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苏河林立 · 史韵依旧 华东政法大学 历史建筑群 ![]() 上海在近代高等教育中地位显赫,汇聚众多名校,精英荟萃。其中,华东政法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建筑群落脱颖而出,成为上海校园历史建筑的佼佼者。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文化底蕴,更见证了上海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期“上海校园建筑遗存探秘系列”将带您走进华东政法大学,领略独具魅力的校园历史建筑风貌。 01 概 况 华东政法大学位于万航渡路1575号,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建筑艺术价值卓越。虽经变迁,仍保留圣约翰大学时期的空间布局,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典型案例。2019年,该历史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华东政法大学还孕育了林语堂、张爱玲、邹韬奋等杰出校友,影响深远。 ![]() ![]() ![]()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分别为华东政法大学的韬奋楼、40号楼、东风楼 02 历史沿革 1879年创建之初被命名为“圣约翰书院”,后更名为圣约翰大学。1952年,在旧址上成立了华东政法学院,并于2007年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校门朝南,校舍建筑分布在干道两侧,主要历史建筑有怀施堂、罗氏图书馆、思颜堂等,占地面积约56000㎡,始建时由通和洋行和英商爱尔德公司设计,多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大多保存较好。 ![]() 1921圣约翰大学校园鸟瞰图 03 保护规划 与历史建筑修缮概况 目前,校园内已完成“苏河华政十八景”贯通提升工程及10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其中包括格致楼、六三楼、小白楼、原八栋家属楼等。通过修缮工程,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使它们在时间的洪流中得以延续,也有助于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在未来几年内,学校将陆续完成其余建筑的修缮工程。 04 苏河华政十八景 2019年8月,华东政法大学段初步贯通了苏州河步道,2021年,提升工程正式启动。不仅拓宽了步道,还取消了隔离围栏,让市民可以更加自由地漫步在苏州河畔,在尽享岸线景观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接触“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让原本的内花园真正变成了共享的城市“后花园”。现在苏州河畔华政段形成了苏河华政十八景的新景象。其中,苏河步道有十景,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如思孟园、格致园等,而华政校园内的八景也同样引人入胜。从华政桥到书香园,每一处都充满了学术气息和人文情怀,让人欣喜沉醉。 ![]() ![]() ![]() ![]() ![]() ![]() ![]() ![]()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苏河华政十八景中部分景观节点 05 重点焕新建筑 原八栋家属楼 原八栋家属楼融合中西风格,汲取南方中式建筑精髓,与校园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家属楼所在的三角地块是苏河湾的璀璨明珠,拥有180°急转弯的独特地势和近270°的河景。为了开放滨河空间,校方结合历史建筑,以“彰显华政建筑风貌,提升滨河空间品质;强化校园人文元素,激活滨河人文空间”为设计理念,将原有单一的人行步道改造成为“校园景观+共享空间+滨河步廊”的全新模式。 ![]() 沿河景观效果 ![]() 23号楼及前广场修缮效果 修缮过程中,修缮团队特别注重保留每栋建筑的特点。依据历史原状,对建筑细部进行了细致的修复。例如,24号楼的原有屋面采用了中式小青瓦和雌毛脊这种传统中国元素;23号楼的木构外廊采用了极具特色的人字形叉手立柱的形式。 修缮对比 ![]() 修缮前 修缮后 ![]() 23号楼 ![]() 修缮前 修缮后 ![]() 24号楼 ![]() 修缮前 修缮后 ![]() 25号楼 ![]() 修缮前 修缮后 ![]() 26-27号楼 ![]() 修缮前 修缮后 ![]() 28-29号 ![]() 修缮前 修缮后 ![]() 30-32号楼 ![]() 修缮前 修缮后 ![]() 33-35号 ![]() 修缮前 修缮后 ![]() 36号楼 小白楼 小白楼为一幢2层砖木结构的精美建筑,建筑中窗边装饰线条和图案,独特的八角窗,错落有致的青瓦屋面,中式木屋架等均为其特色。建筑修缮中,恢复保留南立面二层室外连廊格局,替换了破损的小青瓦,修复了外立面及室内装饰,还原小白楼昔日独特风貌。 焕新前后 ![]() 修缮前 修缮后 ![]() 小白楼二层外廊 ![]() 修缮前 修缮后 ![]() 小白楼 六三楼 六三楼原名斐蔚堂,建于1939年,为纪念500余名爱国师生反帝壮举,改名为六三楼,昭示后人,永志不忘。 斐蔚堂是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筑屋顶形式采用坡屋顶,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建筑修缮设计以落实合理利用、最小干预、可逆、可识别、完整性等原则,修复了屋面、外立面、外窗等部位,并在修缮期间对场地内的三棵古树进行保护。 ![]() 六三楼南立面修缮后效果 修缮对比 ![]() 修缮前 修缮后 ![]() 六三楼 ![]() 华东政法大学的历史建筑群,见证了学府的辉煌历程,也承载着上海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群不仅见证了历史,也延续了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同时,历史建筑的修复与保护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的关注与努力。华东政法大学开放校园,使得普通民众得以走进这些充满历史的校园建筑,一同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推荐线路: ![]() 线路:华政桥→原八栋家属楼→小白楼→六三楼→南门 开放预约方式: *长宁校区(本文建筑群所在校区):社会公众可沿苏州河滨河步道或者在万航渡路1575号直接入校,进校时间为7:00-21:00。 主题线路参观预约:可于“华东政法大学”公众号进行。 *本文部分素材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提供。 ![]() 素材: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编辑: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来源:“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上海老底子》