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大数据”带来信息的便利与信息的单一

 一中大语文 2024-04-23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网时,我们观看某种类型的视频后,常会被推荐更多该类型的视频;点赞某种类型的评论后,就能经常看到相似的评论;转发某种类型的文章后,就会经常收到这种类型的文章……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信息的便利;也让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可能变得越来越单一。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1.命题意图和材料解读

此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聚焦当下,思考“数智”时代背景下,人应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时代的变革。是被“大数据”(也可称为“算法”)吞没困在“信息茧房”之中,还是能逐浪前行,取决于学生的思维品质。

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列举三个现象,引出“大数据”推送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第二段对“大数据”推送进行辩证思考。引导语“对此,你有什么想法”中的“此”,指向的是第二段,即对利弊的思考。

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任何试图逃离互联网、归隐山野的的行为,显然是“技术逃避主义”,不值得推广。考生不仅要看到“大数据”带来的种种便捷,比如提高效率,个性化推荐,智能搜索等;更要发现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单一化、去多元化的隐忧。“回音室效应”会不断固化既有的观点和看法(哪怕是错误的),甚至被“困在算法里”。

在这无可逃离的互联网时代,身处其中的年青一代何去何从?这是任何一位考生都应认真思考的话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万物互联,自媒体、新媒体欣欣向荣的时代,那些精心设计过的算法就像黑洞一样,肆无忌惮地收集能收集到的一切,包括个人的隐私、机密信息等。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被算法改变抑或重塑时,“算法权力”应运而生。换句话说,谁掌握了算法谁就拥有了权力。如何管好这头“隐形的野兽”,是每一个个体未来都必须直面和思考的问题。命题者在这里有忧患意识,也期待学生能负起担当社会未来的责任。

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有二:一是能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阐述“大数据”带来的利弊;二是给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不局限于个人层面,也可以从政策、监管层面呼吁。

【佳作展示】

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

——个性化推荐与信息茧房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我们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化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之一便是“大数据”——一个涵盖广泛、影响深远的概念。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的上网行为被精准地捕捉和解读,形成了一个个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流。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聚合等应用无一不在利用大数据为我们的喜好画像,进而推荐相似内容。然而,这种看似贴心的服务背后,却隐藏着可能将我们引向信息茧房的风险。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个性化推荐系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节省了我们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感兴趣内容的时间,使我们能够迅速接触到喜欢的视频、文章和评论。例如,当我对某个科学探索频道表现出兴趣后,相关平台便会主动为我推荐更多类似的科普节目。这种定制化的信息流无疑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并优化了用户体验。

然而,正如任何技术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普及也引发了关于信息多样性缺失的担忧。由于算法倾向于推送用户已经表示出偏好的内容,人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之中。这种现象导致我们越来越少地接触到那些与我们现有观点不同的信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了我们的视野。

更为严重的是,当我们的信息源越来越单一时,我们的认知范围也会随之缩小。这不仅可能导致个体层面的知识结构偏颇,还可能影响社会层面的公共讨论质量。在一个健康的民主社会中,多元的声音和不同的观点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每个人都只固守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社会的包容性和进步性都将受到威胁。

因此,面对个性化推荐系统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首要的是提高公众的意识,让人们认识到长时间接收同质化信息的弊端。其次,平台开发者应当考虑在算法设计中加入多样性原则,确保用户在享受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接触到一定量的不同声音。最后,作为用户,我们也应该主动拓宽信息来源,勇于跳出舒适区,去探索和了解那些我们不熟悉甚至不赞同的观点。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可能引导我们进入信息茧房。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积极寻找平衡点,以便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维护信息生态的多样性和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智能化的浪潮中不失方向,不断前行。

在这个由数据驱动的世界里,让我们成为那些不仅享受科技红利,而且能够审慎把握信息多样性的智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