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小枫林舍 2024-04-24 发布于福建

1.【扁鹊】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他的本名乃是秦越人,别名卢医。据史书记载,他大约诞生在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逝世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那为何人们称他为“扁鹊”呢?这其实是他的别称。这别称或许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如同喜鹊,为人们带来安康与喜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为那里带去健康的福音。所以,古人常把那些医术卓越的医者尊称为扁鹊。秦越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刻苦钻研,汲取前人的智慧,勇于创新,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医术高超的医者。他四处奔走,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病痛,因此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与喜爱。人们也因此尊称他为扁鹊。扁鹊擅长运用四诊,特别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2.【张仲景】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诗句来赞美张仲景及其杰作《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名机,历史上他还有张长沙之称,据传他曾任长沙太守。他出生于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逝世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享年约七十岁。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临床诊疗专著。书中深入剖析了伤寒的病因、症状、发展阶段及治疗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辨证施治原则,为医学理论、诊疗方法、方剂药物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精选的三百多方剂,药物配伍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等,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均证实其疗效显著,为中医方剂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名医华佗对此书赞不绝口,称其为“真活人书”。喻嘉言更是高度赞誉张仲景的《伤寒论》,称其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其光辉如日月之光华,万古长明。历代对《伤寒杂病论》的注解与阐发之作众多,尤其是关于《伤寒论》的注解与阐发之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其影响不仅限于国内,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门研究张仲景古方的学派,至今日本中医界仍喜用张仲景的方剂。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公司,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其出品的中成药中,伤寒方通常占据60%以上的比例。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乃至全球中医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3.【华佗】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考证,他大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然而,这一考证存在争议,因为《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因此他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灾害频发、疫病肆虐的时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诗人王粲的《七哀诗》中描述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正是当时社会惨状的写照。面对这样的现实,华佗对封建豪强的暴行深感痛恨,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因此,他选择不从政,而是带着金箍铃四处奔走,为人民解除病痛。

4.【皇甫谧】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提及皇甫谧,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杰作《针灸甲乙经》。然而,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多部著作。他一生致力于著述,不仅在医学史上享有盛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出生于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他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享年六十八岁。

5.【葛洪】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生于江苏句容县。他诞生于晋太康四年,离世于东晋兴宁元年。晚年,葛洪选择了广东罗浮山作为隐居之地,他既炼丹又采药,同时致力于著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通过引用《历代名医像赞》的诗句,概括了葛洪的一生:“隐逸罗浮,养生自得,世称仙翁,传方肘后”。然而,这仅仅描绘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他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实际上,葛洪是古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领域有着卓越的发现和创造,同时在文学领域也拥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著作总计五百三十卷,尽管多数已经散失,但流传至今的仍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等重要作品。

《抱朴子》是一部涵盖多个领域的著作,包括内篇二十卷和外篇五十卷。内篇主要涉及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以及驱邪治病等内容,属于道教文献。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更是我国古代炼丹术的精华所在。而外篇则聚焦于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议题,其中的《钧世》、《尚博》、《辞义》等篇章,是文论领域的杰出之作。《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葛洪在广东时编著的一部简便实用的医书。其中的药方大都疗效显著,药材易得且价格低廉。由于其篇幅适中,可随身携带(即今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山村或旅途中,也能随时用于急救,因此深受历代民众的喜爱。此外,据史籍记载,葛洪的医学著作还包括《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以及《玉函煎方》五卷等。

6.【孙思邈】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孙思邈,祖籍京兆华原,即今陕西省耀县。他诞生于隋开皇元年,逝世于唐永淳元年,享年一百零二岁(也有说法认为他活了一百四十一岁)。因其卓越的医术和长寿,人们将他视为“神仙”,尊称为“药王”。

7.【钱乙】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因祖父迁居,成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他生于宋明道元年,逝世于政和三年。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儿科专家,他所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人将其视为儿科的经典之作,尊称钱乙为“儿科之圣”和“幼科之鼻祖”。钱乙在治学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他的专注和毅力令人敬佩。

8.【朱震亨】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在1281年至1358年之间,享年78岁。在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是最后一位。他起初学习儒学,后来转而研究医学。在深入研读《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他广泛求访名医,并最终成为融各家之长于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认为,前人的医学理论中,对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等治法虽有所论述,但在滋阴大法方面却有所欠缺。因此,他大力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强调人体阴气、元精的重要性,因此被后世誉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他的临证治疗效果显著,常有服药即愈、无需复诊的病例,因此被誉为“朱一贴”。他的弟子众多,医学著作广为流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之一。

9.【李时珍】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出生于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他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逝世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李时珍家世代行医,祖父是一位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李闻是当地的名医。然而,在那个时代,民间医生的地位低下,李家常受官绅的欺压。因此,李闻希望二儿子李时珍能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身体欠佳,但性格刚直纯真。他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毫无兴趣,尽管在十四岁中秀才后九年里,他曾三次赴武昌参加举人考试,但都未能成功。于是,他下定决心放弃科举之路,专心学医。他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今年二十三岁了,科举之路始终走不通,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坚定地表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终于醒悟,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并精心教导他。不久,李时珍便成为了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在他三十八岁时,他被武昌的楚王召去,担任王府的“奉祠正”,并负责管理良医所的事务。三年后,他又被推荐到京城担任太医院判。然而,太医院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仅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10.【叶天士】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他出生于江苏吴县,生活在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具体为康熙五年至乾隆十年。叶天士深谙“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无论对方身份如何,只要比自己有本领,他都愿意拜其为师。因此,他的老师既有长辈、同行,也有病人,甚至还有寺庙中的和尚。每当他听说某人擅长治疗某种疾病时,便会欣然前往求教,直到学会后才离开。从十二岁到十八岁这六年间,除了继承家学外,他先后向十七位名医求教。叶天士的虚心好学和广泛的师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