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解说词 风物 第二季:海参(3)

 爱上解说词 2024-04-24 发布于湖南

6亿年前,当地球刚刚从冰封中醒来,我便在寂静的海底诞生,这世上绝大多数风物都得喊我一声前辈。我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维护者,我敏感又挑剔,贪吮世间顶级养分。我来去匆匆,激发着中国人抢鲜的潜能。我叫海参,大海的海,人参的参。

“大海浩瀚无垠、变幻莫测,却饱含生机。这里不仅盛产奇珍异宝,更不乏美味珍馐。要论大海的风物,海参必有其名号,从近海潮间带到近万米深海,都有它的身影。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食用海参的国度,从“土肉”到“海八参”之首,中国人食用海参的历史绵延千年。在中国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上,出产了全球约一半的可食用海参。今天,就让我们在时间的指引下,共同巡礼中国四大海域,讲述中国人与海参的风物情缘。又是一年春来时,海参的故事就从东南沿海的清谷天说起吧!”——龙洋(主持人)

四月的西太平洋,水温开始上升。福建东海海域,暗夜里,一片片荧光亮起,仿佛繁星坠落。温暖的洋流助力夜光藻大量繁殖,在波浪裹挟下泛起幽冷的蓝光,造就了眼前的奇景。常年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明白,新一轮的收获季就要开始了。

春雨如油,谷雨,雨量均衡,大地上新苗开始旺盛生长。而在霞浦海岸边,老雷两口子却在摸索着另一种节律,凌晨四点半,开启一天的忙碌。今天,渔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采集养殖了近半年的成品海参。巨大的海田上,数万吨海参要在台风季到来前全部收完。满打难算,窗口期也只有一个月。

海参是无脊椎动物,体壁由大量蛋白质组成。它们对温度和盐度极其敏感,喜好栖居在水流迟缓、海藻茂密的礁石或泥沙中,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种种优点让人青睐有加。

正午,海田上依旧热闹。

“海参那个季节很短,整天都在海上,能干得完就三四点回来,到那个六七点才回来也有。”

老雷的家乡曾是三国时东吴的造船中心,史称“温麻船屯”。从闽江口到温州的“温麻之地”,霞浦恰好扼其中心。1700多年前,东吴将领曾在《临海水土异物志》中提到,有一种来自海洋的黑色“土肉”,“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可以用火烤着吃,这是现存最早的有关食用海参的记载。

亿万年前,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剧烈的挤压抬升,创造出中国东海四千多座岛屿和明显的沉降式潮间带。相对平稳的内湾,广阔的大陆架,是万千海洋生物索饵、繁育、越冬的上佳之地。

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渔场。人们常说,福如东海,正是盼望福泽能像东海般浩瀚无边、孕育收获。而霞浦滩涂绵长,海底水体的扰动较小,是海参惬意的栖居之地。

进入21世纪,海参养殖由北向南扩展,霞浦凭借地理优势和稳定的气候条件,成为新的海参养殖中心。北方一年的生长期,在这里只需半年。每年,中国第一拨人工养殖海参的收获都率先从东海开始。

霞浦海参属于刺参,棘刺如峦,肉质厚实,口感软嫩。中国人餐桌上,每三只海参就有一只来自霞浦。

转眼已是黄昏,霞光点亮整片滩涂,将人与海幻化成诗。老雷夫妇是畲族人,世代山居的他们原本以山为神,而当遇见大海,“老雷们”也欣然接纳了渔民的保护神,海神妈祖。

农历三月二十三,这一天霞浦人口喊号子,抬着妈祖神舆向海边奔去。畲族人站立船头,驶向东海。

如同来到南方的海参一样,从大山中迁徙到海边的老雷夫妇,早已在涨潮出海、退潮休憩的生活中,同大海融为了一体。

变幻莫测是海洋的一大魅力,却也常令人措手不及。雨水落入盐分高的养殖海域中,海参不但会流失盐分,还会因吸入过多淡水而膨胀,降低营养比重,抢鲜必须分秒必争。

海参体内有一种自溶酶,一旦离开海水,这种酶会被迅速激活。不出三四个小时,原本鲜活的海参便自我溶解,皮肉尽化。这种极为罕见的特性,也决定了人们抢鲜的速度。

现在,接力棒传到了冷链车司机林原喜和同伴的手中。每年,大量的霞浦海参都提早数月被预定,林原喜正在运送的订单来自1400多千米外的山东烟台。

冷链保鲜只能维持24小时。

“海参,四月初的时候,最忙的季节,车没停过,就停下来换个卡”

一路向北,车很快驶出福建,进入浙江。还有1200多千米的路途,老林必须打起精神了。和他一样无眠的,还有温州的夜市。

温州,距离霞浦只有170多千米,享有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夜市上,每一位摊主都是抢鲜高手。

生醉活海参,一盘温州人挚爱的“鲜”,飘香数百年。“外脆中膏美无度,调之滑甘至芳辛”,南宋时敢为人先的温州人已开始大规模捕捞、烹饪海参,都城临安的宴席上因此有了海参的身影。斗转星移,从海洋到内陆,因为富含海参多糖、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海参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煨、炒、烧、焖,无不曲尽其妙。不过,时至今日,温州人仍恪守着800多年前那份质朴的鲜。

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冷链车如期抵达,海参的故事将在山东继续。天未亮,一箱箱海参安然无恙地进入加工厂。

“多少箱?208(箱)”

洗净、蒸煮,速冻保存。林原喜紧绷的弦松了下来,接下来,该商家们忙碌了。

这是中国最大的海参交易市场,收获季,每天都有数千吨新鲜海参在这里进行加工、售卖,时髦的直播带货为交易增添新视角。

“我们这个(海参)是能达到2.5倍的泡发,它是快乐地生长”

海参之于山东,这片热土远比外人想象得更有层次。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位于黄、渤海之滨的山东,自古就是丰饶富庶之地,这里也是北参南养的源头。

作为一种食材,元代之前,海参寂寂无名,随着中国人的脚步逐渐走向海洋,海洋大家庭里的成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其中就包括海参。到了明朝,《五杂俎》一书中已经有了“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的描述。而海参真正在中国人的餐桌占据一席之地则是清代的事,那时不仅达官贵人常吃海参,就是沿海的普通人家也不再以海参为稀罕参。

“海参切成四瓣儿,鲍鱼切成薄片儿……”

77岁的蒲章俊,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后人,他唱的是地道的聊斋俚曲,这是蒲松龄用方言编写的一部民间歌谣。“海参切成四瓣儿,鲍鱼切成薄片儿,皮鲊切成细线儿,鲤鱼成个正面儿”,道出了海参早在近300年前的惊艳亮相。

“他(蒲松龄)这是用这个《聊斋》,说是原来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来,才吃海参”

端午,蒲章俊回到故乡,万家团圆的村宴上自然少不了海参。

“呦,上大菜了,海参。海参上来了,干杯……”

曾经的宫廷菜肴,早已化身耳熟能详的家常菜,而山东人与海参之间的醇厚渊源,更离不开一方碧海的慷慨馈赠。

一大早,老袁来到海鲜市场。作为土生土长的蓬莱人,论挑海参,没人比他更在行。

“一排排刺,这是长岛刺参,你给我整四个。我们这海边人,靠海吃海”

老袁家位于山东唯一的海岛区域——庙岛群岛,地处黄海与渤海的交汇处,盐度与泥沙含量不同,造就了海面上泾渭分明的奇观。黄河、辽河等数条淡水河,经年累月流向海洋,让渤海成为中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地方。河海交汇,有机质更为丰富,为海参提供充足饵料,而厚实柔软的海泥则是海参成长绝佳的温床。此刻,静谧的海底,海参正努力进食,为进入即将到来的休眠做准备。

熟悉海洋的山东人,正在构建一个绝妙的生物链条,海带、牡蛎和海参被安置在同一个垂直水域中。海带的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刺激浮游生物繁殖,为牡蛎供应食物;牡蛎排出二氧化碳和氮磷物,滋养海带;在更深的底部,海参进食海带碎屑与牡蛎的分化物,而海参的自洁能力则平衡着整个水域的生态。

山东不仅盛产海参,山东人与海参的相识相知,更直接塑造着这种风物在中国人味蕾上的滋味与性情。

老袁经营着一家渔家乐,暑期,旅游高峰将近,一家人都在忙碌。

“现在各种做法都有……”

海参正是老袁一家的拿手菜。

300多年前,也有一位“老袁”对海参知之甚详。海参,无味之物,沙多气腥,最难讨好,在《随缘食单》中,清代美食家袁枚这样抱怨海参烹饪的难题。而题虽难,却难不倒山东人。

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距老袁家300多千米外,山东中部平原迎来大葱疯长的时节,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能长得比人还高。

海洋带来湿热的水汽,也带来适宜的温度,黄河经年的改造与冲刷,让这里的土壤富含养料,质地均匀且疏松。一半山一半海的山东,农业、渔业都占尽“天时地利”,而最绝妙的,就是在小小厨房中,让山与海碰撞,让农业与渔业相互成全。谈不上什么奇思妙想,只是随意搭配,往往就能成就经典。

大葱搭配海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海参洗净,投入浓汤锅中,焖煮收汁;大葱切段,煸炸至香脆金黄;充分入味后的海参与大葱终极相遇,大葱的挥发油和辣素不仅能去除腥气,更具有杀菌作用;以浓攻浓,强强联手,海参紧致弹牙,大葱辛辣爽快;酱汁沁入,沁润了山东人的豪爽与热情,鲜香软糯中模糊了山与海的边界。

今天,现代化的海洋牧场在渤海之滨已初具规模,一座座广阔无垠的“蓝色粮仓”将中国人对海参的理解与认识带入了更多元的广度和纬度。

“一半靠山一半靠海的山东,创造了我国约五分之一的海产品。不过即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可以创造更多的物产,但风物忠于大自然的习性,却从未改变,海参属于冷血动物,无法自我调节体温,所以每当炎热的夏季来临,它们就会选择夏眠的方式来降低体温,减缓代谢。待到暑尽寒来,在纬度更高的东北,海参们苏醒了,一场专属于冬天的收获季在辽东半岛广阔的海域间惊险上演。”——龙洋(主持人)

有时,大自然的色彩比温度更擅长感知寒暑。进入9月,辽河三角洲入海处,赤碱蓬染红了整个滩涂,这是北方最绚烂的季节,也预示着寒冬临近。黄海北部,海陆相接处,北方的硬朗一目了然,坡度平缓的大陆架有利于营养物质沉积,这里地处北纬39度,一个令全世界惊叹的纬度。在这条纬度带上,出产着各种极品风物,海参中的极品也生长于斯。

辽参,中国唯一以地域名命名的海参品种。辽参生活在离海岸较远、较深的海底,黄海北部海域水温低、压力大,野生海参生长缓慢,一般需要3年才能长成。肉质紧实,富集氨基酸及多糖类物质的辽参是中国人眼中的海参极品。

11月,寒潮来袭,辽东半岛附近的海面上雾气升腾,如烟似画,这种奇观被称为“海浩”。事实上,是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水面产生的蒸发雾,当海水逐渐变冷,海号现象也会随之自然消失。

严寒是冬的开始,也是收获的开始。

“我们在此郑重承诺,严格执行采捕流程及标准……”

立冬,一年一度的开渔日,30多艘渔船浩浩荡荡驶向海洋。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数十位捕捞员将度过他们一年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日子。这里的捕捞方式与众不同,要靠人背着氧气瓶,下潜到十几米深的海底,一一采集生长在海底的野生辽参。暑气彻底消退,海参们从夏眠中苏醒,正到了一年中最肥美的时间。

庞大的捕捞队伍中,有一条小船格外特别。

“捕量太大了,一直干到一月中旬……”

53岁的石峰坚守这种难度极高的技艺。和一般的捕捞员不同,他可以不携带氧气瓶,仅靠一根呼吸管,下潜到30米深的海底,这种潜水方式被称为重潜。水温已降至0摄氏度以下,巨大的水压使体感更加冰冷入骨。头盔40斤,一双鞋40斤,再背上前后50多斤的铅块,一猛子扎到近30米深的海底,一身的负重让他几乎可以在海底行走。没有氧气瓶的限制,能进行更长时间、更平稳的作业,却也格外考验体力。老石虽不再年轻,但长在经验。

数百年来,这曾是捕捞海产品的重要手段,海参之所以名贵,也与这种“鲜在险中求”的生产方式直接相关。如今,随着采捕技术逐渐轻便化,重潜已不再是主流,却仍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尤其在流速较大的浑浊水体中,大体力的潜水作业只能靠重潜。海底阀的维护工作,仍依赖石峰的这门硬技术。

“我还有个徒弟,关门弟子”

随着年纪的增大,石峰未雨绸缪,开始培养徒弟。或许是今天有些累了,师徒俩破例犒劳自己,一锅小米粥,放上几片野生辽参,其鲜无比。这是难得的珍馐,收获的喜悦多少抵消了劳作的艰辛,也许这就是生活,有苦有甜。

在北方,渔民普遍信奉海神娘娘,每年正月十三,这里的渔民们都会放海灯祈福祭海,期盼来年风调雨顺,鱼虾满舱。一方水土一方风物,一方水土一方人。

时光轮转,转眼已是深冬,北方冰天雪地,而此时南方之南,新的希望却正在孕育。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在中国的四大海域中,南海唯一地处热带。全球范围内能食用的海参不过四五十种,中国海域就有20多种,而它们大部分都生活在南海,其中更多罕见的奇珍异宝。

三沙,中国最南端的城市,这里海水透明度全年高于20米,人们无需下水,就能目睹游弋水中的鱼群、贝类和各种海参。而这里的捕捞节律,也和其他地方全然不同。渔民们每天傍晚出海,趁夜晚鱼虾放低警惕时下网捕捞,午夜前后准时归来。

时间接近凌晨,海边码头却热闹起来。在这里,打渔如同开盲盒,而琳琅满目的热带海鲜总不会令人失望。

潮起南海,澜生万象,自古南海就是渔业的天堂,但如今,这里也出现了渔民以外的新身份。趁着难得的风平浪静,符家两兄弟准备出海,临行前吃口海参便餐,好应付潜水对体能的巨大消耗。

“我最早(一九)九几年的时候,我就来西沙了,从十来岁开始在南海,我们都去过。”

兄弟俩原本是渔民,但随着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两人转行,为家乡海的美好环境出一份力。兄弟结伴出海,目的是巡查岛礁,清理海洋中的异物和垃圾。不过每一次出海,他们都格外期待一种特殊的海洋生物。

这一次符家兄弟足够幸运,神秘的梅花参意外现身。梅花参是中国海参中个头最大品种,被称为“海参之王”,成年后最长可超过一米,重量达到十多千克,色彩艳丽,是南海中的珍品。然而近年来,这种海参王者数量却急剧下降,即便是本地人,也已许久未曾见到过它的踪影。

梅花参非常挑剔,只生活在珊瑚礁丰富的海底,因肉刺连成花瓣状而得名。它们寻常好吃懒动,但对海洋生态的变化却极为敏感,10多年前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

忍住欣喜,符名岗以最快的速度给这个大家伙做了个全“参”体检,随后默默离开。这懵懂的生灵或许不明白,它的现身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梅花参就是少一些,以前很多,非常漂亮,保护我们祖宗海吧!”

和符家兄弟一样,此刻科学家们也在海上奔波。这个季节,南海相对平静,他们需要抓紧时间将人工繁育的海参幼苗放回大海。科研机器人率先出动,探寻海下生态。

“现在下潜到了17.8米,这块没看到,再往前……”

罗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一直致力于热带海参的研究和人工繁育。

正在放回海洋的玉足海参,也是一种生长在南海的古老参种。作为海洋生态链中的一环,海参被誉为海洋“清道夫”,它们以海底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泥沙又能重新进入海洋系统,维护珊瑚礁的生长与海水的酸碱平衡。

生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物种的减少影响的绝不仅仅是自己,罗鹏的研究还在继续。这些年,眼见着一些珍稀海参的数量在增长,罗鹏相信,未来中国的海洋生态一定会持续改善,这片蓝色国土也将愈加生机勃勃。

不管是普通渔民,还是科研工作者,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海洋的态度从不只是索取。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中国人最通晓其中的精髓,因为我们从未竭泽而渔。逶迤辽阔的海岸线上,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人们始终恪守着朴素的道理,也正因如此,包括海参在内的众多海洋风物才能跨越中华大地,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风物不等同于美味,它更是中国人探索世界,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

“中国人与海参紧密而深厚的关系,折射出了农耕民族拥抱海洋的智慧与勇气。千百年来,海参见证着中国海洋生态的变迁,也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循着海参的足迹,我们拥抱蔚蓝,也在大海的波澜中吐故纳新,不断成长。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生生不息、一往无前的生命力,和开放包容的海洋观。”——龙洋(主持人)

碧海有奇珍,

南北满舱鲜。

——海参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