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史丨清朝的“末代太子”溥儁:距离皇位一步之遥,最终成了替罪羊

 人文之光 2024-04-24 发布于辽宁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这里包括生态位相当于太子的人),相信很多人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的,毕竟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袁克定十分积极,而且还以太子自居。袁世凯也认为自己如果能顺利称帝,就册封袁克定为太子。当然袁世凯众叛亲离,其实也和袁克定有关,这一点小编打算将来专门发文阐述。

但是,也有人认为,袁世凯是伪皇帝+关门皇帝,因此皇帝都是伪的,袁克定的太子当然也是伪的。所以认为溥儁才是真正的末代太子。

1、戊戌风云

众所周知,清朝只有康熙帝时代册立过太子,之后的清朝帝王没有采用过太子制度,而是奉行密诏立储制度。不过,即便是清朝没有太子制度,但是也存在相当于太子这个生态位的人。所以基于这个逻辑,小编才把溥儁视为事实上的太子。就好比明清两朝没有丞相制度,但这样,人们也依旧把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刘墉、和珅、穆彰阿、李鸿章这些人视为事实上的宰相。

关于溥儁成为事实上的太子,这一切还得从甲午战争以后说起。

虽然中学历史教科书认为中国的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但是实际上,对于近代华夏来说,真正让人感受到民族危机的,是从甲午战争以后——因为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开始洋务运动,清朝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最起码在纸面上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洋人的媒体甚至都一度认为,清朝最差也是一个相当于沙皇俄国那样的列强——虽然和英法没得比,但怎么说也比一些差一些的列强(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强太多。但是,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暴露了自身的软弱,在这个背景下,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

当然戊戌变法的内幕很复杂,并不是如同中学教科书所描述的那么简单。而是多方势力博弈的结果——这个多方,就不仅仅包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也包括其他势力。最终,慈禧太后不得不考虑废掉光绪帝,改立新的皇帝。

2、端王与慈禧的博弈

其实严格来说,溥儁倒也不是慈禧太后理想中的新皇帝人选。

要知道,当年同治帝驾崩,光绪帝能够继位,很大程度和光绪帝的生父比较老实,是个厚道王爷有关。因此慈禧太后不用担心光绪帝的父亲会和自己夺权。但是溥儁的父亲端郡王是个野心家,而且还有一些八旗守旧贵族势力的支持。这一点和光绪帝的情况大相径庭。

作为清廷实际上的当家人,慈禧太后需要平衡各方势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很大程度也受到端郡王这一派势力的裹挟。如果溥儁做了皇帝,那么,端郡王必然成为事实上的太上皇,慈禧太后也容易大权旁落。不过慈禧太后思来想去,又觉得没有别的选择——毕竟,溥儁还是小孩子,因此把溥儁过继给同治帝,自己依旧可以垂帘听政。至于端郡王夺权,就得以后考虑应对了。于是慈禧太后决定以光绪帝体弱多病的名义,让光绪帝册立溥儁为继承人,等到下一年元旦,光绪帝退位,溥儁登基,年号叫保庆——因此如果溥儁称帝,后世会将其称为保庆帝。当然,光绪帝退位后,不能享受太上皇的待遇,按照端郡王一方的主张,可以册封光绪帝为昏德公——说白了,就是一个废帝。

不曾想慈禧太后的主张遭到了来自各方的反对——首先英日等列强率先反对,名义上说光绪帝是开明的皇帝,洋人办外交,只相信光绪皇帝。但实际上,是因为谭嗣同慷慨赴死之前就跟洋人放风:如果光绪帝被废,慈禧太后控制下的清廷(保庆朝廷)必然倒向沙俄,到时候对英日危害极大。所以英日这才跳出来支持光绪帝。

而清廷的地方督抚也知道,端郡王这帮子人对汉人大臣很仇视,一旦让溥儁当了皇帝,少不得会对汉人督抚进行打压,所以很多地方督抚也纷纷表示支持光绪帝。

面对国内外压力,慈禧太后陷入骑虎难下的局面。而最着急的莫过于“保庆帝”的生父端郡王。于是端王开始利用义和团的势力,来打击洋人。并且希望借此推动溥儁按时登基。甚至端王还一度打算利用义和团硬闯紫禁城,杀死光绪帝。好在慈禧太后及时阻拦了此事。

同时端王还散播消息,说洋人要勒令慈禧太后把大权还给光绪帝。于是慈禧太后一怒之下,决定向洋人宣战。由此引发了庚子国变。

其实这本质上也是端王和慈禧的博弈。当然博弈方涉及很多势力。

3、结局

庚子国变后,清廷处于崩盘的边缘:南方各省宣布搞东南互保,甚至有传说要拥立李鸿章当大总统。而北方的实力派其实也处于观望状态。慈禧太后只好同洋人议和。洋人开出的条件里就包括要严惩带头搞事情的大臣,这其中就包括端王父子——好在慈禧太后斡旋之下,端王父子保住了性命,但是端王一派的势力几乎被杀戮殆尽。失去势力基础的溥儁,当然也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民国时期,民国方面给溥儁安排过工作。1942年,溥儁病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