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篆的笔法与结体

 家有学子 2024-04-24 发布于甘肃

篆书的种类较多,有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等,也可通俗地分为大篆和小篆。甲骨文、金文、籀文等都属于广义大篆的范畴,狭义的大篆专指东周时通行于秦国的大篆系统文字。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比较系统的文字了,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依然较为明显。

甲骨文用笔以方笔居多,呈两端露锋状。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线条较细劲,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显得浑厚粗重。

甲骨文

甲骨文结构处理自然,多呈不规则体态姿势。由于有些象形文字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来决定大小,因而有时一个字可以占好几个字的位置,所以字有长有短、有大有小,疏密错落、参差有趣。

散氏盘

大篆书法以金文最为典型。金文风格多样,用笔特点也各有不同,形体则略为方正,行款一般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

金文因为是铸造而成,所以以圆笔为主,笔画较甲骨文粗圆,且有粗细长短的变化。用笔如小篆,中锋用笔,起收笔回锋,圆笔较多。笔顺则一般由上而下,由内至外或由外及内。

散氏盘

金文的结体与章法相辅相成,即使是比较匀整的也随势生形,错落有致。它与小篆共同的特征是都有强烈的纵势,而与小篆的不同之处则是常使用斜向与弯曲环绕的线条,因而结构较为开阔,外轮廓参差多变。金文象形意味重,结体稚拙而有天趣,少笔画与多笔画的字对比强烈。

毛公鼎

金文章法竖成行,横向有列或无列。行距一般大于字距,但也有不遵循这种规则的,如《墙盘》字距略宽于行距;《散氏盘》行距和字距几乎相等;《毛公鼎》依器形而分布字势;《虢季子白散盘》则字距、行距都较宽,形成了疏朗俊逸的效果。

秦诏版

大篆的笔法是相当丰富的,运笔以中锋为主,辅之侧锋。其执笔笔顺、用笔要求和小篆书写基本相同,只是不必像小篆那样匀称、规整。

大篆的结体大小不拘,斜正自然,疏密有致。其字形也不像小篆那样大小一致,行笔时可以有起伏顿挫,也可以有自然的弯曲,起止浑融无迹。古人如“锥画沙”、“印印泥”、“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的比喻,用于大篆的笔法是非常恰当的。

在整体章法上,大篆虽然文字灵活多变,但通篇和谐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