王同惠,另一份与陪伴了自己55年的妻子孟吟合葬。

 -1- 

白月光杨绛

1910年11月,费孝通出生于苏州吴江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他体态瘦弱、性格内向,母亲担心他在中学受欺负,便将他送至好友当校长的一所女子学校就读。在那里,费孝通遇到了他的白月光——杨绛。

费孝通进入女校后,作为学校唯一的男生,成为了女生们群嘲和捉弄的对象。杨绛也经常捉弄他,有一次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张大嘴巴的呆萌小人,一个劲儿地追问费孝通:“这个呆小子是谁呀?”

对于其他女生的捉弄,费孝通都是感到厌烦,唯独杨绛的捉弄,让他觉得调皮可爱。

在费孝通的一再恳求下,母亲终于把他转到了东吴大学的附属一中,在这里,费孝通不再被视为异类,他的文学天赋也得到了展示,成为了校园内出了名的才子。

几年后,费孝通考入东吴大学医学预科,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大学里,他意外地重遇了记忆深处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孩杨绛。此时的杨绛17岁,长得娇俏可爱,又有文学才华,一入校园就吸引了众多追求者。

虽然费孝通喜欢杨绛,却没胆子当面表白,只是在背地里向杨绛的追求者们宣示主权,说自己是杨绛的老同学,想追她必须得过自己这关,他的这番言论让不少追求者却步。

校园中也流传起他们是男女朋友的谣言,传得多了,连费孝通自己都信以为真。每天守在杨绛身边,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他认为两人的再次相遇,就证明了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但杨绛得知这个传闻后,直接向费孝通说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只是朋友,而且朋友是终点,而非过渡。"

杨绛就是这样界限分明的性格,她说不可能就绝对不可能了,费孝通尽管伤心失望,也只能退回到朋友的位置,不再纠缠她。

感情上遭遇挫折的费孝通,在学业上也陷入了迷茫。他本希望通过医学救助他人,但逐渐意识到,人们所遭受的痛苦往往源于社会和贫困,并非是身上的疾病。经过深思熟虑,他转而前往燕京大学修社会学,毕业后,在导师吴文藻的推荐下,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费孝通再次与杨绛重逢,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成为同学。一生三次同窗情,换做谁都可能觉得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但此时杨绛已与钱钟书建立了恋爱关系。

杨绛在感情上始终保持明确和坚决的态度: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她总是保持清晰的界限。

费孝通内心虽有遗憾,但也尊重杨绛的选择,并真诚地祝福她们。他不仅与钱钟书成为了好友,而且在杨绛和钱钟书遇到困难时,他屡次伸出援手。

-2-

终生难忘的爱人

王同惠

后来,费孝通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次聚会上,遇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爱人——王同惠。

在聚会上,两人因共同的学术兴趣展开辩论,各不相让。费孝通被这个面容清秀,又有主见的女孩吸引了,王同惠也被费孝通的才华所倾倒,在切磋学问的过程中,两人彼此欣赏,还萌生了情愫。

在热恋期间,费孝通为了见到王同惠,经常骑着脚踏车前往女生宿舍找她聊天,两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甚至是大雪天,费孝通也会出现在女生宿舍外等候,一看到王同惠一脸惊喜地看着他,他就觉得内心温暖,哪里还会觉得冷。

每逢假日,王同惠都会带着功课跑到清华园费孝通的工作室,和他聊天作伴。两人经常一起去圆明园和颐和园游玩。很多年后,费孝通回忆起那段日子,仍感叹那是自己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

1935年,费孝通去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王同惠也想陪同他前去。但考虑到未婚男女同行可能会引起非议,于是两人在出发前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结为夫妻,费孝通打算调研结束后,就为王同惠补办一场正式的婚礼。

后来夫妻二人就在广西大瑶山进行调研,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在此期间,王同惠还怀了孕,费孝通本想把她送回老家养胎,但王同惠舍不得离开他,希望可以继续陪伴丈夫完成这次调研。

结果有一次,两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时迷了路,当时天色已晚,费孝通不慎落入猎人设下的陷阱,脚部受伤无法移动。王同惠心急如焚,连忙原路返回去寻求村民来搭救丈夫。

费孝通在疼痛与担忧中等了很久,始终未见妻子归来,他害怕妻子出事,就忍着剧痛,强撑着在寒风中冻得麻木的身体,连撑带爬地下了山,遇见一户人家才终于获救。当费孝通再次见到妻子时,已经是七天以后,村民们在湍急的山涧中找到了她的尸体。

费孝通因为无法承受爱妻离世的悲痛,精神崩溃,两次自杀都被人救了回来。大家劝他妻子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不是为了看到他自暴自弃。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费孝通,他决定重振精神,一定要坚持完成这次调研,才对得起妻子的牺牲。

费孝通还在广西瑶寨的青山上为妻子立了一座碑。碑文上纂刻着两人在这片大山中所经历的这段痛彻心扉的故事,读来令人潸然泪下,让山川为之低回。

从那时起,费孝通决定将情感置于一旁,全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他前往英国,师从布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业。他根据在吴江进行的田野调查,撰写了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界的经典著作。

-3-

共度余生的爱妻

孟吟

后来,费孝通在大哥的介绍下认识了爱国革命者孟吟,虽然他对孟吟的爱国热情十分欣赏,但他心中仍挂念着亡妻王同惠,根本无心再谈感情。

但在大哥的不断劝解和孟吟坚持不懈地追求下,费孝通逐渐走出了过去的阴影,与孟吟结为了夫妻。孟吟后来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费孝通想为女儿取名费宗惠,以此纪念王同惠,又担心孟吟不开心。没想到孟吟不仅没有感到不快,反而被费孝通的情深义重所感动,直接答应了。

两人共同生活了55年,经历了战火连绵,走过了艰难岁月。费孝通在这期间撰写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社会学著作,奠定了中国社会学的基础,成为了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他的这些成就,自然离不开妻子孟吟的支持。她不仅在工作上给予支持,也始终尊重并理解费孝通与王同惠之间的深刻感情。

1988年,74岁的费孝通再上瑶山,年迈的他透过车窗望向雾气缭绕的大瑶山,不禁泪流满面,那里埋葬着他这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爱人。

对于费孝通而言,王同惠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人,而孟吟则是他一生中最感激的人,如果没有孟吟,他余生的情感世界将会是一片荒芜,是她温柔了他余生的岁月,还大度地理解包容着他对王同惠的感情。

1994年,陪伴他55年的爱妻孟吟病逝了,老话说得好,年轻夫妻老来伴,但费孝通在暮年却失去了相伴终老的伴侣,这次再也没有人可以为他疗伤,他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失去妻子的痛苦。

-4-

1998年,当费孝通听到老友钱钟书逝世的噩耗,十分悲痛,想到杨绛也正经历着丧偶之痛,心中不由得涌起担忧。毕竟他已经承受了两次生离死别的悲痛。

出于对老友的关怀,他敲开了杨绛家的大房,看到她独自一人在家中,怀念着已逝的女儿和丈夫。费孝通便与她天南海北地聊着,试图通过聊天,帮助她尽快从悲伤中恢复过来。

有一次,费孝通去拜访杨绛时,两人本来交谈得很愉快。但在费孝通告辞时,杨绛却突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家的楼梯不好走,以后就不要知难而上了。”这句话让费孝通整个人都僵住了,一方面觉得无奈,杨绛始终不懂自己,另一方面也理解杨绛这一生对感情简单干脆,边界分明。

所以费孝通离开后,再也没有踏入过杨绛的家门,因为他知道杨绛依旧是那个坚毅的女子,即便没人陪,她也可以独自守着与钱钟书的美好记忆,安静地度过余生。而自己,也将怀揣着与王同惠和孟吟的回忆,静待生命的落幕。今生能够与这两位情深义重的妻子相伴,此生足矣了。

2005年,95岁的费孝通感到生命之火在渐渐熄灭,这一世他承受了两位妻子的深情厚爱,哪一个他都不愿意辜负。于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作出了决定,将自己的骨灰分为两份:一份与王同惠合葬,另一份与孟吟合葬。

自己与孟吟共度了55年,恩爱情深,如今正是他们夫妻团圆的时刻。而王同惠对自己情深意重,她孤独地在大瑶山守候了那么多年,现在也到了两人的相会之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